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总结经验做好资源开发工作_企业经济论文

认真总结经验 搞好资源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开发论文,总结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挥比较优势,是青海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发展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区域分工理论,各国、各地具有不尽相同的资源条件。有的在自然资源方面占优势,有的在经济资源(科学技术、生产条件等)方面占优势。不同产品的生产所运用到的资源组合也不尽相同,如果其运用的资源中优势资源占较大比重,则该国该地就会在国际国内分工中占据相对的优势,依据这种优势参与经济活动就能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否则就相反。青海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多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相关条件上,如技术、资金、人才、生产力水平、自然环境等,同沿海和内地省份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它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属资源型省份。这就决定了青海经济的发展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资源主导型经济结构,走以资源开发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1986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十年来,在这一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为努力改变青海经济滞后的局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海经济的发展,并使之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为进一步搞好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资源开发战略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十年资源开发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深刻的教训。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地进行认真总结,才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以探求新的真正有效的资源开发思路,振兴青海经济。

十年来资源开发的经验

“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从理论角度看是符合全国整体生产力布局和劳动地域合理分工原则对青海的要求的,有利于发挥青海的比较优势,更好地参与全国经济循环与对外开放。从实践角度看,十年资源开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有:

1、步伐比较稳妥。十年资源开发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资源开发是青海经济发展永久的“主题”,不能因为资源储量庞大,就滥采乱挖,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增长;试图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资源开发或者仅靠资源开发就能使我省社会生产力赶超沿海地区,是不现实的。对资源开发过分急于求成非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可能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如果只想到资源开发会给人们带来生活改善,对资源开发寄于过高的期望,而没有对资源开发过程遇到的难点甚至需要人们作出暂时的牺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那么,一旦果真遇到挫折,就容易导致人们对资源开发失去信心,甚至怀疑资源开发方向的正确性。十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对资源开发的正确宣传和稳妥进行,使全省上下思想统一,步伐一致,青海社会才得以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为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2、体制改革是保证。其一,由于实行国家、集体、私营和个人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开发政策,资源开发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资源开发的生力军。私营和个体经济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农副产品加工、虫草采集、黄金开采等方面,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二,“八五”期间农副产品、矿产品等资源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大大促进了矿产、土地、厂矿等产权市场的形成,有利于资源开发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促进了资源开发机制的转变。1994年,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进行了财税、金融、投资、外贸外汇等重大改革,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总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从而为资源开发产业腾飞插上了翅膀。

3、坚持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放在首位。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十年来青海在开发能矿资源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也注重开发了土地、生物和旅游等资源,用于直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耕地面积的扩大、耕地质量的提高、水浇地的增多、农业综合开发的进展,使粮食产量由1985年的100.32万吨提高到1995年的114.19万吨,油料总产量由1985年的9.92万吨提高到1995年的16.21万吨,是历史上增长最快、增加最多的时期之一,为逐步实现粮食自给奠定了基础。通过实施“立草为业、调整结构,提高总增,增加商品”的畜牧业发展战略,奶类产量由1985年的159108吨提高到1995年的205951吨,肉类产量由1985年的111602吨提高到1995年的183743吨。“菜篮子工程”实施也使蔬菜产量大幅度提高。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的开发,不仅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还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针对牧区群众居住分散、流动的实际,还注重了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太阳能光伏户用电源”等项目的推广,使广大牧民告别了“长夜黑暗”的历史。

4、在大中小项目并举的基础上注重抓大项目的建设。十年间,政府通过发动群众,建成了许多中小型资源开发项目。在此基础上,省、州、县各级政府都集中了必要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各自的重大资源开发项目中去,黑泉水库、青海水泥厂30万吨扩建工程,格尔木大干沟水电站、平安铜箔厂、祁连石棉扩建工程等地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先后建成了龙羊峡水电站、青海铝厂、青海钾肥厂一期工程、民和镁厂一期工程、石油三项工程等等,开工建设了李家峡水电站、天然气三项工程等大项目。正是这些大项目使资源开发一步一个台阶,迈上了一个新阶段。

