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胡仲文

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胡仲文

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卫生院 湖北省恩施州 444309

【摘 要】目的 观察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腹泻45例作为观察对象,给予乌梅丸加减治疗,连续观察5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结果 临床症状痊愈者29例(64.44%),好转11例(24.44%),无效5例(11.11%),总有效率达88.88%,一个疗程痊愈5例,两个疗程痊愈者8例,三个疗程痊愈者10例,治疗1个月至2个月者4例,治疗2个月以上者2例。结论 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腹泻;乌梅丸加减治疗;临床观察

慢性腹泻又称久泄,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并呈不同程度稀便,持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泄。”《难经》云:“湿多成五泄。”《景岳全书?卷二十四?泄污》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三气为最。”都说明慢性腹泻主要病因在于脾虚、湿困。腹泻发生的原因很多,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少数病人因为失治、或者治不对症,迁延日久,由实转虚,变成了久泻,久泻脾虚进一步发展致脾肾衰败,造成寒热错杂之重症。临床应用乌梅丸加减调和寒热,温脏补虚治疗慢性腹泻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间门诊病人,我院内科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45例,符合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腹泻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乌梅丸加味,药用乌梅20g,槟榔10g,黄连6g,吴茱萸6g,五味子6g,生姜6g,淡附片6g,黄柏12g,肉桂5g,细辛3g,人参10g,白术30g,黄芪10g。加减:伴有腹痛者,减去人参10g,加用白芍、元胡、沉香;伴有胸胁胀闷者,减去黄芪、人参,加用芍药、柴胡、陈皮、香附;泻下夹血者,加丹参、地榆炭、仙鹤草;每天黎明之前腹痛,肠鸣即泻者,加用补骨脂、肉豆蔻;伴有脱肛者,加用升麻、陈皮、柴胡等。功效:调和寒热,温脏补虚,涩肠止泻。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早晚各1次,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时不服用其他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大便成形,无腹痛、腹泻,便次正常,其他症状消失;好转:大便基本成形,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2个月以上症状无改善[2]。

2治疗结果

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45例中,痊愈者29例(64.44%),好转11例(24.44%),无效5例(11.11%),总有效率达88.88%。一个疗程痊愈5例,两个疗程痊愈者15例,三个疗程痊愈者14例,治疗1个月至2个月者9例,治疗2个月以上者2例。

3典型病例:

董某,男,52岁,农民。患泄泻五年,每天5-8次,平常胸胁胀满,嗳气、饮食少,肠鸣腹胀痛,便泻稀水清沏,手脚冰凉,口不渴,脉沉迟。曾诊断为慢性结肠炎,长期服用四神丸和止泻药治疗无好转。2014年2月就诊,因为与家人发生争吵之后腹痛泄泻,每天泻十余次,泻下物大部分形如鸭粪,杂有不消化食物,肠鸣腹胀,食欲欠佳,脸色焦黄没有光泽,口干舌燥,唇色红,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为腹泻,因平素下元虚寒,传化失常,虚不固摄,兼久服辛热之药,致上焦燥热,为寒热错杂证。给予乌梅丸加减治疗。药用乌梅20g,当归5g,黄连6g,生姜6g,淡附片6g,黄柏12g,肉桂5g,细辛3g,人参15g,焦白术30g,炙甘草6g,五味子6g。水煎服,二日一剂。服三剂后,每天泄泻次数明显减少,腹胀好转。原方共服20余剂,治疗期间没有服用其他药物,泄泻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本病例为寒热错杂之证,故单纯温补,固涩就难以取效。病程牵连日久,正气虚弱,寒热错杂其中,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效果满意。

4讨论

4.1根据多年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腹泻起病缓,变化慢,泻下势缓,泻下量少,常用反复发作的趋势,常因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这种长期的腹泻是寒热错杂之病,是既有寒,又有热,因此我们用寒热并调,临床实践认为乌梅丸对于慢性腹泻疗效显著[3]。

4.2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曰:“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乌梅丸“又主久利”,这个“久利”,肝为厥阴之脏,其母为肾水,其子为君火,厥阴病时,水火不交就上热下寒,长期的腹泻,阳衰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本方药物组成寒温并用,具有扶正祛邪,能涩肠止泻,方中重用乌梅,其味酸入肝敛阴柔肝以制木,入大肠有涩肠止泻之功[4],吴茱萸能散寒破阴凝,附子、细辛性温可以温脏祛寒,黄连、黄柏能清上热,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与温中药相配,益气温补下焦虚寒,养血通脉,调和阴阳以治疗四肢厥冷的作用。本方虚实并治,具有益气温中、温补下焦虚寒、苦寒燥湿、调和阴阳的作用[5]。用乌梅丸加味治疗慢性腹泻,临床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何赛萍.乌梅丸当属和解剂——与六版方剂学教材商榷[J].中医教育,2003,22(02):74-75.

[2]刘芳.乌梅丸及其加减类方的方证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邹世昌.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概况[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0):652-654.

[4]周贤,王光耀.乌梅丸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医学报,2009,24(06):122-125.

[5]张新杰,马宗华.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02):92-94.

作者简介:

胡仲文(1975.8.14-),男,汉族,湖北巴东人,中医主治医师,专科学历,无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论文作者:胡仲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胡仲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