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化合物与肿瘤的临床新进展论文_熊莽 综述,王坚 审校

黄酮化合物与肿瘤的临床新进展论文_熊莽 综述,王坚 审校

熊莽 综述 王坚 审校

(熊莽 王坚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524000 )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是一类来源于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所含品种多,且具有多种药理生理活性的天然类化合物。它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细胞黏附能力和传递信号、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其肿瘤血管新生能力、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有关。本文总结了植物总黄酮最新研究成果,就植物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肿瘤,作用机制,临床意义

作为一大类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同时也是中草药发挥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多项研究证实,该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1】。据不完全统计,肿瘤排在导致人类死亡疾病当中之首,且肿瘤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为手术治疗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但其毒副作用具大,于是研究能有效抗击肿瘤的中草药成分逐步成为了治疗肿瘤的另一途径。本文就植物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1.黄酮类化合物可能的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1.1调节免疫功能: 植物总黄酮不仅可以调节体内免疫因子变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同时也对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大有裨益。黄明玉等【2】指出山茶花所含总黄酮能阻止人造瘤小鼠免疫器官萎缩,并且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吞噬等作用,而吴殿斌等【3】认为凤尾草总黄酮能对肿瘤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有如此效应可能是通过下调免疫因子IL-4 的含量、上调IFN-γ 的含量来发挥其抗肿瘤效应。

1.2降低肿瘤细胞黏附力和信号传递:何光志等【4】报道了皂角刺总黄酮使Transwell小室膜上的肝癌细胞明显减少,提示剂量依赖性黄酮药物能显著降低HepG2 肝癌细胞的黏附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刘伟杰等【5】同样用此药物研究对肺癌的影响,结果表明,仅用小剂量皂角刺就可明显促进L929 细胞间信号传递,并可剂量相关性降低Lewis 肺癌细胞的黏附。

1.3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木合布力·阿布力孜等【6】通过聚酰胺富集法提炼黄酮标准化提取物。结果表明,GF-A( 总黄酮含量31. 18%) 、GF-B( 52. 5%) 能明显抑制肝癌Bel-7402 细胞。然其Bcl-2 的磷酸化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耿秀芳等【7】考究了银杏叶总黄酮,表明其抗肿瘤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抑制COX-1 癌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周期进程,最终达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

1.4影响肿瘤细胞增殖: 黄酮类化合物之所以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其最主要是因为使细胞周期停止,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毒副作用。郭兰等【8】研究荞麦花叶总黄酮( EBFL) 体外抗肿瘤,发现EBFL 有很强的抑瘤作用,EBFL能使肿瘤细胞停止于细胞周期G0 /G1期,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朱开梅【9】等同样证实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 /M 期。

1.5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自由基与多数疾病的起源与发展均有联系,如血管硬化、皮肤衰老、肿瘤形成等【10】。清除自由基是阻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策略,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预防了多数氧化性疾病及癌症的形成,为今后肿瘤的治疗提供了研究方向。动物及体内外试验都为证明黄酮类化合物能清除氧自由基提供有力佐证【11】。

2.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2.1 黄酮化合物与乳腺癌: 常徽【12】等人为诱发乳腺癌,给予每只SD雌性实验老鼠一次性注射MNU,然后喂养18周,观察成瘤率,同时将诱发的肿瘤大鼠分为三组,自然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给予3,6二羟黄酮灌胃治疗,而其他组给予生理盐水,结果显示实验组乳腺癌发生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并影响miRNA表达谱变化。

2.2 黄酮化合物与胃癌:为研究GL-V9(黄酮类化合物)对MGC-803 和BGC-823(人体低分化胃黏液腺癌细胞系)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李国君【13】等人用MTT 法发现不同浓度梯度的GL-V9 可以抑制两种胃癌细胞活力;同时采用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DAPI 染法观察到GL-V9能改变MGC-803 细胞核形态,激活caspase-9,caspase-3 蛋白,从而最终导致诱导胃粘液腺癌细胞凋亡。通过Fluo-3 AM (钙离子荧光探针),可以检测到在GL-V9的作用下,明显上调了 MGC-803 细胞株内钙离子浓度,这一发现,很可能与胃癌细胞株中线粒体凋亡通路的被黄酮类化合物GL-V9激活有关。除此之外,ZHANG Dong-tao等人【14】研究人胃癌SGC-7901 细胞在TFL(宁夏枸杞黄酮)作用下的增殖及细胞凋亡情况时,发现TFL对人胃癌SGC-7901 细胞有明显抑制其增殖的现象,通过运用Hochest 法发现,SGC-7901 细胞的凋亡形态明显已经发生变化,且呈剂量依赖性; 然后用流式细胞检测进一步证实在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中,TFL 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黄酮化合物与肝癌: 为了探究杜仲总黄酮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有何影响,Yuan,D,X等人首先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发现杜仲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抑瘤效应,加黄酮药物鼠成瘤时间普遍比对照组要晚,且肿瘤生长速度迟缓;免疫组化结果报告:经杜仲总黄酮作用后的小鼠体内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Bax蛋白表达水平却有所升高。据此推测:其之所以能有抗肿瘤疗效,其在很大程度上与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清除自由基有关。