5、既要面向国外开放,又要面向国内开放。“八五”期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仅3.6亿美元,其中地方项目才657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5.45亿元。由于国家政策对利用外资有一定的限制,外方又对青海省情不甚了解,有相当大的疑虑,而且引进外资附加条件多,所以,总体来看不如引进内资容易。这期间,青海在争取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努力争取引进内资。“八五”期间,实际利用外省资金6.7亿元,比地方项目引进的外资还多。特别是近邻陕、甘、宁三省区参与青海境内黄河上游水能开发,与青海合资建设的李家峡水电站已开始发电,产生效益。李家峡电站的合作开发成功,必将使陕甘宁三省、区参与开发青海境内黄河上游其它10座大中水电站的积极性更大。

6、要依靠科学技术。十年来,科技进步对青海资源开发的贡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利用地震勘探技术,青海油田的勘探进度与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青海盐湖提钾和综合利用”项目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有11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为大规模开发盐湖创造了条件;青海铝厂共完成技改项目1246项,引进消化35项,为一、二期工程顺利运行奠定了基础;白菜型双低油菜育种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油料单产;多种铁合金新产品的研制,促进了硅铁工业的发展。

7、要面向市场。“八五”期间,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调整了相当部分资源产品的产量计划。但从粮食、油料、肉类、原煤、发电量、原油、钢、钢材、铝锭、原盐、化肥等11个主要资源产品看,完成“八五”计划的只有4项,仅占36%,而其它7项的实际产量与计划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原盐实际完成的产量仅为计划目标的30%。这一方面说明我们计划工作还不科学,有很大的主观意测性;另一方面说明企业的实际产量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计划确定的,市场已对资源开发起着导向性作用。

8、要综合配套。十年来利用开发龙羊峡水电资源,配套建设了青海铝厂、民和镁厂和“硅铁走廊”等项目,仅青海铝厂的效益就是龙羊峡电站效益的几十倍。锡铁山矿务局在开发铅锌两个主资源的同时,还利用伴生的尾矿,建成了冶炼厂,综合回收其中的金、银等资源。目前正拟在开发柴达木油、气、盐三大类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氯碱工业。

9、要适度发展精细加工。十年间,在开发原盐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盐酸、硫酸、烧碱和纯碱工业;在开发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油品和合成氨工业;在开发水能资源、配套发展电解铝工业的基础上,发展了几个铝材加工项目;在开发镁资源基础上,发展了金属镁、高纯镁砂等产品。虽然目前资源产品的加工规模不大,产业链条比较短,系列产品较少,但是通过发展加工业提高了竞争能力,增加了经济效益,并为资源开发积累了资金,增强了后劲。

10、要与现有工业存量调整结合起来。十年来,青海的确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生物资源开发的需要,机械工业生产了牛奶搅拌分离机、粮油加工机、面条机、脱粒机等;根据油气资源开发的需要,加强了石油机械行业;根据盐湖资源开发的需要,发展了包装工业等。

十年来资源开发的教训

无疑,对青海十年来资源开发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对成功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信心,坚定不移地把资源开发这一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十年来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有许多教训需要认真吸取。只有这样,才能冷静地面对现实,把资源开发事业建立在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以真正得益于当代,造福于子孙后代。尽管做这方面的工作有很大难度,一是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几乎是一片空白,二是又要符合实际,并能切中要害,但这项工作又是十分重要、非做不可。因此,我们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大胆地在这方面做些尝试。

1、认识上的失误。其一,对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关系认识不足。资源优势是潜在优势,是空泛而抽象的优势,而经济优势才是真正的现实优势。经济优势与资源优势相比,无疑是前者对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特别是对外资和技术的吸引能力要大大高于后者,这就是就全国来说,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的西部对外资的吸引能力远远落后于资源不多、经济发达的东部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认为过份笼统地讲资源开发,是难以达到兴省的目的的。固然,一般认为资源是西部地区特别是青海的优势,资源开发应成为其主导产业,但这要取决于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八五”期间我省共利用外资(包括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3.6亿美元,实际引进外省资金6.7亿人民币元,是“六五”期间的6倍多,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其主要原因就是龙羊峡电站建成使青海具有了现实的电力优势。目前青海利用外资千万美元的项目只有四个,其中三个都是高耗电项目。显然这些外资之所以投入青海,不是因为青海水电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而是因为青海电力供应充足,电价便宜。由于我们计划不周,调控失当,造成水电投资严重不足,青海的电力优势仅是“昙花一现”,由全国仅有的几个输出电省之一变为缺电率最高的省之一,步入1995年后缺电率高达30%。因为缺电,硅铁炉停产约70%,铝锭生产能力闲置约30%,碳化硅生产能力闲置约50%(《见青海日报》1997年3月27日第二版)。有人把缺电归因于天公不作美(不下雨),那只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80年代,把资源优势真正变成经济优势的资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水电,然而还没经过一个五年计划,就把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唯一的现实优势发挥殆尽。如今没有了这个现实优势的青海,光靠众多的潜在优势是难以加快前进步伐的,经济发展也许还得从头开始。从1986年至1995年间,起初产值位于第一位的支柱产业机械工业发展速度下滑,导致了青海经济落伍;如今产值位于第一位的支柱产业高耗电工业(主要是冶金工业),又要面对机械工业1985年的处境。培植一个支柱产业,就扔掉一个;再培植一个,再扔掉;如此下去,结果会不会象童话里的“猴子搬包谷棒”呢?

