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转型与发展速度不平衡的中国小城镇:中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小城镇统计调查数据分析报告_小城镇论文

结构转型与发展速度不平衡的中国小城镇:中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小城镇统计调查数据分析报告_小城镇论文

结构转换与发展速度非均衡的中国小城镇——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小城镇统计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城镇论文,试验区论文,分析报告论文,中国论文,发展速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告力图通过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范围内的20多个小城镇的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深化对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的研究。

一、试验区小城镇发展的总体状况

90年代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城镇也经历了一个快速扩张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试验区小城镇总量规模不断增加,但结构转换迟缓,聚集效果不显著。具体体现在6个方面。

(一)小城镇土地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聚集效果并不明显

首先是小城镇的管辖范围扩大。1992~1994年很多地区进行撤乡并镇,扩大了建制镇的管辖范围。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建制镇下辖的行政村数目由1990年的20.73个增加到1997年的26.09个;国土面积和总人口由57.37平方公里、39781.68人分别增加到76.26平方公里和50371.73人,扩幅在20%左右。建制镇管辖范围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建城区附近的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在体制上的阻力。

其次是建制镇城区规模扩大。被调查点的建城区的人口由1990年的8342.6人增加到1997年的13297.45人,面积则由2530.88亩扩大为3828.08亩,增幅分别为59.4%和51.14%。人均占地面积由202.37平方米减少到192.02平方米。这显示出小城镇在节约耕地资源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进一步观察小城镇城区人均占地面积的变化可以看出,人均占地面积的减少与城镇规模的扩大并非同步。1992年,建制镇城区人均占地面积达到最低点(172平方米),但1993~1994年又急剧上升, 达到最高点(210平方米),随后又有所降低。 这表明:在小城镇实际发展过程中,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表面上并不取决于小城镇人口规模的大小,而实际上与国家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投资开发以及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管理的严格与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与此同时,小城镇的结构变化相对滞后。尽管随着小城镇规模扩大,城区人口占全镇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但与试验区所在地区的总体情况相比反而落后。1990年,被调查小城镇的城区人口比重为20.97%, 比试验区总体水平(14.8%)高6.2个百分点;1997年, 前者仅比后者高4个百分点,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从小城镇常住人口的结构看(见表1), 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并没有显著提高,1997年的68.14%反而比1990年的69.09%低近1个百分点。 这表明农民对转为非农户口进入小城镇并没有积极性,或者由于存在制度障碍,致使小城镇吸引农民进入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表1 城镇化水平表 单位:%

年份 19901991

1992

1993

被调查小城镇常住人口的比重① 21.020.8

22.8

23.0

建制镇常住人口中非农人口的比重69.170.1

61.5

62.1

年份 19941995

1996

1997

被调查小城镇常住人口的比重① 23.524.6

26.1

26.4

建制镇常住人口中非农人口的比重66.871.0

66.4

68.1

①指建制镇常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比重

(二)经济总量增加,结构转换滞后

从总产值看, 建制镇镇均产值(仅包括建制镇城区)由1990 年的5641.54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6.4亿元;乡镇企业产值(口径同前)由3410.02万元增加到55751.2万元,增长了10多倍(未剔除价格因素)。企业的平均规模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1990年,建制镇城区乡镇企业的平均产值为17.28万元,1997年达121.94万元。

相比之下,产业结构变化却不尽如人意。1990年被调查小城镇第一产业的比重由9.12%降低到2.07%,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幅度仅为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保持在80%以上。而且在1990~1997年8个年份中,有4个年份第三产业比重是下降的。小城镇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反映了这一点。1990年被调查小城镇的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分别为39.54%、38.32%、21.74%,1997年则变为29.87%、47.25%、22.88%,第三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份额仅仅增加了1个百分点,由第一产业流出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进入了第二产业。而发展小城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利用第二产业的集中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这一点说,小城镇的发展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小城镇就业结构的转换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

