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

语音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

一、言语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20)在《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城市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变迁,呈现出与传统城市差异化的语境。城市格局的离散化打破了单一结构的内在整体性,多中心的发展使不同的城市肌理异质并存;城市运行的动态化减弱了建筑作为城市物质性主体的地位,建筑需要从城市系统的终端转变为城市流动体系一部分;城市建筑的拼贴化反映了消费社会中对于建筑视觉表达的欲望,各自为政的布景式建筑进一步消解了城市作为连续公共空间的价值。既有的本体性建筑观念难以满足当代城市在多元、开放和交互属性上的需求,建筑理论从本体自主性向区域关联性的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是对建筑的区域关联性理论进行的系统性梳理和建构。首先,在比较既有知识体系中各种“区域”概念的基础上,将本文的“区域”界定为与特定的设计对象产生空间形态关联的宏观城市结构,具有尺度转换性、结构抽象性、边界动态性的特征。区域关联性的研究从挖掘上位结构中的要素、制约和需求出发,确立设计对象在整体中的位置,引导建筑内部自主性体系与外部社会现实的交互作用。继而,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当代关联理论出发,解析建筑呈现“关联性转向”背后的理论动力。以此为基础,将区域与建筑的关联操作机制抽象为一种方法论原型,其设计流程概括为“视域放大”、“结构优先”和“内外协同”三个基本阶段,推动城市从“离散性个体”向“关联性整体”的转化。在概念界定与理论解析的前提下,本文对区域观念的历史脉络进行溯源。从聚落、文脉和地域三个方面批判性地阐释其中呈现的区域观念演变,揭示了从直觉到自觉的意识发展过程。将历史上的区域观念总结为体现朴素环境意识的自然主义谱系、体现怀旧历史图景的历史主义谱系和批判性场所实践的地域主义谱系三个平行脉络,并论述了上述谱系和当代区域关联谱系的联系与差异,将其作为当代区域关联的理论参照。本文的核心章节以区域关联为目标,以建筑形态学和城市形态学相关分析方法为工具,基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关联理论的影响,揭示从区域解读到区域设计的操作机制,提出了区域与建筑的三类关联态,九种关联模式和二十多个关联策略群,以及在此框架下继续细分的若干关联手法。首先,建立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关联态。以“先在性结构”为对象,强调建筑对于城市结构的延续和建构作用。通过提出“肌理协同”、“巨构介入”和“网络演进”的关联模式,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向度探讨城市深层结构层面的系统性连接,建筑设计以形成和区域间的预设结构整合为目标;其次,建立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自发性关联态,以“生成性结构”为对象,强调从内部性逻辑中生成区域关联系统。通过提出“集群塑造”、“分形连接”和“地表生长”的关联模式,建立局部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系统相应地显示出整体的协同,自发形成开放的集群、层级的分形或地表的连接;最后,建立了基于互文性理论的对话性关联态,以“个体和结构”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的交互。通过提出“形态应变”、“空间衔接”和“功能拓展”的关联模式,分别从形态层面接受外部压力转化为应变的动力,从空间层面主动衔接或修复区域空间的要素,从功能层面通过内部功能程序的重构容纳城市功能,引发空间事件,回应区域制约。基于以上若干关联模式和策略的建构,形成不同背景下适用性的区域建筑关联方法。通过外部条件的介入,拓展建筑自主化的内部体系,建立和区域的多层级连接,在当代多元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中梳理出“区域-建筑”互动作用的理论谱系。

彭智朝[2](2020)在《融入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的言语情感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为人机交互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言语交互是人机交互中最自然,最便捷的交互方式。言语情感识别是言语交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准确地识别说话人的言语情感信息,才能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实现有效言语交互。互联网环境中,言语情感信息可以在文本(如微博等)和语音两个言语通道上进行传递。文本情感通常是指说话人有意识的情感表达。从情感言语生成角度看,说话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都会反映在言语内容和行为信息等特征上,从这些特征信息中可以挖掘用户的情感状态。比如,微博用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会导致其言语内容和交互行为特征上的不同,通过这些特征信息可以挖掘用户是否有抑郁倾向情绪。语音情感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不由自主的情感表达。从情感言语感知的角度来看,声音进入听话人的听觉生理系统进行一系列的转换到达听觉皮层,通过语音音调、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特征识别用户情感状态。本文根据文本产生和语音感知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将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融入到言语情感识别研究中。在文本情感识别中,我们主要通过微博的文本内容和交互行为学特征挖掘微博用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在语音情感识别中则主要利用听话人的听觉机理抽取语音中和情感相关的有效特征表示来提高情感的识别率。基于这个研究思路,本文在文本情感挖掘和语音情感识别中,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1)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用户行为特征的口语化文本情感识别方法,具体是指在文本言语通道上的抑郁倾向人群识别。首先根据口语化文本的新特点构建了抑郁情感词典并基于该词典提取文本特征表示,然后结合用户言语交互行为特征采用多核学习方法找到异构特征与情感的最优映射来实现抑郁倾向人群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结合文本特征表示和交互行为特征是一种有效的情感挖掘方法。(2)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耳蜗滤波的情感识别方法,虽然该方法取得了比基于MFCC的方法更好的结果,但它存在明显的缺点,因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听觉调制的情感识别方法。