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_情报学论文

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_情报学论文

笔谈#183;关于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讨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生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笔谈论文,图书馆学论文,情报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规划亟待加强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08年年底进行的北京市《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调查表明,在7245份硕士研究生调查样本中,“规避就业风险”(89%)、“找到更满意的工作”(82%)、“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69%)成为本科生选择读研背后的最重要的三项影响因素。接近90%的本科生因为规避就业风险而考研的现象值得各招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尽管目前研究并未表明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但如此高的比例显示出学生对于研究生阶段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增强职业能力锻炼的迫切需求。

尽管研究生对于研究生期间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规划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根据袁本涛等人受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司委托,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评价并不理想。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评价不满意集中表现在:创新能力较差,合作精神淡薄,组织协调能力一般,事业心和责任感不高,实际动手能力弱,独立工作能力不强等。在诸多不满意的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有较高的认可度,对毕业研究生运用英语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给予了很高评价。

1998年我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从其内涵和特点分,上述8项核心能力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袁本涛等人的调查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对于研究生的职业方法能力认可度较高,而对于职业社会能力的认可度低,毕业研究生在职场中表现出的职业核心能力依然未能满足多数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

2 对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生职业核心能力构建的建议——以中信所为例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之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既是学位培养单位,又是用人单位,双重角色铸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将就业指导环节前置,入学之初即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将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建设贯穿研究生培养全流程,开展学位培养的同时,以项目为依托,以教研室建设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手段,以深度参与实际研究工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导师积极性,面向研究生开展在读期间的“半职业化训练”。

中信所承担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科基金、社科基金、软科学计划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科研力量雄厚,文献信息资源丰富。依托项目优势及控股万方公司等实践基地,采用“学以致用”的培养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锻炼研究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独立开展工作、开拓创新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信所目前建立有图书馆学、未来学理论与应用、科技政策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组织与知识工程、情报学、科学计量学、语言与知识技术8个学科教研室。为加强各教研室建设,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及香港地区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密切的高层次学术与人员交流。

为适应社会对图书情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邀请在信息咨询、专利分析、竞争情报等相关行业与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教授以及企业老总,面向研究生传授以案例为主,实战性强的课程,将构建职业核心能力纳入课程传授体系。

中信所目前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71人,为保证培养方向的多样性,其中有15位导师来自所外包括咨询、竞争情报、宏观战略等领域。为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在招生、复试、面试过程中,充分考量研究生导师意见,并以研究生选派为杠杆调动导师指导、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针对项目需要,以第一指导教师为核心,由多学科背景研究人员形成导师组,共同协助在项目执行与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生的指导。

研究生职业核心能力建构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是就业质量和招聘单位的反馈。以中信所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所属行业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占38.1%;社会服务业(包括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数据处理服务业等)30.95%;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占10.71%。2010年毕业生就业出现新动向,在35名毕业生中,有4名毕业生被银行、保险公司录用,此外还有毕业生被民航、邮政、新华社系统录用,在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中信所研究生就业质量依然在提高。毕业研究生所在单位对于学生的认可,使得近年来多家行业与地方科技信息类研究机构提前预约毕业生,学生在读期间的职业能力锻炼得到逐步认可。

3 对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生职业核心能力构建的展望

首先,我国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早期职业教育经历的是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即学校的教育仍然保持着学科课程的特点,试图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能力,毕业后可以获得就业导向的学历文凭。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学科人才的信息素养大幅提升,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如前所述,社会需求使得目前我国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职业教育,正在由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向岗位本位进行迁移,迁移期间更有向复杂关系中的职业能力观转变的趋势,即不仅仅局限于岗位,而是综合的职业能力。综合的职业能力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图书情报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大致可分为信息沟通与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分析与预测能力、专业知识、良好职业道德等。

其次,与早期图书情报毕业生主要从事文献编目、分类、检索等传统图书情报业务相比,随着一些交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图书情报学专业逐步打破学科壁垒,将问题放置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采用多角度、多视野、多方法来剖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图书情报职业的职业趋向出现新的变化,即:信息资源经理、信息服务专家、信息资源开发者、网络内容提供商。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大,面向图书情报专业适时开展职业认证制度亦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第三,图书情报专业工作范围不仅因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进一步拓展,而且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并逐渐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经济、科技、法律、新闻、信息产业等行业对图书情报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在构建研究生职业核心能力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导师应该不断调整自身专业结构,拓展知识面,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社会对图书情报专业的挑战。

第四,图书情报人员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兼有服务性和专业性的社会职业人。图书情报人员应当是知识集合者;应当是信息库的建造者、维护者和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操作者;应当是复合型信息专家,具有知识管理(集合)能力和知识导航能力,像医生、律师一样,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读者(用户)解决个别问题。图书情报人员所有角色的形成和完善必须在实战中完成,同样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也应在实战中完成。

标签:;  ;  ;  ;  ;  ;  ;  ;  ;  

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