其二,对优势资源的认识不明确。从领导到群众,人们经常提到优势资源的开发,但这个优势资源究竟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标准选择出来的?对如此等等的问题却并没有人深究。实际上,我们经常所谈的“优势资源”概念是模糊的,并有多种衡量标准,具体可归纳如下;①从资源保有储量看,储量多的资源的优势资源。其前五名分别是纳盐(3262亿吨)、芒硝(87亿吨)、化肥用蛇纹岩(82亿吨)、镁盐(48亿吨)和煤炭(43亿吨)。②从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看,价值高的资源是优势资源。其前五名分别是纳盐、镁盐、钾盐、锶盐和锂盐。③从储量在全国的排位看,居全国前列的是优势资源。青海有50种矿产居全国前十位,有23种矿产居全国前三位,水能资源居全国第五位。④从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来看,大额流通商品的资源是优势资源。青海主要有石油、金、铜和铅锌等。⑤从开发成本看,开采成本低于全国水平的资源是优势资源。青海有:钠盐,开采成本仅为海盐的60%;水能,每千瓦装机容量的投资仅为全国水平的50%左右。⑥从投资收益看,高于全省资源开发平均收益的资源是优势资源。它们是黄金、铅锌矿和水能等。⑦从地方特色看,我有而别人没有的资源是优势资源。如牦牛、藏羊、虫草、青稞等生物资源,仅青海与附近的省区独有。⑧从资源的品位看,平均品位高的资源是优势资源。名列前五位的是玻璃用石英岩(98.48%)、石膏(70.11%)、钠盐(67%)、水泥用大理岩(52.84%)、滑石(43.78%)。⑨从对外招商引资的规模看,引进投资额多的资源是优势资源。现名列前三位的是硅石、钾盐和水能。等等。由此可见,可以用不同的标准选出不同的优势资源。十年来,我们经常在报刊上看到这个资源是青海的优势资源,那个资源也是青海的优势资源,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知,令人眼花僚乱,目不暇接。实际上至今并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选择标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随意撷取。由于概念不清、标准不一,所选定的所谓“优势资源”很难说是正确的,对其实施开发就很难成功,甚至功亏一篑。

(单位:%)

(《青海统计年鉴,1996年》第407页)

2、战略布局欠妥。从编制“七五”计划到编制“九五”计划,我们都把柴达木地区列为和西宁、海东地区一样的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甚至提出了“青海要振兴,海西任务重”的观点(见1986年8月的《海西工作会议纪要》)。这个观点从长远看也可能有一定道理,但至少目前不合时宜。从1986年至1995年间固定资产投资数额累计,全省309.7亿元,其中西宁市为89.43亿元,海东为24.75亿元,而海西州的高达82.95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26.81%,仅比西宁市的投资额低7.21%,是海东地区同期投资额的3.35倍。然而到1995年,海西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56082万元,占当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5.49%,只有西宁市的(504689万元)一半左右,还不及海东地区的291835万元。海西州的投资效益不仅不能与西宁市、海东地区的相提并论,就是与其它州相比,海西州的资金投入产出率也是最低的。1995年国有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如上表。