基于听觉调制的方法引入了调制滤波来产生多维时间调制线索,然后采用3D 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模型直接对调制线索进行联合谱时特征学习。实验结果表明,3D CNN可以从时间调制线索中有效提取情感区分性的听觉表征。(3)受人耳听觉注意机制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模型的滑动循环网络(Attention-based sliding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ASRNN)模型来识别语音情感。其中,通过滑动窗来实现持续关注并提取连续的段级内部表征,然后通过时域注意力模型来实现选择性注意机制。最后通过注意力听辨实验对注意力模型和人耳听觉注意机制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从听觉表征中有效地捕获显着的情绪区域。(4)受人耳听觉系统多尺度调制的启发,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分辨率调制耳蜗图(multi-resolution modulation-filtered cochleagram,MMCG)特征的维度情感识别方法。其中MMCG把时间调制线索编码成不同分辨率的调制耳蜗图来捕获时间和上下文调制线索。考虑到MMCG中的每种调制耳蜗图包含不同尺度的调制线索,本文设计了一种并行LSTM网络结构从不同分辨率特征中建立多个时间依赖关系并跟踪情感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性。实验结果表明,MMCG特征能够获得多尺度情感信息,而并行LSTM能够有效地跟踪情感的时间动态。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凯南[4](2020)在《人工智能意向性研究》文中认为当代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已将人工智能话题推向了多门学科的研究重心和前沿。人工智能终将会解放人类还是成为人类的终结者也成为了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科技不断革新的今日,以往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或研究方法还是否具有可行性,我们又应当以怎样的视角审视当今的人工智能,又将如何规划未来的科研路径。本文旨在以意向性为方法论作为对人工智能的反思点与切入点,继而对人工智能意向性概念进行划分和重构,尝试提出基于不同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意向性的理论构想。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外人工智能与意向性的相关问题研究现状,为人工智能意向性研究提供理论进路。第一章从人工智能和意向性的基本概念切入,探寻人工智能与意向性的联系,廓清二者的概念与关系,并以人工智能判定智能的标准:现今热度不减的行为标准和心理标准作为切入点得到启发,为意向性作为方法论提供思路。第二章根据人工智能界定标准,从意向性的本质与特征作为突破口构造立场,将意向性作为研究方法提出“本质主义”与“工具主义”作为两种策略,据之为下文对人工智能进行分析提供方法论。第三章基于两种策略,进而对基于不同立场和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所表现出意向性进行探讨。第四章首先运用“本质主义”和“工具主义”策略对当前人工智能意向性的流行观念进行了批判,而后从人工生命演化仿真与量子计算机量子大脑层面分别对人工智能意向性的实现进行了可能性探讨,进而对后人类人工智能进行了展望,剖析当智能体不断强大(人机融合与自主意识体)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和风险。

崔艳英[5](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提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余文娟[6](2020)在《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叙事是基于计算机或者互联网的叙事,数字叙事理论是融合了当代计算机科学、文艺理论、游戏学、可能世界思想、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理论,范畴上属于后经典叙事学。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从数字叙事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说明了数字叙事理论出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基于瑞安的学术背景和其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了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研究的价值和空间。基于数字叙事概念的大致界定和对早期数字叙事代表性理论着作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发现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研究采取的是传统主义研究和扩展主义研究的中庸立场,且具有相对系统的理论框架:首先,其数字叙事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基础,可能世界理论为瑞安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文本作为世界”的隐喻,“文本世界”成为数字叙事建构和体验的直接对象,而对“叙事”和媒介的研究,从具体的内涵层面体现了数字叙事存在的“合法性”;其次,根据瑞安相关着作内容,数字叙事的主要类型分为互动小说、超文本、网络叙事、互动戏剧和包含叙事的电子游戏,从它们的创作生产过程可以发现数字叙事的创作中存在着叙事性和互动性的矛盾,瑞安为这一问题提出了“文本架构”和“互动模式”的解决方案,经研究,笔者发现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文本架构在保证叙事性的前提下为读者的互动提供了条件,作者预先在文本中设置了可供用户进行的选择;而互动模式主要是针对数字叙事而言,区分了四种互动模式,分别对应着某些文本架构形式,同时又体现了叙事聚焦和叙事层次等经典叙事学的立场;最后,作品最终是被读者阅读的,瑞安对数字叙事的体验进行了一番研究,分别阐释了叙事体验中的沉浸和互动问题,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提出了叙事的终极目标乃是实现互动式沉浸,以使读者身心结合式地体验叙事。