2.4 黄酮化合物与宫颈癌: 高良姜总黄酮在宫颈癌SiHa 细胞的作用,包括癌症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凋亡、增殖和的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赛米热·艾尼瓦尔热【16】等人用高良姜总黄酮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内作用于宫颈癌SiHa 细胞 ,得出随着高良姜总黄酮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随之也下降的结果,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在这两个浓度梯度(50μg/mL ,100μg/mL)高良姜总黄酮诱导宫颈癌SiHa 细胞凋亡高达17.35%和22.4%。但其具体机制还未清除,有待进一步研究。

2.5黄酮类化合物与前列腺癌:评价槲皮素在人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当中,有着密切关联,为尽量阐述其作用机制,于峰【17】等人首先将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随机分为4组,其中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0.6mg/mL ,0.3mg/mL槲皮素各150μL。然后运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 等方法检测PC-3 细胞HSP27中mRNA的表达情况,而TUNEL法则被用于测定被槲皮素作用之后的PC-3 细胞的凋亡。其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他照组相比较,RT-PCR 检测到的各实验组PC-3细胞的HSP27mRNA 表达情况有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呈剂量依赖性;而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清楚地显示了槲皮素可显著降低HSP27阳性细胞染色的强度;,TUNEL检测结果证实实验组可见大量PC-3 细胞凋亡,同样呈剂量依赖关系,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槲皮素可抑制HSP27 mRNA 的表达和诱导PC-3 细胞凋亡的结论,但其抗前列腺癌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3 结语

因为化疗药物在治疗机体肿瘤时所表现出来的毒副作用巨大其,而植物总黄酮又具有天然、毒副作用等特点,现阶段运用黄酮类化合物来辅助治疗肿瘤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对于黄酮类化合物是如何发挥抑瘤作用的具体的,明确的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正因如此,加大对植物总黄酮的研发的力度,其有望成为以后治疗肿瘤的另一重要途径,为预防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维。

[1] 田永利,许志宇,葛林,等. 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河北医药,2010,32( 15) :2094-2095.

[2] 黄明玉,罗胜勇. 山茶花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 : 3-5.

[3] 吴殿斌,陶萍. 凤尾草总黄酮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外健康文摘,2014 ( 12) : 19-20.

[4] 何光志,邓树轩,何前松,等. 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HepG2 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2, 35( 1) : 77-81.

[5] 刘伟杰,杜钢军,李佳恒,等. 皂角刺总黄酮对肺癌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中草药, 2013, 44( 20) : 2878-2883.

[6] 木合布力·阿布力孜,王永波,徐方野,等. 新疆光果甘草黄酮对人肝癌Bel-7402 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6( 12) : 1744-1748.

[7] 耿秀芳,杨利丽,潘智芳,等. 银杏叶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 23( 6) : 601-604.

[8] 郭兰,赵志宇,韩淑英. 荞麦花叶总黄酮体外抗肿瘤及促细胞凋亡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 6) : 50-52.

[9] 朱开梅,李美波,骆彩珍,等. 构树叶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 3) : 153-156.

[10] Smith MA,Zhu Xiongwei,Tabaton M, et al. Increased ironand free radical generation in preclinical Alzheimer disease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 J Alzheimers Dis,2010, 19( 1) : 363-372.

[11] 孟庆华,于晓霞,张海凤,等.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及其应用进展[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21( 2) : 79-83.

[12] 常 徽,王 湛,谢 艳.3,6二羟黄酮抗乳腺癌发生过程中miRNA表达谱的变化.[J] 重庆医学,2012,41(31):3243-3245.

[13] LI Guojun,ZHAO Kai,YAO Yuyuan1,eal.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under the treatment of flavonoid compound GL-V9.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15,46( 4) : 464-468.

[14] ZHANG Dong-tao1, ZHANG Xu2,HAO Xiu-jing1,eal.Effects of Total Flavonoids of Lycium barbarum L.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SGC - 7901.[J]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4, 25 (11):2634-2636.

[15 ]赛米热·艾尼瓦尔热,木塔力甫·艾买提,等.高良姜总黄酮对宫颈癌SiHa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38(8):959-962.

[16 ] 于峰,邸彦橙,姜丽丽.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 细胞HSP27 mRNA 表达和凋亡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 8 (34):47-49.

论文作者:熊莽 综述,王坚 审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黄酮化合物与肿瘤的临床新进展论文_熊莽 综述,王坚 审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