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论文_王子含1,鲍文华通讯作者

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论文_王子含1,鲍文华通讯作者

1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目前全球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约有3亿人,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同时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监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案也越来越多。临床治疗监护以用药监护、机械通气监护和心理监护为主;临床上的治疗方案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还包括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本文主要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新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达到提升作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Abstract: bronchial asthma is a common chronic lung disease in clinic. At present, there are about 300 millio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in the world, and the incidence rat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human health and brings heavy economic burden to pati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of patients, and more and more plans for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Clinical treatment monitoring is mainly based on drug monito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onitoring and psychological monitor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program mainly focuses on drug therapy, including gene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new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and improves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 Treatment; New developments

前言:支气管哮喘是由许多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且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常出现多变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受限,造成患者出现反复的喘息、胸闷及咳嗽等,常在夜间或清晨病症加重,医学上普遍认为哮喘的本质是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哮喘的促发原因一般与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病毒感染、气后转变及剧烈运动有关,精神因素也可能促发支气管哮喘。本文对针对近年来临床治疗监护与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1.临床治疗监护

1.1用药监护

近年来哮喘治疗的理念不断更新,但在临床治疗中要认识到:(坚持长期治疗的策略,以抑制气道炎症为主;控制哮喘高,在确定长期治疗方案时应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控制水平选择适当方案。选择药物时既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也要考虑患者、经济收入和当地医疗资源等实际情况。要为每名初诊患者制定防治计划,定期随访监督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药学监护应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剂量、浓度、使用方法、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协助患者遵医瞩使用。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协助患者及医生合作制订药物干预策略。重症哮喘患者接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时,应加强药物监测。

1.2机械通气监护

随着呼吸急诊医学的发展,呼吸监护病房逐步建立,治疗设备日趋完善,机械辅助通气的使用日益广泛和普及。目前,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多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但并发症较多,适用于昏迷患者。近年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快速发展,可显著改善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状态及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稳定病情,效果较好,且操作方面,对呼吸道损伤小,感染及并发症少,对患者讲话、咳嗽、进食等影响小,医疗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机械辅助通气护理中除要掌握呼吸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各种通气参数的选择;观察氧气管道有无脱漏、扭曲,呼吸机管道衔接是否紧密,确保通气回路密闭;指导或辅助患者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病情监护,预防并发症;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等规范化操作内容外,还要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程度,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各方面均达到更愉快的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心理监护

由于哮喘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且病程长、反复发作,需要长期用药,患者不仅有较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承担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忧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其治疗效果,还降低了其生活质量。此外,支气管哮喘患者还常因支气管痉挛时的窒息感而产生强烈的恐惧,表现为紧张、沮丧、易激惹、厌烦等情绪。研究表明,哮喘发作与心理监护有密切关系,强烈的情绪变化或不良事件的刺激可兴奋迷走神经,降低交感神经反应性,促使机体释放组织,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而再次诱发哮喘发作或症状加重。大量研究证实,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控制哮喘发作及复发,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2.治疗方法

2.1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最有效的药物,它可以干扰及抑制花生烯酸的代谢使前列腺素与白三烯的合成降低,减少微血管渗漏,抑制嗜酸粒细胞的转移和活化。但不可长期服用或者静脉滴注,避免造成电解质紊乱、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茶碱类药物:茶碱类的药物可以有效利尿、强心、舒张支气管的平滑肌,可使呼吸中枢、呼吸机产生兴奋,舒张冠状动脉。治疗支气管哮喘使用茶碱已经有了半个世纪之久,随着吸入型的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茶碱的使用逐渐减少,成了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二线药物,茶碱类药物可静脉滴注也可口服,口服用于治疗轻中度的哮喘发作,使用剂量为7~10mg/(kg·d),平喘作用可持续12h以上,能使血药的浓度保持稳定,故在夜间出现的哮喘加重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2基因治疗

用同时表达鼠IL-10和IL-12的腺病毒转化OVA致敏的哮喘小鼠上皮细胞,可减少气道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聚集,抑制IL-4、IL-5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及其活化因子,并且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方面比单独用表达IL-10或IL-12的基因治疗有效。哮喘患者的T细胞中发现Th1转录因子(T-bet)水平降低,而T-bet敲除的小鼠产生的哮喘表型不依赖于是否暴露于过敏原,表明T-bet移植可能有助于气道炎症的改善。Liu等将携带T-bet基因的腺病毒转染鼠树突状细胞(DC),而后再通过静脉注入OVA致敏的哮喘小鼠,结果发现:DC培养液及血清中的干扰素γ(IFN-γ)升高,IL-4水平降低,气道炎症反应缓解。

NF-κB是炎症因子产生级联反应的核心和关键,在哮喘、COPD等慢性疾病中均观察到其呈激活状态。气道上皮中的NF-κB活化作用在OVA诱导的气道炎症性BALB/c小鼠模型中已得到证实,并发现哮喘的发展与之持续活化相关。

2.3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疗法又称变应原免疫疗法,是对易过敏的个体逐步增加变应原剂量,在持续连贯的刺激过程中该个体的过敏症状会逐步的减轻,是过敏性疾病的病因治疗。1911年Noon和Freeman运用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SIT)在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成功。近年,AbramsonMJ等对88项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Meta),证明SIT在减轻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缓解哮喘发作症状、药物控制及延缓哮喘进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能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来验证,变应原的制备也需要更加规范标准。非特异性免疫疗法:一些生物制品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抑制变态反应过程,例如对个体注射多种生物因子、各种疫苗等生物制品。目前人重组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佐单抗)在中重度变应性哮喘的治疗中成绩斐然。免疫球蛋白:补充外源性抗体IgG可为哮喘患者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概率。

3.结语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对支气管哮喘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对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目前,对支气管的发病原因认为是与嗜酸细胞、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炎症。在患者哮喘非急性发作时,只要的治疗方式是抗炎,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效果比较突出,采取吸入方式,能使支气管充分吸收药物,剂量小使不良反应相应减少。近年来,各种类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没有能根治的特效药物,因此需要对支气管哮喘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石纶.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4,14(3):40-42.

[2]廖丽仙.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1(4):331.

[3]胡江彦,何滨.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1(04)

论文作者:王子含1,鲍文华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  ;  ;  ;  ;  ;  ;  ;  

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论文_王子含1,鲍文华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