姚甜[7](2020)在《基于用户体验的听障者听觉言语康复训练APP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听力障碍者由于听力障碍的影响,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不便,也使他们不能很好地融入主流社会。事实上,听障者在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手术获得补偿听力后对听觉言语康复有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需求,但现实的情况(例如言语康复师稀缺、专业治疗成本较高、目前康复软件发展不完善等)却无法满足成年听障者的听觉言语康复需求。本研究以听障者听觉言语康复训练APP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听障人群的生理和认知特征为基础,结合语言康复学,计算机辅助听力言语康复和用户体验设计进行理论研究,明确目标用户特点以及听觉言语康复原理。接着通过调查问卷、用户访谈、专家访谈等用户调研进一步明确用户痛点并提炼出典型用户画像。然后通过探索、实验、描述、关联、选择、规范、验证和完善八个阶段建立听障者康复训练APP的启发式评估准则作为设计实践的指导原则,再将听障者康复训练APP的启发式评估准则与用户体验设计模型结合得出听障者听力言语康复训练APP的设计层次:战略层、内容层、交互层、参与层和表现层,进而提出相应层次设计策略。得到设计策略后,依据听障者听力言语康复训练APP的设计层次对现有案例进行分析,为设计实践的定位做出指导。最后,将听障者听力言语康复训练APP的设计层次和策略应用到设计实践中进行检验:根据用户研究和设计策略研究完成产品定位、功能需求确定、信息架构、低保真原型设计后进行专家可用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迭代后进行视觉效果设计,最后进行用户设计评估,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通过研究听障者听力言语康复训练APP的设计层次和设计策略以及设计实践“音书听说”的产出,为计算机辅助的听障者听力言语康复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同时也通过设计实践“音书听说”APP帮助听障者进行自主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让听障者逐渐恢复听力和口语能力,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周莎莎[8](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在《AI与日本的雇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取的翻译文本是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岩本晃一研究员的着作《AI与日本的雇用》的第一章至第二章。该作品以AI与就业为主题,对于AI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会导致大量现有工作岗位的消失这一共识提出了不同见解。之所以选择翻译社会学作品,是因为笔者一直对社会学领域颇为关心,希望通过翻译此书对日本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结合翻译文本的特点以及实际翻译过程中的问题,选择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传入中国已有40余年,中国关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国内学者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进行译介、评析及理论对比的第一阶段、积极话语与消极话语并存的第二阶段,到对理论多为批评话语的第三阶段。目前除了仍对奈达理论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进行研究外,更多的学者从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对其翻译理论进行批判。虽然功能对等理论存在不足之处,但它的核心概念“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同时翻译过程中需注意考虑读者的感受,在最大程度还原原文内容的同时,采用符合读者语言表达习惯的译文”,对于实际的翻译工作仍然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结合翻译文本的特点,以及回顾实际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认了功能对等理论对于本次汉译实践的适用性和指导性,于是选择将其作为指导理论展开分析。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误译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防止误译的具体对策。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本次翻译文本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根据他在圣经翻译方面的经验提炼得来的,是现代西方翻译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功能对等理论不拘泥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转而追求两种语言间的等效性,即译文与原文在词汇、语义、风格和文体上形成对等,而并非机械性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同时功能对等理论还强调重视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读者是翻译的服务对象,译文的质量便取决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由此可见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之灵活,适用性之强。本次的翻译文本《AI与日本的雇用》是有关社会学的大众性科普书籍,其用词简洁通俗,且文章逻辑严谨。同时,该作品包含较多的专门用语和流行语,是翻译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结合翻译文本的这一特点,笔者初步确定了功能对等理论对于本次翻译报告的适用性和指导性。第二章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总结性地回顾了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词句和产生的误译问题,并试着从将它们分为单词和句子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源头所在。通过对译文的再审视,笔者意识到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理解。第三章以及结论部分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尝试总结了避免误译的对策。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翻译应重视原文和译文间语言信息的对等,而不是形式上的对等,翻译应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再现源语的信息。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译者应反复阅读原文,充分理解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将其最大程度地呈现给读者;同时,翻译过程中需注意考虑读者的感受,在最大程度还原原文内容的同时,采用符合读者语言表达习惯的译文。作为一名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翻译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平时的语言知识积累和文化背景知识积累,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