可见,在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中,海西州都低于全省水平,并都位居全省八州、地、市的最后两位。既然效益最差,为什么还要在海西投资那么多呢?无非是因为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占全省的95%以上,又有一条铁路线。然而把资源在生产力布局中的作用强调得十分过头,必然会走向反面。实际上,资源在生产力布局中的作用远不如经济基础、人口素质、区位和市场情况等那么重要。就全国来说,无疑是西部资源丰富、东部资源贫乏,按照我们过去的决策逻辑,国家的战略布局重点应该放在西部。可国家经过充分权衡后,把布局重点放在了人口多、素质高、区位优势好、投资效益高的东部,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获得了空前的成功。青海的基本情况和全国何其相似,但却把海西放在了过份重要的位置上。战略布局不同,经济发展的结果也大厢径庭。近十年来,就全国来说也是资源丰富的省区如青海、甘肃、黑龙江等实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开发战略,经济增长速度反而缓慢;倒是广东、浙江这些资源匮乏的省份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市场导向战略,经济增长速度却名列全国前茅。当我们异想天开地在格尔木市建立开发区而收效不大后,才认识到,如果不能带来投资效益的真正提高,仅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惠的开发政策是吸引不来资金与技术的,倒是自然资源匮乏、开发区有名无实的西宁市却成为“三资”企业在青海的主要集中区。

3、战略重点选择欠当。早在1988年12月中共青海省委就在《关于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青海资源丰富,必须果断地把开发资源作为战略重点来抓,以此带动地方工业和全省经济的发展。”这个观点应该说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固然,青海资源丰富,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达17.26万亿元,经国家审定上储量表的矿产有181种,然而,青海人财物力有限,目前不可能对这些资源都进行开发。十年来,我们是把保有储量、潜在价值都位居第一位的盐湖作为资源开发重点之一来抓,到1995年底共完成盐湖资源开发大中小项目的约有30多个,产值达3.9亿元(1990年不变价),与油气、有色金属、建材、水电等资源开发相比,对盐湖开发的投资比较多,但效果又是最不好的。1995年,全省采盐业净亏1546万元,盐化学工业净亏5729万元,成为仅次于机械工业和毛纺工业之后的第三大亏损行业。盐湖开发的重头戏——青海钾肥一厂一期工程建成后,没几年就陷入困境,现在连自身的发展都存在问题,更不用说为二期工程提供积累了;原盐开采能力的利用率不到30%,两碱工业更是起步维艰;镁系列产品也已搞了近20年了,现在还未形成经济规模。目前看来,盐湖开发主要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开发技术不成熟,不通用,30多个盐湖各有各的开发难题,产品生产成本高,在与外省甚至外国的同类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市场份额难以扩大甚至在减小。1991年青海原盐的产量曾达140多万吨,而1995年产量减至不到80万吨。二是开发伴生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产生了“镁害”和“氯害”,浪费损失的资源价值远远大于开采利用的价值。据粗略计算,察尔汗盐湖生产1吨氯化钾的老卤中,同时含有氯化镁11.2吨、氯化钠3.8吨、硼0.03吨,氯化锂0.06吨,以及碘、溴、铷等,其经济价值超过钾的几倍。既然开发盐湖对当代人来说不仅收益不大,而且可能还要背上补贴开发企业亏损的财政包袱。不像水能和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终究会耗尽的。老天给了青海一个柴达木,但它并非只赋予我们这代人开采的特权。既然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能力开发好它,何不把这个聚宝盆留给子孙后代呢!由于盐湖开发占用了大量投资,相对挤占了其它有市场、效益好的资源的开发资金,致使资源开发整体效益不佳。如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储量丰富,可以再生,开发技术成熟,耕地淹没少,移民任务小,运行过程又不产生环境污染,市场前景广阔,与盐湖开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过去十年青海经济发展慢、经济的效益大幅度滑坡,与把盐湖作为资源开发重点之一有直接关系。

