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分析论文_李锡洁

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分析论文_李锡洁

揭阳市群众艺术馆 广东 揭阳 522000

摘要:优秀文化作品是文化馆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文化服务力表征,它肩负着文化馆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文化使命。本文从文化馆建设过程中文化责任解析入手,解读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意蕴,构建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文化馆;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优秀文化作品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又高于生活,它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文化馆作为优秀文化作品的承载者与收藏者,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它的服务力功能,通过将优秀文化作品呈现给公众,促进文化精神与文化力量的传播,真正实现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巨大功能。

一、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文化责任解析

文化馆是国家举办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与提升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主要阵地,它具有开放性、文化性、公共性及现代性等文化特征,一方面是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与文娱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另一方面是通过收藏优秀的文化作品来实现文化服务力的功能。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来看,文化馆的宏观责任为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教育、文化构建及文化创新。文化馆的文化传承责任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承与保护,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的保存与文化性的表现,充分发挥优秀文化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与力量;文化传播责任是通过深入挖掘文化馆的文化价值,营造文化的氛围与环境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民群众;文化教育责任则在于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文化活动对人民群众开展多样的文化教育,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成果;文化创新责任是通过文化景观的构建来引导人民群众主动创造新的文化形式,为文化馆注入新鲜的“血液”,避免文化活动流于形式或变得单调乏味。文化馆的微观职能为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展览与培训,普及推广科学文化知识,深入推动社会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服务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文艺骨干的水平;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现当代优秀的文化作品,引导群众在接触文化遗产与优秀文化作品过程中,提升内在的文化底蕴与文化情操;开展丰富的民间文化交流,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平台,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力的功能。

二、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意蕴解读

(一)优秀文化作品的服务力

“服务力”一词最早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中,主要是指企业为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服务,以达到赢得客户的目的,从而战胜竞争对手[2]。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影响的不断增强,“服务力”一词逐渐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文化领域,成为文化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种代名词。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主要聚焦于优秀文化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赢得人民群众信任与好评的能力。优秀文化作品在发挥服务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确保文化作品的优秀性,所谓的优秀性需要考虑文化作品本身的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接受、满足程度,一份优秀的文化作品应该包括内容、形式、类型等方面的,如我国的京剧、舞狮、陶瓷、泥塑等,还有经典的小说、诗歌、散文等等,可见,优秀的文化作品主要可分为活动型与纸质型两种。另一方面,优秀文化作品的服务力需要通过服务的方式、服务的环境、服务的载体以及服务的信息等方面来为人民群众提供显性的文化服务功能,并通过服务内容、服务理念、服务态度等层面为人民群众提供隐性的文化服务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

文化馆是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主要载体,优秀文化作品通过文化馆提供的广阔平台来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力功能,文化馆提供的平台主要可分为文化活动与文化展示两个方面,文化活动时通过人民群众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歌唱比赛、京剧表演、泥塑制作等方式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展示则是通过将静态的优秀文化作品进行展出,让人民群众感受、了解优秀文化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与精神,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觉醒。一般而言,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可表征为三个方面。其一,内在的精神文化服务力。内在的精神文化服务力是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核心与灵魂,主要表现为优秀文化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行为准则、道德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它是文化馆发挥文化凝聚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其二,中层的制度文化服务力。制度文化服务力是文化馆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调节文化管的内外关系,从而发挥文化馆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辐射力、导向力与制约力;其三,外在的物质文化服务力。物质文化服务力主要是指文化馆的馆藏资源、内外部的环境、硬件设施等,这些物质文化都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承载着,既有显性的部分,又有隐形的内涵,充分发挥了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服务力的识别力与整合力功能。

综上所述,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主要由精神文化服务力、制度文化服务力及物质文化服务力三个部分组成,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优秀文化作品的服务力,充分发挥了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功能。其中,物质文化服务力为精神文化服务力与制度文化服务力提供了基础,制度文化服务力则为精神文化服务力与物质文化服务力提供了保障,而精神文化服务力作为整个服务力的核心,具有导向与灵魂的巨大功能。

三、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提升策略

(一)构建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服务的凝聚力

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的精神文化服务力可以通过“种文化”从精神层面来推动文化凝聚力的发展,也就是促进文化馆的主体形成高度一致的思想觉悟方面的文化服务观。文化馆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要始终以全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必须依靠各种的文化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内容、形式、过程等方面的需求。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理解,直接影响到文化馆与优秀文化作品提供服务力的质量与效果,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对人民群众形成思想与行为方面的感染与熏陶是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发挥的主要表现。另外,优秀文化作品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切实满足是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充分发挥服务力的又一表现,两种表现能够促进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最终形成高效、高质量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

(二)提高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服务的辐射力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想是阻碍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发挥服务力重要方面,在现代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应具有“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思想,这样才能发挥优秀文化作品服务的辐射力功能。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服务的辐射力主要聚焦于制度文化服务力方面,依靠制度文化服务力的功能来推动优秀文化作品服务辐射力的发展。在文化馆建设过程中,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形成健全的制度保障,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优秀的文化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文化馆、优秀文化作品、制度文化与人民群众的“四位一体”优化组合,从而发展优秀文化作品服务的辐射力,推动文化馆服务模式的更新与转型。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文化馆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发挥提供更多的方式与途径,促进辐射力的扩大提高,真正实现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变革与创新。

(三)加强文化馆建设过程中优秀文化作品服务的核心力

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的核心对象是“人”,对人的文化提升是整个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关键领域。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对应的“人”主要可分为承担服务的“人”与享受服务的“人”,从承担服务的“人”来看,主要是指文化馆中为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得以表现的员工集体,员工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养都会影响到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表现,因此,服务人员要形成“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服务至上”的理念,积极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素质修养,使自身的文化素质符合优秀文化作品服务核心力的需求;从享受优秀文化作品服务的“人”来看,人民群众是享受优秀文化作品服务的主体,因此,人民群众要主动地感受、接受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个人思想与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结论:

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是文化馆文化功能的重要表现,也是优秀文化作品文化作用的重要表征,要积极促进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的构建与完善,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优秀文化作品带来的优质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雯,吕维平.Lib2.0下数字图书馆文化服务力研究[J].情报探索,2012(23):67.

[2]刘波.浅谈如何提高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J].学周刊,2011(3):208.

论文作者:李锡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文化馆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文化作品服务力分析论文_李锡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