张译文[9](2020)在《大规模汉俄高频词语言意识实验研究的汉语联想统计软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活动的科学,它通过人的言语活动、言语现实旨在探究个性与言语活动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人的世界图景。该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并在70年代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以“联想实验”为研究方法的“语言意识”研究逐渐繁荣。语言意识反映了人的内部思维与外部言语之间的关系,并与世界图景同构。目前,俄罗斯已建成基于网络的“联想实验系统”服务于语言意识研究。而我国基于汉语联想实验的语言意识研究和汉语联想统计软件研究几近空白。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一些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了我国心理语言学实现大规模汉语联想实验、探索汉语高频词语言意识和语言意识的量化研究,本文依据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理论,整合国内、外心理语言学基于网络的联想实验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设计“汉语联想统计软件”。研究旨在完善我国汉语联想实验及实验数据统计方法,简化实验程序、节约实验时间,使大规模汉语联想实验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为联想场多维度、深层次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为我国心理语言学建立网上“单语、双语或多语联想实验数据库”提供数据基础。并以“大规模汉俄高频词联想实验”为例,对大规模联想实验模拟,介绍“汉语联想统计软件”在实验中的应用。本研究主要内容共有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该部分介绍了民族心理语言学和语言意识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内外高频词语言意识研究的现状。第三章汉俄联想实验及统计方法,该部分梳理、整合了国内外心理语言学和语言文化学的汉俄联想实验及其统计方法。第四章汉语联想统计软件设计,该部分以软件需求与定位和软件设计原则两方面为依据,设计了适应我国心理语言学实验和统计要求的、可以完成大规模实验的汉语联想统计软件。第五章大规模汉俄高频词联想实验设计,该部分包括汉语高频词自由联想实验与俄语高频词自由联想实验,重点在于应用汉语联想统计软件模拟大规模汉俄语高频词联想实验的实验设计与程序,并展示汉语联想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处理的结果。

刘燊[10](2020)在《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认知科学哲学的框架下、以情绪入手,通过对当前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的争议进行剖析并论证了以“具身—延展认知”为基础的融合心智的局限,以及采用实验哲学的方法论证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内核是“具身—生成认知”而不是“具身—延展认知”,最终构建了一个基于情绪的“具身一生成认知”模型并论证了其合理性。总体而言,本文聚焦如下四个关键问题:第一,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范式从第一代认知科学发展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原因;第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研究现状及其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批判;第三,第二代认知科学存在的问题和内部分歧的解决方法以及融合心智的局限;第四,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提出和模型的构建及合理性论证。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围绕第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认知科学哲学第一种研究范式即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相关内容,包括:第一代认知科学兴起的内部原因和外在原因、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渊源和哲学基础、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贡献、第一代认知科学面临的困境以及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等。其次,围绕第二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认知科学哲学第二种研究范式即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相关内容,包括: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手段对第二代认知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走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科学基础、具身认知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取向、生成认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阶段、延展认知的研究现状和论证方式、嵌入认知和情境认知的研究现状和内核等。再次,围绕第三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的整合尝试,包括: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马克·罗兰兹对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整合尝试即融合心智、融合心智的内容、融合心智的合理性论证以及马克·罗兰兹的辩护等。最后,围绕第四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提出和理论建构及合理性论证,包括“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合理性论证并论证了意义建构过程中“具身—生成”认知的实现途径是基于脑电的超扫描技术、认知科学哲学视角下的情绪以及本文选取情绪作为线索的合理性、双人脑电平台的搭建以及情绪诱发视频的选取、通过认知神经科学实证的证据证明了第二代认知科学以“具身—生成认知”而不是以“具身—延展认知”为基础以及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等。

二、言语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言语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区域关联性的观念建构
