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型通信企业知识管理运行体系实践与思考论文_张成龙1,陈志华2,缪子河3

(1.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2.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3.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州 350000)

摘要:在知识策动发展的商业竞争环境中,企业能否有效激活和保障内部知识管理体系良性运转,是保持企业创新引领能力和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石。笔者通过分析所在项目型通信企业知识管理运行体系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出运行思路和管控保障措施。

关键词:通信企业;知识管理;运行体系

项目型通信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以组织成员为中心,以项目数据和信息为基础,以项目经验的创造、积累、共享及应用为目标,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实际指导作用。完善的知识管理运行机制能够保障组织的知识管理工作持续良性的自运转,为企业知识管理后期的运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企业内部知识管理运行现状

由于企业在知识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缺少完善的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给现有知识管理工作带来了多种不利影响,使知识管理工作开展进度滞后,知识管理系统使用频率极低,对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微乎其微。笔者通过对企业分子公司的一线调研和分类梳理,存在以下问题:

1.知识库中结构布局混乱,资料查找繁琐。很多企业在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之初,忽略了对知识管理顶层设计的思考,且管理目标及运行思路尚未明确,简单粗放地将知识管理系统定位于所有知识的储存汇总器,使得系统不好用到没人用的结果。

2.知识未能及时有效储存,流失程度极高。对于有众多分子公司的通信企业而言,知识资产散落分布在各分子公司、部门和项目组中,企业未统筹管控运行管理体系,使知识未能有效沉淀、集聚和共享,加之高端人才流失等因素,导致知识流失情况严重。

3.知识库中资料质量较差,垃圾数据冗余。企业未建立对知识管理运行体系的检查监督支撑管控手段,未设立统一输入标准,包括严格的知识内容审查机制和版本管理措施等。由于信息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理想下的管理问题需求,使得资料数据未能实现自动覆盖。

4.缺少知识管理专家支撑,知识落地较差。企业在导入知识资料过程中,大多数是以项目技术角度去提供资料的,未经过知识管理专家系统的筹划与规划,使得在导出知识资料后,很难高效复用在开展同类型项目的实际工作当中,未能对项目质量收益产生明显的效果。

5.企业创新协同意识不足,工作推进困难。由于项目具有阶段性、周期性等特征,项目组成员会随时组合和调配,成员之间正式沟通的机会较少。企业自身又缺乏知识分享创新的平台、制度、文化,导致工作中的创新及跨专业协同能力不足。

这些共性问题如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会导致企业知识管理工作推进困难,知识管理成果难见成效,对企业实际生产工作不仅产生不了助力反而内耗了企业在人财物方面的资源投入。

二、知识管理运行体系思路

笔者所在企业,项目数量超数万个,数字资产数量庞大、分布较广、类别繁多、形式各异,笔者通过调研梳理项目特点,结合企业经营特色提出了坚持“高质、少量、实用”的原则,采取“九纵三横,内外萃取,入出考量”的知识管理运行思路,以保障其良性运转。

1.九纵三横是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储存库的分布结构。九纵是将企业众多项目归纳为9大类,分别是集采类、系统集成类、研发类、实施类、研发实施类、运营类、运维类、生产制造类、咨询服务类;三横是基于项目全过程的知识管理,包括关键里程碑节点、同类项目共性问题和改良建议后评估三方面。

2.内外萃取是企业知识库更新迭代的重要手段。内部萃取是分别从分子公司及项目组三个不同的层面对项目全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有依据、有条理的梳理落实;外部引入是根据企业项目管控特点,有选择性地通过外部资源平台引进知识资料,例如埃森哲等知名机构的研报或参与同行业公司的电话会议等方式。

3.入出考量是保障知识管理体系闭环运行的重要抓手。知识输入从五大方面进行评价督办,包括人均知识提交量、知识审核通过率、分子公司间知识公开率、各单位专家占比和协同响应效率;知识输出从三个方面进行后评估,包括获取知识可用率、无用知识数量比、公开知识下载量。

三、知识管理运行体系的保障措施

针对企业知识管理工作面临的现状及问题,依据知识管理整体运行思路,建议开展以下几方面的保障措施:

1.调整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内在架构逻辑,强化项目经验从意识储存到电子数据资料储存的转化。企业根据9大项目类型对应调整知识储存和筛选查找条件的分布条线,便于知识传输者和使用者直接对应项目类型进行定位搜索查阅;企业需在不同类别项目的关键里程碑节点组织和辅助知识内容生产者完成阶段性总结报告输出,知识管理工作者将同类项目的共性问题分类梳理后组织内部专家评审,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后一并导入知识库。

2.建立内外专家与员工联动沟通平台,开展知识研讨和回头看质量评估活动。为降低因不规范或内容不合格等影响因素导致知识库无效数据冗余、知识复用效果差的情况,企业在购买外部资料和内部萃取资料时需坚持“高质、少量、实用”的原则。知识管理工作是伴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项工程,企业需为员工提供和创造与内外专家互动交流、沟通的平台,并要定期组织开展对过往的管理方法、成果输出物等进行后评估,从而不断提升和完善企业知识管理水平。

3.设置分子公司知识管理对标考评机制,激活和促进企业知识管理体系自运行。企业从知识输入的5个考核指标和知识输出的3个考核指标入手,对各分子公司和员工个人进行定期对标考核评比,结果会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激励。比如针对本期评价最高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最佳知识管理工作流动红旗和奖金等物质形式的激励,针对季度评价综合最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知识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和初中高知识管理专家称号等激励,针对年度评价综合结果会直接应用于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

4.利用去中间化的文档在线协作编辑工具,有效转化非正式沟通环境下的知识落地。项目人员分布在不同省区,正式沟通的机会很少。企业员工利用移动端在线协作编辑工具,实现所有成员随时随地在同一网页界面进行协作编辑和探讨互动,并可以即时在文档中进行批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同一类型的不同项目组通过在线协同讨论后,不仅快速汲取了不同视角下的经验传递,还非常有利于第一时间达成共识,最重要的是将非正式沟通下的成果以在线的形式展现出来,对项目知识经验落地有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5.提高全员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水平和意识,以知识竞赛和专题培训促进吸收消化。通信企业的人才流动率较高,企业需要加强对专家人才知识储备的挖掘和经验输出应用外,也需要对老员工和新进员工进行持续全面的知识管理宣传、专题培训和应用指导。企业为全员提供了知识管理活动的平台和机会,并以常态化的机制进行落实,例如:企业在季度工作会议上设置专门的企业知识管理工作亮点专题汇报,不定时的组织开展以项目类别为主线的知识竞赛活动等,一方面将阶段性的知识成果有效传递,一方面使知识经验及时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小结:

在知识策动企业创新发展和增强企业内在效能的趋势下,知识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企业能否运用知识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指导及提高生产效益尤为重要,希望本司的研究实践结果能为同类型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盛小平.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03).

[2]杨娟娟,武忠.面向业务流程的知识管理系统建模研究[J].情报杂志,2009(03).

[3]徐枞巍,盖素霞.中国企业知识管理关键成功因素及其管理策略研究[J].管理世界,2012(03).

[4]蔡晓玲,詹庆东.Web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03).

[5]吴庆海.重新认识知识管理[J].企业管理,2017(04).

作者简介:

张成龙(1989—),男,山西闻喜人,天津商业大学会计硕士,项目经理;

陈志华(1975—),男,四川乐至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项目经理;

缪子河(1988—),男,福建福安人,三明学院工学学士,项目经理。

论文作者:张成龙1,陈志华2,缪子河3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项目型通信企业知识管理运行体系实践与思考论文_张成龙1,陈志华2,缪子河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