4、战略部署欠周。资源开发是一场攻坚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搞好战略部署,选择突破口、确定开发模式,采取得力措施,是确保成功的关键。哪些资源先开发、哪些资源后开发、怎样开发、怎样组织、由谁开发等大有文章可做。优势资源通过开发加工并不一定都变成经济效益。十年来,青海资源开发企业效益持续下滑的原因就在于:不顾效益如何,认为所有的优势资源都要加快开发,加大开发,结果是有市场的资源如水电资源开发力度严重不足,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的资源如原盐、两碱、原煤和毛纺、皮革等生产能力都十分过剩,造成投入资金的大量浪费。就是同一资源,由谁开发,其效果也大不一样。如青稞资源,用以酿酒的企业省内有20家,但仅互助酒厂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其余企业亏损得成为各级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有的同志把青海经济落伍归结为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的,意思就是青海可供投资的项目特别多。如果是这样,那么即使不能“全面开花”,也可以从众多的项目中挑出几个效益好的项目进行重点投资,以提高经济效益。可实际情况是,在百里挑一的项目执行的最终结果是投资效益连年下降。硅铁厂、酒厂、铝厂、牛绒衫厂等像雨后春笋,四处兴建,不但规模普遍小而分散,难以取得经济效益,而且由于电力、原料供应不足等原因,造成一批厂不能正常投产,有的经济效益很差,成为包袱。再从股票发行来看,青海已上市的5家公司(青百、三普、山川、明胶和同仁铝业)和正在筹划发行的3家公司(盐湖集团、青海铝厂和西宁钢厂),不仅没有电力企业,反而绝大多数为高耗电产业。预计这8家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可筹资25亿,这些资金如果继续用于耗电产业,这对青海缺电局面无疑是雪上加霜。总之,由于战略部署不周,宏观失控、重复建设、投资项目分散,没有抓住“龙头产业”,这样既不能形成聚集效益,也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群与产业链,这是导致青海资源开发投资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十年来资源开发留给我们的思索

我们在宏观上充分肯定资源开发这一发展战略正确性的同时,也不得不客观地指出,十年资源开发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分巨大的,而所取得的成果却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离全省人民的迫切愿望更是相去甚远。实践毕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是动机和效果相统一论者,良好的愿望不一定就能结出丰硕甘美的果实来。从十年资源开发的效果来看,青海经济发展速度不仅落到了全国各省区的最后一位,而且也低于十年前的水平;企业亏损面剧增,工业经济效益降低,财政更加吃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越拉越大。

其一,从实施资源开发前后青海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变化情况看。从1952年至1985年间,青海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22%,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7.83%,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3.70%,而1986年至1995年间三者分别为6.40%,7.84%和10.02%(《青海统计年鉴1996》第24、32页)。除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持平外,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下降幅度高达22.14%,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下降幅度更为惊人,高达26.86%,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被称为“青海现象”(见《民族经济》1996年第四期第36页)。如果说1985年前的那种“高速度、低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不符合青海省情、必然导致增长后劲乏力的话,那么1986年后搞资源开发,适当降低发展速度,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增长速度的降低并没有换来青海经济效益的提高,反而加重了原来低效益的局面。

其二,从实施资源开发前后青海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变化情况看。1995年与1985年相比,全部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其亏损面由1985年的12.95%增加到1995年的38.05%,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由1985年的7.09元下降为1995年的1.42元,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税由1985年的16.58元下降为1995年的3.86元;地方财政支出基本建设拨款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21.99%下降为1995年的6.11%,财政投资与生产能力进一步下降。详细情况见下表:

指标 1985 1995下降幅度

亏损面12.95 38.0593.82

资金利税率7.09 1.42 -79.97

销售收入利税率16.58 3.86 -76.72

地方财政投资能力 21.99 6.11 -72.21

(《青海统计年鉴1996》第227页,第13页)

(《青海省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86》第681页

尽管由于1985年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统购统销、税前利润,而1995年实行市场经济、企业自购自销、税后利润,这些指标有一定不可比性,但绝不能因此而掩盖问题的严重性,否认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的事实。令人更为忧虑的是,效益降低必然意味着发展后劲削弱。就是与青海附近、条件也不大好的其它省区横向相比,青海经济效益指标也是最差的。1995年详细情况见下表:

地区

百元固定资产 资 金产 值工业成本

原价实现利税

利税率利税率费用利润率

(元) (%)(%) (%)

青海 1.96 1.81 3.90-5.89

西藏 5.71 5.69 6.20 7.58

宁夏 7.28 6.18 9.92 2.94

甘肃 6.88 6.20 8.92 1.26

全国11.23 8.29

9.19 3.81

(《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428页)

其三,从青海与全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对比看。令人不解的是,近十年青海经济发展速度下滑、经济效益滑坡的情况,是在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加快的背景下发生的。1986年至1995年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9.92%,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17.59%。按理说,全国经济的大发展必然为青海经济增长带来有利的环境和机遇,促使青海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事实上青海经济下滑与全国经济大发展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反差,详细情况见下表:

