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好数学兴趣是关键论文_杜庆民

初中学生学好数学兴趣是关键论文_杜庆民

(临沂黄山中学,山东省 临沂市 276000)

摘要: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它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前提。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兴趣;数学学习;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就会激发起求知欲,就能更专心地听讲,积极地思考。然而升入初中后,有些学生逐渐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觉得数学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把数学学好。那么究竟该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呢?

一、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在这种情感驱动下,学生会对此次课堂上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充满好奇,从而提高课堂听讲的注意力,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位教育学家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适当的在上课前对所学的问题设置一个合适的情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一举两得。

二、其次、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探索最佳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以旧导新,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达到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并不是按照教师铺的“梯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而是要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逐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利用各种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思考的积极性,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堂上学生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对于这些难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教师应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要具有感染力,教师必须要有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有着执着追求,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并不是仅仅当作职业来从事。如果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有一次,在教数学归纳法时,同学们对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很难理解。于是,我讲了一个春节放鞭炮的例子。假设鞭炮无限长,点燃第一个炮竹响过,接下来炮竹便一接一个响起来。通过实例增加同学们学习的趣味性。对于那些比较难懂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尽量做到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来向学生解释,并尽可能使其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们感到原来这些内容并不那么深奥,自己也能理解能学会,甚至有的新内容老师刚点拨一下,许多学生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概念的理解,对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定理的应用。数学又在于内部结构的严谨,对概念的精确定义,因而在讲解概念时用读读、议议的方式提出关键性词语,要一字不差地按照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讲,讲性质、法则、公式、定理时,可用发现法、比较法进行多方面联系,纵横扩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习题课或复习课,采用“一题一设”效果甚佳,或者用议论、练习或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同学们的兴趣。 通过增强学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不仅爱学、会学,而且学得津津有味,学得积极主动,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来增强和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能力。

五、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还有一些教师在练习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随意性,形式单一,层次不清,学生的练习机械重复,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学生的身心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开放题、探索题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六、用和谐师生关系,调动学习情感 提高学生的兴趣

作为数学教师,在教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常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造成初中数学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后进生多半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靠别人,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善于探讨、善于观察、善于小结等方面的好习惯。如在解答问题时,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只是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

最后、鼓励学生,培养信心,提高兴趣。

信心和兴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相互作用,共同产生影响。所以,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完全丧失了信心,那么他也很难再对数学感兴趣了。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是至关重要的。常说的数学“学困生”,往往是越学越感到厌烦,这很大程度也是由于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受到的鼓励也少,对数学失去信心和兴趣所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舞台,让平时不爱说话或不善于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并且多加鼓励,少批评,树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学习的信心。其次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能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营造出师生间的真诚和友谊,让学生感受到没有教师的压抑,不受拘束地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对数学“乐之”,就需要使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并保持兴趣,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上是我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的几点看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接着去探索,需要我们进行长期不懈的实践与理论升华。这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项持久的探索。

论文作者:杜庆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初中学生学好数学兴趣是关键论文_杜庆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