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黄玮瑛

(靖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靖西 533899)

[摘要]目的:分析随访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将100例艾滋病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50例。病患均接受常规出院干预,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针对性随访干预,分析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随访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更好,P<0.05.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开展针对性随访干预,能全面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信心,改善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随访干预;艾滋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艾滋病(ADIS)中文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性接触以及血液为主要传播方式,当HIV病毒进入人体之后,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最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也被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1】。对病患开展随访干预,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能提升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为了探究针对性随访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靖西市10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病患开展了针对性随访干预,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市在治的10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我市接受长期治疗,意识清晰,可准确表达内心感受,知情同意本次调查,在此同时签署可《知情同意书》。排除对象:认知障碍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精神疾患。男患者64例,女患者36例,年龄区间为20-76岁,平均年龄为(43.25±0.26)岁。学历情况:文盲4例,小学38例,中学(包括中专)44例,大专及以上14例。现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宣教及依从性评估,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复诊时间、服药事项、生活注意要点等,同时接受常规随访,仅询问服药情况,常规艾滋病知识宣教等。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针对性随访干预。详细为:

(1)心理干预

随访可采取面对面访问或者电话方式随访。随访工作人员应当先向感染者介绍自己身份,表明随访目的。因ADIS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社会支持少,内心压力大,急切需要得到周围人心理支持。一些患者对于随访人员抱有戒备心理,担心随访者歧视自己,在随访过程中不愿意透露过多信息。对于这种情况,随访者应给予病患必要关怀,使用真诚、友善、诚恳的态度与其交谈,深入患者内心,了解病患心理状态以及真实需求,宽慰病患,给予患者生活信心,提升治疗疾病依从性【2】。

(2)健康宣教

询问患者吃抗病毒药身体情况,是否存在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使用通俗的语言,为其介绍和ADIS相关的知识,比如疾病传播、配偶检测、治疗方式等等。同时为患者发放教育手册,避免机会性感染发生。加强个人卫生,做好口腔清洁,牙刷严禁和他人混用。

积极了解病患的固定性伴侣以及配偶半年内HIV抗体情况,应鼓励其接受检测。积极了解受感染者子女情况,倘若母亲已经感染HIV或者高风险感染,倘若子女在感染期内出生,应动员感染者带领其子女接受检测。了解艾滋病患者近期性行为中使用避孕套情况,了解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情况,如果患者依旧存在上述行为,要规劝患者在进行性生活以及吸毒过程中采取正确方式,避免疾病传播,认真解释《艾滋病防治条例》中的相关内容。对于感染HIV病毒的育龄期女性,要告知其转介到上级妇幼保健院实施HIV母婴传播药物阻断。对于吸毒者,可推荐其服用美沙酮代替毒品。向艾滋病患者免费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和安全套,了解患者是否有结核症状以及是否进行过结核检查。了解其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查看药物剩余量是否与治疗时间段相符,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属于针对于病原体的特异性治疗方式,开展此项治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ADIS病死率以及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全面提升病患生活品质,降低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发生率,组织ADIS传播,避免母婴传播。告诉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的必要性,科学服药,全面提升治疗依从性,延缓病情,定期接受肝肾功能、血常规、CD4+细胞数量,知晓治疗结果,第一时间发现不良反应,并予以治疗。

(3)社会、家庭支持以及病友教育

因当前民众对于ADIS存在误解,谈艾色变。一旦患者确诊为此疾病,就会被家庭疏远,进而为患者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对于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当对家属开展心理干预,鼓励家属多关心病患,以令其在心理上获得安慰。

刚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病人2-4周随访1次,后在1、3个月随访1次,半年后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

1.3效果判定

使用SF-36量表,对病患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对比病患随访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使用我市自制的服药依从性量表,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生活质量分数开展t值检验计算,并利用(x±s)表示,服药依从性情况开展x2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

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70.00 %(35/50),观察组为 94.00%(47/5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高,P<0.05.(x2=11.261).

2.2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详细见表1.

3.讨论

和以往相比,我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环境下,ADIS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患者患病之后,会对其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影响,内心也会受到一定冲击。各种负性情绪长期积压在内心,极易出现不良反应。正确处理ADIS病患情感障碍,有着相当重要意义。在对患者随访过程中,开展心理干预,能了解病患内心真实状态,知晓患者所想,帮助患者转变心态,积极面对生活,重新融入社会,提升生活品质【4】。

诸多研究指出,因艾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较为特殊,令其各个生活质量维度均受到损害,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水平明显偏低,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地区所能获得的疾病治疗信息更少。因此,随访者应当深入患者群体,调查其高危性行为、吸毒等情况,认真解释《艾滋病防治条例》中的相关内容。对于感染HIV病毒的育龄期女性,要告知其转介到上级妇幼保健院实施HIV母婴传播药物阻断,保证母婴健康。单纯依靠出院教育无法满足艾滋病患者的真实需要,针对性随访干预为出院教育的良好补充方式,本次实验结果证实: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

由此能看出,对于艾滋病患者,开展针对性随访干预,能全面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信心,改善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石柳春, 唐月璐, 周倩,等. 护理干预对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5(3):354-355.

[2]谷家仪, 范小艳, 高元芝,等. 幸福PERMA模式干预对艾滋病住院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7(19).115-116.

[3]李冠琼. 延伸性护理干预对门诊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3):251-255.

[4]杨永光, 梁淑英, 刘阳,等. 随访干预对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 20(12):1270-1273.

论文作者:黄玮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随访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黄玮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