新课程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的行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体育教师论文,高校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10)04-0041-03
200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革,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主体,体育教师不能仅凭自己的运动技能进行教学,更要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行动研究能力和专业化发展水平,以积极应对课程改革的要求,是高校体育课程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1 行动研究及其内涵
20世纪60年代,英美教育界掀起了“教育即研究者”的运动,其倡导者认为,教师能够通过参与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集体专业自主和个人专业自主,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埃利奥特进一步提出要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教师应该是“行动研究者”,即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进行评价,而不再把专业的思想视为权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专业的自主和发展。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本的,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而进行的教育科研活动,它注重实际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的紧密联系,着力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1]。
行动研究的内涵表现在:研究对象的自然性,即行动研究的选题和研究进程都是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的,不能将问题从真实的环境中简化、分离出来;研究过程的行动性,即研究者在实践中开展研究行动,参与到学校、课堂的实际工作中去,研究密切联系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研究角色的一体性,即教师不仅是研究的主体,同时也是研究成果应用、验证的主体;研究成果与成果受用者的统一性,即教师研究的成果直接通过教师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际应用。
2 行动研究在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行动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体育教学主要以体育实践教学为主,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最为关心,因而行动研究在体育教师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所以通过行动研究能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
2.1 行动研究有助于完善并深化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
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就课程知识而言,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时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实践性知识更多地来自教师的课程开发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是教师经验的累积。体育教师不能仅凭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去进行教学,还必须面对不确定性的教育环境,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行动研究者。当前无论是本体性知识还是条件性知识,高校体育教师都比较欠缺。据调查,运动生理知识、运动解剖知识和体育学概论等知识,体育教师不满意率在30%左右;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教师不满意率在40%—50%;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体育科研知识不满意率达60%以上[2]。行动研究是以教师本人教学过程中存在于特定情境中的特定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注重教学过程“传授性”的同时,更主张提高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情况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准确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各种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产生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行动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合理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完备、不断深化的过程。
2.2 行动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能力既包括一般能力也包括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五个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在教师的特殊专业能力中,教学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无论是教学科研能力还是实践能力,高校体育教师都有所欠缺。据调查,掌握科研全过程的能力、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的不满意率在20%-30%;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组织健全班集体的能力,不满意率在30% 40%;制定运动处方能力、心理咨询指导能力和对后进生的疏导转化能力等,高校体育教师不满意率高达60%以上[2]。行动研究强调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的有机结合,研究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行动研究能通过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2.3 行动研究有助于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的专业精神表现为教师的敬业精神、交流与合作精神、自主与反思精神。当前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亟须加强。据调查,41.5%—52.8%的高校体育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精神,在“敬业爱生”方面,有27.8%的教师水平一般,还有25.9%的教师水平较弱;在“敬重合作”方面,有29.5%的教师水平一般,还有29.1%的教师水平较弱。行动研究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教学水平,这本身就是教师敬业精神、自主反思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没有敬业精神,教师就会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熟视无睹;没有自主反思精神,就没有教师对问题的主动钻研;而没有交流与合作精神,没有同行之间的互帮互学,行动研究就脱离不了教师个人经验的狭隘性,进而影响问题的最终解决[3]。从某种意义上讲,行动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专业精神不断巩固的过程。
3 高校体育教师行动研究的实施方略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是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课程结构,决定了教师必须采取行动研究。教学中,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要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需要;要满足运动特长学生和特殊群体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从而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高校体育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行动研究。
3.1 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是先导
树立正确的认识是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前提。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必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4]因此,牢固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师促进专业发展的先导。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其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各种教育实践问题。高校体育教师只有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才能以研究者的态度投入工作,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提倡的学生主体观、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等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自信心与幸福感,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真诚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5]
3.2 培养问题意识是关键
教育行动研究源于问题。只有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引发开展行动研究的动机。对于很多体育教师来说,行动研究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实际上可以研究的课题俯拾即是,问题即课题。问题可以是直接性的,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的,如学生体育成绩参差不齐甚至可能不及格,体育教师该如何因材施教?也可以是探索性的问题,即将体育教学理念、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如何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等。此外,还可以是反思性问题,即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为改进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检讨所发现的问题,比如,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关系如何处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等。要提高高等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缺乏反思精神,就发现不了教育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就不会去开展行动研究,更谈不上促进专业发展。
3.3 采用灵活多样的研究方法是手段
研究目标需要依托研究方法来实现。体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教育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在选定合适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拟订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所拟定的计划应该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与学校要求相协调的。同时,需要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为同一问题,不同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可能不同,单个教师的努力难以保证行动研究卓有成效。只有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间相互研讨、交流、合作,相互吸取经验、借鉴研究成果,才会使研究行动产生理想的效果。
3.4 注重评价是保障
行动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自信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价,评价研究课题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深入研究;评价研究计划是否科学合理、易操作;评价研究方法是否与教学实践的要求相适应;评价通过行动研究是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已经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需要做策略调整或目标调整;评价通过行动研究是否提高了教师本人的研究兴趣和能力,是否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和实施,需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来加以保证。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既是一项系统工作,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体育教师只有牢固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切实开展行动研究,才能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