(三)建制镇城区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乡镇企业向城区集中的趋势并不明显

和全镇企业平均水平相比,建制镇城区企业无论是产值还是人员的规模都要大一些,并且呈扩展的趋势。1990年,城区企业的平均产值为17.28万元,全镇企业的平均产值为15.81万元,前者为后者的1.09倍;1997年两者的平均产值分别增加到121.94万元和88.02万元, 前者是后者的1.39倍。1990年两者的人员规模分别为8.62人和6.99人,1997年分别增加到11.4人和8.12人。城区乡镇企业产值占全镇乡镇企业产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43.53%提高到55.9%。 这表明城区环境确实有利于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但与此相悖的是,企业投资却没有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势,乡镇企业的集中度也没有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1990年,小城镇城区的平均固定资产投资为702.57万元,占全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15.18万元的57.82%;1997年,尽管城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到2633.3万元,占全镇总投资的比重却降为42.41%,在趋势上反而更加分散。1997 年建制镇城区的乡镇企业产值在全镇企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5.9%,比1990年提高了12.37个百分点,但从企业的数量看,则仅由1990年的39.82%提高到40.36%,提高幅度不足1个百分点。还有近60%的乡镇企业建在行政村或自然村。

本课题组深入调查的结果表明,企业进入小城镇的制度成本过高是企业投资趋于分散的主要原因。

(四)农民收入和小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加,相对差距缩小

1990年,被调查建制镇农民的收入为811.35元,城区非农业户口的居民的收入为1853.84元,两者的绝对差距为1042.49元,后者为前者的2.28倍。1997年,农民和非农业居民的年收入分别增加到3383.5 元和4666.05元,绝对差距1282.55元,基本稳定,但后者仅为前者的1.38倍。这表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大中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农民和小城镇非农居民在与就业机会相关的收入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也影响了农民进入小城镇,特别是把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积极性。

(五)个人成为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稳定

从小城镇投资来源构成看,国家和集体的投资份额逐渐降低,个人投资比重迅速提高。1990年, 在被调查的建制镇, 国家财政投资额为305.7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3.5%,1997年则分别变为530万元和5.9%;集体投资所占份额由55.3%降为12.37%;个人投资份额则由16.96%提高到64.62%。显然,个人已经成为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目前大多数建制镇还没有建立完全财政,无法形成一个以税收为基础的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城区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很多镇政府往往通过垄断征占农村土地、出卖户口或者收取杂费、进行社会集资,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发展。调查结果与理论的分析是一致的:1990年~1991年,被调查建制镇的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平均在800万元左右,1992 年则突然增加到1400万元,1994年又回落到500万元。如果联系1992年~1994 年的开发热潮,这种现象就不难解释:镇政府把在开发热潮中转让土地所得的大量资金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

(六)小城镇的资金要素通过财政和信贷渠道向外流出

资金是小城镇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现行体制的影响,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吸收外部的资金,反而通过财政和信贷系统向外部输出资金要素。

1990年,建制镇的财政平均收入和支出额分别为376.05万元和304.4万元,流出70万元。1997年这三项指标值分别为2815.65万元、2067.87万元、747.78万元。流出的部分占支出额的比重由18.61%提高到26.56%。从金融系统看,1990年末, 小城镇平均的储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8659.42万元、3634.42万元;1997 年, 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0223.73万元和14240.47万元。流出的部分占存款余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58.03%提高到64.60%。

二、地区差异分析

地区之间的比较表明,在经济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尽管第二产业相当发达,第三产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而在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却相对而言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人口和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以及集中的效果方面,两类地区并没明显的差异。这说明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制度问题有普遍性。

(一)不同地区小城镇产业和就业结构的比较

为了分析的方便,本课题组根据各个地区所在省份的经济水平,把所调查的9个地区分为2类:第一类是处于经济较发达省份的地区,包括山东周村、江苏武进、浙江温州和广东南海;第二类是处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省份的地区,包括河北玉田、安徽阜阳、湖南怀化、广西玉林和陕西礼泉。

1.产业结构比较。①两类地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均比较低。在第一类地区,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已降至10%以下(周村在1990年和1991年例外,),个别地区甚至不足1%。在第二地区,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虽然在基期1990年仍达20%左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降至10%以下(见表2)。②第一类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明显高于第二类地区。 在第一类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普遍在80%以上;而第二类地区仅在50%左右(表2)。 ③第一类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又大大低于第二类地区。在第一类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基本在10%以下;在第二类地区,该指标在20%~40%之间。