年均增长率

全国 青海 青海比全国

落后幅度

国内生产总值(%) 9.92 6.40 -35.48

工业总产值(%) 17.5910.02-47.92

农业总产值(%)5.74 2.55 -55.57

(《青海统计年鉴1996》)

(《全国统计年鉴1996》第22页》)

与之相应,青海人均水平与全国差距相应拉大,详细情况见下表:(单位:元)

人均水平 全国青海 差距

(青海减全国)

1985 846.85

808-38.85

国内生产总值

19954834.92

3430

-1404.92

1985398

343

-55

农牧民纯收入

19951578 1030 -548

城镇居民1985685 749.37 64.37

生活费收入199538933111.57

-781.43

居民储畜1985153.29 202 48.71

存款余额19952448.96 1719.04 -729.94

(《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22页)

(《青海统计年鉴1996》第16页)

可见,在1985年,青海与全国的人均水平基本持平,而到1995年,差距非常明显。青海与全国的人均水平差距主要从1986年起开始拉大的。青海的人均指标在全国各省市区的排位向后移动。1995年与1985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第14位后退到第20位,农牧民人均收入由第22位后退到第26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第8位后退到第20位,城乡居民人均存款余额由第7位后退到第21位。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和地区差距的拉大,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长期存在下去,不仅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改革开放的形象,而且容易引发民族矛盾和社会动乱,因此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人们不禁感到纳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种状况还会继续发展吗?何时才能结束?十年资源开发的悲壮历程也迫使我们清醒过来:现在是到了该好好反思一番的时候了,而且,这个反思应该是认真的、严肃的、负责的,而不是敷衍的、轻率的、似是而非的。在面临世纪之交的今天,进行这样的反思显得尤为必要,更具有深刻的意义。

对资源开发战略的重新思考

省委书记田成平同志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国际上有一种理论观点认为,在各种资源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并不是我们通常讲的矿产等自然资源。哪里有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其它资源就会流向那里;相反,缺乏人才,科技落后,一是有自然资源但开发不出来,二是有资源也会流失。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青海日报》1997年4月16日)这一讲话精神对我们重新思考资源开发战略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要正视资源开发的局限性。其一,容易导致经济的封闭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的资源开发战略,虽然可以减少运费、降低成本、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与“等、靠、要”思想和“输血”经济相比有不小的进步,但却容易使经济陷入仅靠自身内部生产要素发展的自我封闭循环中,难以跳出“高原意识”的怪圈,这与“大进大出”的现代市场经济开放发展模式有悖。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津津乐道于地大物博、万事不求人,关门搞建设,为原材料能够自给而陶陶自乐,结果80年代国门洞开后却发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明显拉大了。相反,那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却一个个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说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并不取决于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开发新技术和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如日本没有铁矿,可钢铁和汽车却畅销世界,成了经济巨人;“飞机一起飞就进入别国领空”的弹丸之地的新加坡,既无矿藏,又无农田,甚至连修机场和盖房子的土石都要别国进口,但依靠市场导向战略,短短十几年间却成了亚州“四小龙”之一。一个诺大的国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区区一个内陆省份呢!其二,容易导致生产以外延扩大为主。青海的优势资源大都分布在偏僻荒凉、人烟稀少的地区。资源开发要铺摊子,上项目,除了建设生产设施外还需建设大量生活设施。这就必然导致对原有的工业基础继承与发展不足,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七五”与“八五”期间,在青海的投资结构中,技改投资仅占14%,远小于全国32%的水平。这也是青海工业企业亏损面大幅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容易导致经济发展以资源高耗为代价。据1990年统计资料,中国能源投入系数大约是日本的9倍、德国的7倍、美国的3倍,而青海能源投入系数又比全国水平高40%;钢材的投入系数,中国是法国的7倍、美国的6倍、德国的4倍,而青海又比全国高20%;水泥投入系数,中国是美国的23倍、德国的16倍、日本的11倍,而青海又比全国高30%。青海经济发展的资源代价是异常沉重的。当然,以上分析仅仅说明对资源优势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不否认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正视资源开发的局限性,也不是说青海应放弃资源开发战略,恰恰相反,这里强调的是青海在实施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努力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尽量克服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

