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尝试论文_ 裴先庆

互动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尝试论文_ 裴先庆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在当前追求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不仅能够充分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心理素养,促进小学生社交能力、协同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强化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式,以高效的互动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实现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就互动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运用可进行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互动性教学;运用尝试,策略分析

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针对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学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虽然有着一定的共同点,但是还是有着极大的不同,具备着体育学科自身的学科个性,其教学目标以及培养所强调的多元化和教学环节的实践性,要求体育教学必须必须重视学生体育运动知识的积累和运动技能的提升,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和情绪,已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而互动性教学法作为教育改革下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加以足够的重视,为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保证互动性教学的有效开展,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体育教学中互动性教学有效应用的重要性

首先,互动性教学是小学体育教育自身实践性特点的必然要求,在实践性体育教学过程中,互动是体育实践的基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离不开互动,而互动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更加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够更加了解彼此的需求个个性,同时,互动性教学的有效开展,还能够帮助教师将教学目的贯彻给学生,学生了解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则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更加有效,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去,充分和你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到竞争,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保证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其次,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体育综合素质。开展互动性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互动的有效,教师可以更加重充分的了解学生,进而感受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而可以就反馈内容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的调整,进而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合学生的诉求,进而保证更佳的学习效果。互动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平衡协作和竞争的不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学习性格的培养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小学生逐渐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学习自信的建立。所以说,互动性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体育综合素质。

2、小学体育有效开展互动性教学的策略分析

2.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神话针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改革的要求,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发展,但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体育、音乐以及美术等非文化课学科,不管是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上都还需要做出重大的转变。而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从自身开始做出改变,首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充分尊重学生,进而获取学生的信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保证互动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在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中,作为教师,针对体育教学不仅仅仅是认为只要完成教学内容就是教学的全部目的,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机械师的学习发过程只会抑制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互动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时,重视学生资助学习能力培养时,还要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运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实践,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为核心的互动性教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以体育游戏的穿插应用,其强化互动教学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以及数字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课堂主体。而小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教师必须加以尊重,全面的了解学生,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小学阶段的的学生年龄小,其好奇非常重,游戏在小学阶段也是其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切小学生的性格也比较贪玩,游戏心强,因此,在小学体育互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增添游戏环节,将简单的游戏与运动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带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特别是对于不爱运动的孩子来说,游戏环节的设置能够使他们的学习意愿更加强烈,而对于淘气的孩子来讲,游戏环节的设置能够使他们更有规矩的进行活动。

2.3适当采用带入式情景教学的方法

总体而言,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模仿学习就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性非常差,不利于学生天性的释放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将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实现互动性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设备,调动起学生的全部感官,强化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因此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式的教学方式,对他们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2.4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化的学习

总的来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采取方法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以及技能以外,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自主参与互动,强化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的激发,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总结,如教师可以选择微课程教学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课前的预习兴趣和预习效果,进而保障课堂能够流出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

3、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下,互动性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资助学习能力,保证教学效果,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互动性教学的有效开展,强化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体育游戏强化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小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养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妍颖.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2]杨占仁.小学体育教学之基础——青少年的身心特点[J].学周刊.2012(07).

[3]史红梅.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成功(教育).2011(18).

[4]刘春放.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5]郭跃福.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特征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水平[J].赤子(中旬).2014(02).

[6]张春艳.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论文作者: 裴先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  ;  ;  ;  ;  ;  ;  ;  

互动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尝试论文_ 裴先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