表2 各类地区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变化表 单位:%

第一类地区

产业 年份 浙江 江苏 广东 山东

温州 武进 南海 周村

199091 0 19

199181 0 11

199220 0 3

199310 0 3

199411 0 2

199501 0 2

199600 0 3

(%) 199701 0 2

199083 7 16

199172 6 7

199251 5 6

199342 3 4

199424 3 6

199548 3 6

199632 2 9

(%) 19973

14 2 9

第二类地区

产业 年份安徽 河北 湖南 陕西 广西

阜阳 玉田 怀化 礼泉 玉林

1990 212120

1516

1991 271918

1114

1992 271419912

1993 17 717

10 7

1994 91013

11 6

1995 81112

12 3

1996 8 9 7

16 3

(%) 1997 6 6 8

12 3

1990 251041

3222

1991 171129

3428

1992 20 729

3332

1993 22 837

3330

1994 21 832

3133

1995 15 835

2629

1996 17 644

3536

(%) 1997 24 638

3035

2.就业结构的比较。①第一类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份额随着产值比重的降低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如在温州市,该指标由1990年的26%降至1997年的11%,武进市有13%降至7%(山东周村是个例外, 保持在25%)(见表3);但第二类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就业份额却保持在30 %以上,明显低于产值比重降低的幅度。②与产值比重相对应,第一类地区的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也明显偏高,尤其是江苏武进和广东南海,高达80%以上。在第二类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则要低得多,最高也不超过50%。③与第一类地区相比,第二类地区的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较高。在前者,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在20%以下,而后者的数值明显高于这一水平(见表3)。值得说明的是, 从就业结构看,山东周村更近似于第二类地区。

表3各地区就业结构表 单位:%

第一类地区

产业 年份浙江温州江苏武进广东南海山东周村

1990

26 13 0

25

1991

25 10 0

25

1992

18

6 1

26

1993

14

4 0

25

1994

11

4 0

25

1995

17

6 0

25

1996

16

7 0

25

(%) 1997

11

7 0

25

1990

24

6 15

27

1991

25

7 16

27

1992

17

6 15

26

1993

18

5 15

26

1994

16

5 16

27

1995

14

9 17

26

1996

15 14 17

26

(%) 1997

19 25 12

27

第二类地区

产业 年份

安徽阜阳河北玉田湖南怀化陕西礼泉广西玉林

1990

42 49 14 70 50

1991

41 49 14 71 48

1992

40 45 14 71 44

1993

40 43 13 68 41

1994

38 41 12 68 38

1995

39 38 12 68 39

1996

39 30 13 68 43

(%) 1997

38 34 13 68 44

1990

17 26 45 12 23

1991

19 28 44 11 25

1992

19 27 41 10 29

1993

21 29 39 11 32

1994

21 29 41 11 28

1995

21 30 41 12 28

1996

22 40 39 12 26

(%) 1997

23 39 41 13 26

以上比较表明,在第一类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没有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即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并没有显现。另一方面,尽管第二类地区的第二产业发展程度并不很高,但第三产业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也吸收了一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根据课题组的深入调查,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之所以高,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是由于城乡差别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比较显著,小城镇作为商品集散地的功能和集聚效应更容易发挥出来。而在相对发达地区,则主要是土地和企业产权问题形成制度障碍,小城镇不能吸纳农民人口,因此消费规模太小,难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各类地区小城镇集聚程度和集聚效应的比较

1.人口集中程度的比较。本调查的数据计算结果(见表4 )表明:小城镇的人口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联系。在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城镇人口比重较高和较低的小城镇都存在,前者如浙江温州和山东周村,后者如江苏武进和广东南海。在中西部地区,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同样存在。如湖南怀化城镇人口的比例很高,而陕西礼泉、安徽阜阳等地区的小城镇的人口比例则比较低。从发展趋势看,部分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逐渐提高,如温州、玉林、武进、阜阳等地区;但也有些地区的城镇人口呈下降趋势,如怀化、玉田等。而且在两类地区中都没有显现出较为一致的特征。