2、关于资源优势和优势资源。其一,实施资源开发战略,首先要在改变省内劣势上作文章。说青海有资源优势,是与区位不佳、经济落后、人口素质低、交通不便等劣势相对而言的,而“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由长短不齐的木板拼成的木桶,其容量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青海经济发展速度慢,是由上述劣势而不是优势决定的。要加快青海经济发展,不改变这些劣势,资源优势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卓有成效地开发利用资源,首先必须在改善交通条件、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下功夫。其二,要从经济角度重新确认优势资源。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对那些即便是保有储量位居世界第一、潜在价值上兆亿元、品位极高,但通过开发和加工仍难以找到市场定位产品的资源,不能判定为“优势资源”,不能集中力量进行开发;对那些保有储量可能位居全国后几位、潜在价值也不是很大,但通过开发和加工能形成有市场竞争能力产品的资源,可以被视做优势资源而加快开发。我们对保有储量多、潜在价值大、储量排在全国前列、品位或有效成分含量高、我有人没人等过份从自然角度选择优势资源的标准,持否定态度;而对在国内外贸易中地位重要、投资效益好、开发成本低、招商引资规模大等从经济角度的选择标准,持肯定态度,即评价标准主要为投资效益。某种资源优势再大甚至是全国独有,市场容量再大甚至是青海计划产量的上百倍,但只要投资效益不佳、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大,就不应提前开发。那种以为“有水快流”、“有源就采”的资源开发思路不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两个转变”的精神,而且在经济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经济实践中也是非常有害的。

3、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青海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要和全国布局模式基本一致。要把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好、农牧业基础较强、人口素质较高和人口分布较多的河湟工业区,作为近期的投资倾斜地区,集中力量进行开发。等全省经济发展和财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21世纪的中期再把投资重点向柴达木等地区转移。青海人、财、物能力有限,经济发展能力弱,战略布局的重点不宜过多。过多了,谁也难上去。相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对我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同志担心,把柴达木地区放在青海战略布局的次要位置,会不会影响柴达木地区近期经济发展?我们认为,果真如此,影响会有,但不会太大。柴达木地区西连西藏,北邻新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中心地带,政治地位绝不会因为青海战略重点东移而降低。对国家在柴达木地区的投资,青海要一如既往地争取;现有工业基础要尽力完善,争取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在战略布局中,只把东部地区作为重点,会不会由于重点地区覆盖面小,而导致中央对青海的投资大幅度减少、青海吸纳区外资金和技术能力受到削弱呢?我们认为不仅不会,而且还会提高,因为决定投资量的主要因素是效益。对中央在青海的有限投资要先向东部地区引导,再向西部地区争取,以便尽快改变青海投资效益低的形象。只有青海投资效益提高,甚至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省外资金包括中央投资才会大规模向青海转移,否则区外对青海的投资只能是救济式的,而不是自发式的;是行政命令干预的结果,而不是市场机制配置的结果。河湟流域的资源也十分丰富,除了水电外,其它资源也很多。首先,农牧业资源量大。据初步统计,主要包括西宁市、海东区、海南州和黄南州的同仁、尖扎两县的河湟流域,1995年末耕地面积达480569公顷,占全省的82%;粮食产量达976001吨,占全省的89%;油料产量达111205吨,占全省的81%;水果产量达26777吨,占全省的99%;奶类产量达103583吨,占全省的50%;肉类产量达122191吨,占全省的70%,是全省的主要粮、油、肉生产基地。其次,有色金属和建材资源与旅游业资源丰富。化隆的镍、同德的汞、兴海的铜、铅锌,以及遍布河谷的砂金资源都有待进一步地开采。特别是海东与西宁的硅石资源储量大、品位高,进行开发可形成硅铁、碳化硅、硅钙、硅钡和微硅系列产品,由于市场需要,已成为外资在青海投资的热点。另外陶瓷、石膏和石材等发展潜力也很大。河湟流域风景优美、多民族聚居、景观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最终变成经济优势,使这个地区先发展起来,以此带动和推动全省的发展,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更重要的是东部地区海拔低、气温高、温度好,是我省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最好的地区。同时河湟流域工业基础比较好,又是全省的金融、商业、技术和信息中心。1995年,该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03288万元,占全省的9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655922万元,占全省的7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474385万元,占全省的78%;县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达40个,占全省的92%;河湟流域的劳动力为176.62万人,占全省66%。

