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点亮美术课堂论文_吴宁

巧用信息技术,点亮美术课堂论文_吴宁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德学校 (原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中心小学) 255000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出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课时少之间的矛盾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教学手段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引入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既解决教学矛盾,又让美术教学短时高效、丰富多彩。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 有效整合

当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它仿若春风细雨一般,给课堂教学注入了郁勃的生机与盎然活力,让教师教学更轻松高效,学生学得更愉快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创新美术教学模式。

一、直观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官,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教学《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地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通过图片欣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二是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三是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于导行。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例如我在《小鸟的家》一课中,首先用漂亮的森林图片和清脆的鸟儿叫声一下吸引了学生,个个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看一些美丽的小鸟图片,既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这是美术教育的基本目的,同时又让他们感受小鸟的快乐,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丰富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美术教学中,大量的图片欣赏、观察,丰富学生的感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表现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常常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氛围,在教学上大大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减少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激发出创造力,而且能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精讲多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花样》一课,应向学生说清设计时要避免的几个错误,我点击鼠标,出示一种错误的设计法,让学生讨论错在哪,如果这样剪,会怎样。并依次出示用此种设计法剪出来的错误图样,学生看了以后,很快掌握了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比如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了学生的信心,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自然好。

四、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利用超链接技术,构造教学信息内容结构,使之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思维特点,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结构,使学习内容走向形式多样化、思维立体化、交叉化和综合化。在这种学习的作用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创新思维。为了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课件:将搜集的海底录像带剪辑加工,通过控制操作面版,给学生展现出神奇真实的海底世界。有时呈现全景,有时将贝壳定格,有时将有特征的鱼放大,有时又反复播放鱼群游动,还让潜水员、潜艇等进行局部特写,让学生不断地观察讨论。学生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概念所替代。画出了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有的学生还画出了海底的龙宫,自己则开着漂亮的潜水艇去探险。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争着和老师、同学讨论。有个学生刚想出一个情节,特得意,但在跟同桌讨论之后,马上又推翻了,重又进行新的补充和翻新。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是当今学校的发展趋势,也是美术教学的发展潮流,课堂上乏味、单一的教学内容转变成了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即带动了课堂的氛围也激发了学生们思维活跃性,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开放性和探索创新精神,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释放出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为美术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余国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J].学子,2015,(20)。

[2]文小艳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整合教学[J].读与写,2015,(01)。

[3]刘强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整合的研究[J].科学咨询,2014,(42)。

论文作者:吴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巧用信息技术,点亮美术课堂论文_吴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