表4各地区建制镇常住人口比重表单位:%

年份1990199119921993

浙江温州 22 22 25 25

湖南怀化 57 57 57 56

广西玉林 17 17 18 18

陕西礼泉 15 15 16 16

江苏武进 15 17 25 33

山东周村 35 36 36 36

安徽阜阳 15 15 15 16

河北玉田 16 16 16 13

广东南海 15 15 15

15

年份1994199519961997

浙江温州 25 31 30 31

湖南怀化 42 42 29 30

广西玉林 18 19 30 30

陕西礼泉 16 16 16 16

江苏武进 46 43 41 43

山东周村 36 36 36 36

安徽阜阳 16 17 18 18

河北玉田 13 13 11 13

广东南海 16 16 16 17

2.企业集聚程度的比较。本课题组根据企业的数目和产值计算了两种集中度指标(见表5)。 计算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没有在企业集中度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区别。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既有企业集中度高达80%的小城镇,也有企业集中度仅为3%或5%的小城镇。前者如浙江温州的小城镇,企业集中度达80%,后者如广东南海的小城镇。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企业集中度差别也同样存在。如在湖南怀化地区,有近70%的企业集中在小城镇,而在河北玉田,该比重不足10%。这说明一个地区的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程度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无必然的联系。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地区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程度的差异呢?本课题组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企业产权越清晰,越能够向城镇集中。温州和怀化都属于私营个体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在大中城市改革滞后、进入成本提高的条件下,企业受利润最大化驱使,分散的小资本在完成初期的原始积累之后,自然向能够产生相对规模效益的小城镇集中。而在广东南海、江苏武进、河北玉田等地,原来集体企业进行原始积累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土地资本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中的增值收益,以及企业未支付的社会保障。因此,企业资产和在企业工作的兼业农民在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都难以流动进入小城镇。在广东,由于小城镇实行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和税费负担重,甚至出现了企业从小城镇流向农村、已经进城人口的“非转农”现象。

三、简单结论

第一,在90年代初到1997年的8年间, 小城镇的管辖范围和规模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扩张,人均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小城镇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二,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但第三产业没有显著的发展,因此利用第二产业的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没有实现,或者说不够理想。

第三,小城镇就业结构虽有一定的转变,但与产业结构相比,仍然显得滞后。

第四,现行的财政金融体制十分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小城镇的税收不能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资金要素通过现行的金融体制大量流出,削弱了小城镇发展的力量。

表5 企业集中程度表 单位:%

年代 1990

1991

1992 1993

第 浙江温州0.82

0.77

0.81 0.85

一 湖南怀化0.68

0.69

0.60 0.58

种 广西玉林0.41

0.41

0.36 0.38

集 陕西礼泉0.40

0.40

0.39 0.38

中 江苏武进0.39

0.38

0.37 0.35

度 山东周村0.30

0.29

0.31 0.31

指 安徽阜阳0.14

0.15

0.16 0.21

标 河北玉田0.03

0.04

0.07 0.10

(%) 广东南海0.05

0.03

0.03 0.02

第 浙江温州0.47

0.63

0.83 0.91

二 湖南怀化0.77

0.78

0.71 0.66

种 广西玉林0.56

0.54

0.59 0.59

集 陕西礼泉0.50

0.50

0.49 0.48

中 江苏武进0.45

0.42

0.42 0.38

度 山东周村0.94

0.89

0.79 0.72

指 安徽阜阳0.25

0.31

0.24 0.23

标 河北玉田0.22

0.35

0.25 0.81

(%) 广东南海0.46

0.56

0.56 0.52

年代 1994

1995

1996 1997

第 浙江温州0.79

0.61

0.71 0.68

一 湖南怀化0.54

0.50

0.48 0.48

种 广西玉林0.44

0.46

0.60 0.68

集 陕西礼泉0.40

0.41

0.40 0.42

中 江苏武进0.54

0.49

0.46 0.44

度 山东周村0.31

0.32

0.33 0.28

指 安徽阜阳0.27

0.24

0.27 0.27

标 河北玉田0.12

0.13

0.14 0.13

(%) 广东南海0.02

0.01

0.01 0.01

第 浙江温州0.89

0.74

0.88 0.88

二 湖南怀化0.70

0.56

0.43 0.35

种 广西玉林0.62

0.64

0.66 0.64

集 陕西礼泉0.45

0.44

0.43 0.43

中 江苏武进0.55

0.47

0.40 0.44

度 山东周村0.78

0.69

0.64 0.65

指 安徽阜阳0.31

0.28

0.27 0.33

标 河北玉田0.70

0.54

0.52 0.47

(%) 广东南海0.50

0.45

0.38 0.36

注:第一种集中度:建制镇城区乡镇企业的个数占全镇乡镇企业个的比重。

第二种集中度:建制镇城区乡镇企业的产值占全镇乡镇企业产值的比重。

第五,地区环境对小城镇有较大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人口、企业向建制镇城区集中的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但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影响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小城镇的发展中体制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发展农村小城镇也要更多地从体制的转变着手,仅仅有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标签:;  ;  ;  ;  ;  ;  ;  

结构转型与发展速度不平衡的中国小城镇:中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小城镇统计调查数据分析报告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