4、关于资源开发的重点选择

能源是发展社会生活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今后全国,全省性能源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是一时难以彻底扭转的。青海是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省份,却又是一个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是兴省利国、造福子孙的大事,是实现资源转换、带动地方工业发展、增强省力、治穷致富的希望所在。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搞能源,不上项目不行。不管多么困难,也要下决心搞。”发展青海经济,就是要紧紧抓住水电开发这个龙头。跨世纪期间,青海要把水电开发在资源开发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从西北电网1996年缺电量达130亿千瓦时、而且还在逐年上升的情况看来,青海在水电开发上投入再多也不过份。当我们为原盐、白酒、纯碱和钾盐产品没有销路而发愁的时候,却又发现连自身的电力需求都无法满足,何况还有省外巨大的市场。青海电力建设是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个担心没有必要。一方面国家的政策是“新电新价”,青海可以据此提高对外电价;另一方面,近几年青海因缺电,也是从西北电网高价买电,既如此,一旦电力富余,也可高价对外售电。李瑞环主席1996年8月视察青海时指出:“水电资源的开发如何加快?利用如何合理?如何带动青海的经济发展?我看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如何把水电资源充分利用,这个题目搞好了,应该说你们就成了全国最大的、最富有的、别人比不了的能源大省。要讲你们什么最富,我看这个你们最富,不用讲人均,就讲省均你们也最富。”这一讲话精辟地指明了青海资源开发的重点。青海是多条江河的发源地,其中数黄河所处的地理位置最好,流域长、水电资源集中、落差大、开发条件佳、社会综合效益大,对于促进我省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同时,龙羊峡、李家峡电站的建设培养了一批领导骨干、科研人才和职工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认为,目前青海资源开发的重点不应过多,凭现在有限的人财物力,仅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就足够了。水电要开发,资金是关键。既然确立为重点,我们就要千方百计把资金引向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上去。为此,有这样几点设想:其一,青海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投入,大的开发项目仅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在水电资源开发上,我们要尽量多的争取中央的投资,同时也要尽量多的争取外国的赠款和低息长期贷款。其二,利用差别利率收集社会闲散资金。今年五、六月我省连续两次发行的电力债券6000万元,就是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息高,潜力是巨大的。其三,把地方财政自筹资金、地方留用的能源交通建设基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纳入计划,统一管理,争取绝大部分用于黄河上游水电建设。青海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农业区,每年5亿多元的扶贫资金也可拿出一部分来建设中小水电站,为乡镇企业发展解决动力问题,以加快农村的脱贫致富步伐。其四,尽快争取完成对省电力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利用近几年股票市场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筹集建设资金。1998年全国股票发行额度为300亿元,青海如果能争取到10亿元配额,发行水电开发股票,就可筹集几十亿元的资金,用于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以后还可通过配股,源源不断地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目前青海发行股票的企业多属高耗电行业,是值得商榷的。

5、前景构想。

要振兴青海经济必须抓资源开发,省委、省政府这一大的决策方向是正确的,我们今后也决不能放弃资源开发战略。但是基于过去的失误和教训,我们认为资源开发应该围绕黄河上游水能资源这个重点来安排、部署。我们初步构想:只要把青海再度变成全国仅有的几个输出电省之一,仅凭电力优势就能在河湟流域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创造出适于“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促使有色金属工业、轻纺工业和建材工业迈上新台阶。然后,以河湟工业区为依托,向西拓展青海的工业布局。柴达木地区目前的资源开发重点应是石油、天然气资源,盐湖开发在目前效益不佳的情况下,续建工程项目建设应向后推迟。在黄河上游水电站大部分建成和石化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盐湖开发技术基本成熟后,大约在21世纪中期再把盐湖作为全省资源开发重点来抓。那时,就可以依托水电,利用盐湖资源,发展冶金工业特别是电解镁工业,以解决盐湖开发的“镁害”问题;利用石化工业提供的原料与盐湖资源发展氯碱工业,以解决盐湖开发的“氯平衡”问题,只有生态环境好转才能使盐湖资源开发真正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青海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认识和行动。

标签:;  ;  ;  ;  ;  

认真总结经验做好资源开发工作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