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杜卫华

杜卫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五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治疗结束后给予循序渐进的功能恢复锻炼,同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进行半年到两年的随访,了解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与愈合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并对其预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计算优良率。同时,选取同期接受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以及随访期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比较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随着交通事业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进步,因交通意外、工伤事故等致股骨远端骨折的情况也越来越多。选择合适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在23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3±3.5)岁。患者从受伤到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在1d-6d之间,平均(3.1±0.4)d。患者的骨折发生原因包括:交通意外、高处坠落、跌伤、砸伤等,分别有20例、8例、8例和4例。其中,闭合性损伤患者36例,开放性损伤患者4例。按照 AO /ASIF 骨折分类标准[1]对患者进行分型可见,A1型患者6例,A2型患者14例,A3型患者4例,B1型患者6例,B2型患者8例,C2型患者2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包括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股骨中下段多段骨折、横斜形骨折、髁间骨折各12例、4例、18例和6例,且均未见合并血管与神经损伤。

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使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患者和采用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各2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术前指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常规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并通过64排螺旋CT检查,行骨折三维重建,并对骨折的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术中采用腰麻+连续性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消毒铺巾。患者取仰卧位,屈膝45°。在髌骨下至胫骨结节正中位置作纵切口,将髌韧带切开之后,清理遮挡视野的关节滑膜,常规牵引复位。于髁间窝前侧刺孔,依次扩髓,在C型臂X 线机透视的辅助下,将交锁髓内钉击至骨折远端,采用锁钉瞄准器锁入远近锁钉,然后回击主钉加压骨折端,锁入近端锁钉。对骨折实施复位固定后,缝合伤口。

两组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处理。术后3d可开始进行锻炼,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固定效果等逐渐从部分负重锻炼,到拆线后不负重行走、骨痂生长后负重行走,循序渐进进行恢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2]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患者进行半年到两年的随访,了解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并对其预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计算优良率。

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以疼痛完全消失,且行走无障碍为优秀;以偶发性疼痛,行走存在轻度障碍的情况为良好;以存在中度活动障碍,在行动时有疼痛的情况为尚可;以存在重度活动障碍,且伴发经常性疼痛的情况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3±7.9)min和(88.3±13.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9±24.3)ml和(460.5±65.3)ml,住院时间分别为(5.8±1.1)周和(8.2±1.8)周。随访半年到两年,可见患者的骨折均愈合良好,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膝关节粘连,对照组患者有2例膝部疼痛、2例膝关节活动受限,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和20.0%。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5.0%和75.0%(见表1。)。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股骨远端骨折是干骺端以远部分的骨折,多因高能量创伤导致,属于不稳定骨折的一种[3],在所有股骨骨折的患者中占4%-7%之间[4]。鉴于其解剖形态较为特殊,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大。临床上传统的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是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和动力髁螺钉等行内固定,但固定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仅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可能对骨折血运造成严重的影响,还可能因固定不稳出现内外翻、过伸畸形等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5-6]。

本文比较了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和传统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以及随访期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等多项指标,均可见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志红.交锁髓内钉微创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0):71-72.

[2]张峰,马大年,费成刚,等.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3):31-33.

[3]单润元.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C):101.

[4]朱治国,于远洋,侯林俊,等.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J].中国骨伤,2014,27(10):819-821.

[5]赵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87 例 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5):578-580.

[6]刘伟 熊浩 林伟文,等.逆行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2,8(3):156-159.

论文作者:杜卫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杜卫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