    2.1 概念——研究对象的内涵解析
        2.1.1 词源:既有知识体系中的区域
        2.1.2 界定:当代语境下的区域意涵
        2.1.3 美学:关系艺术中的美学转型
        2.1.4 观念:从本体范畴到关联范畴
    2.2 理论——区域关联的哲学背景
        2.2.1 结构主义与系统化关联
        2.2.2 自组织与自发性关联
        2.2.3 互文性与对话式关联
    2.3 方法——区域关联的操作机制
        2.3.1 视域放大
        2.3.2 结构优先
        2.3.3 内外协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观念的脉络溯源
    3.1 聚落与区域:自然主义谱系
        3.1.1 乡土聚落的自发组织
        3.1.2 有机城市的限定生长
        3.1.3 如画理论的自然审美
    3.2 文脉与区域:历史主义谱系
        3.2.1 图像关联与后现代主义
        3.2.2 类型关联与新理性主义
        3.2.3 结构关联与新城市主义
    3.3 地域与区域:地域主义谱系
        3.3.1 多义性的传统地域主义
        3.3.2 抵抗性的批判地域主义
        3.3.3 地域主义的区域性维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建筑的系统性关联
    4.1 区域肌理的协同转化
        4.1.1 同质肌理的延续补形
        4.1.2 异质肌理的适应变形
        4.1.3 复杂肌理的参数找形
    4.2 区域秩序的巨构介入
        4.2.1 概念巨构的社会思辨
        4.2.2 技术巨构的城市干预
        4.2.3 触媒巨构的空间整合
    4.3 区域网络的历时演进
        4.3.1 枝状网络的水平延展
        4.3.2 编织网络的弹性组构
        4.3.3 网络演进的衔接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建筑的自发性关联
    5.1 区域结构的集群塑造
        5.1.1 渐次生长的组合集群
        5.1.2 场域引导的动态集群
        5.1.3 算法生成的数字集群
    5.2 区域层级的分形连接
        5.2.1 城市结构的分形法则
        5.2.2 传统城市的分形诠释
        5.2.3 区域空间的分形建构
    5.3 区域地表的水平生长
        5.3.1 折叠加厚的连续地表
        5.3.2 行为引导的流动地表
        5.3.3 基础设施的功能地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建筑的对话性关联
    6.1 区域形态的压力应变
        6.1.1 内外博弈的形态限定
        6.1.2 退让适应的形态削减
        6.1.3 信息图解的形态叠层
    6.2 区域空间的开放衔接
        6.2.1 视觉引导的空间联系
        6.2.2 立体接驳的空间修补
        6.2.3 叙事参照的空间表意
    6.3 区域功能的程序拓展
        6.3.1 容纳城市的功能转化
        6.3.2 引发事件的功能混合
        6.3.3 回应区域的功能重组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融入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的言语情感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历史回顾
        1.3.2 口语化文本情感研究现状
        1.3.3 口语语音情感研究现状
    1.4 言语情感识别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5 课题研究内容
    1.6 本文章节结构
第2章 言语情感识别概述
    2.1 情感描述方法
    2.2 常用情感数据库
        2.2.1 离散情感数据库
        2.2.2 维度情感数据库
    2.3 言语情感识别特征
        2.3.1 口语化文本特征
        2.3.2 言语行为特征
        2.3.3 声学特征
        2.3.4 听觉生理特征
    2.4 言语情感识别模型
        2.4.1 支持向量机SVM
        2.4.2 卷积神经网络CNN
        2.4.3 循环神经网络RNN
    2.5 评价指标
        2.5.1 分类模型评价
        2.5.2 回归模型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合言语行为特征的口语化文本情感识别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与用户行为分析
        3.2.1 数据处理
        3.2.2 用户行为分析
    3.3 抑郁情感词典构建
        3.3.1 言语特征分析
        3.3.2 情感词典本体
        3.3.3 情感词典的建立过程
    3.4 基于多核SVM的识别模型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听觉生理特征的语音情感识别
    4.1 引言
    4.2 基于耳蜗滤波的情感识别
        4.2.1 情感识别框架
        4.2.2 段级特征提取
        4.2.3 语句级特征提取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听觉调制的情感识别
        4.3.1 听觉调制感知模型
        4.3.2 三维卷积循环神经网络
        4.3.3 实验设置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基于听觉生理情感识别方法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听觉注意机制的语音情感识别
    5.1 引言
    5.2 联合谱时特征提取
        5.2.1 听觉前端信号处理
        5.2.2 谱时表示
        5.2.3 3D卷积
    5.3 基于注意力模型的滑动循环网络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注意力行为听辨实验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调制耳蜗图特征的维度语音情感识别
    6.1 引言
    6.2 基线特征
        6.2.1 声学基线特征
        6.2.2 听觉基线特征
    6.3 多分辨率调制耳蜗图特征
        6.3.1 MMCG特征
        6.3.2 MMCG分析
    6.4 时间序列建模
        6.4.1 Plain LSTM网络架构
        6.4.2 Parallel LSTM网络结构
        6.4.3 损失函数与多任务学习
    6.5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1 实验设置
        6.5.2 基线特征实验结果
        6.5.3 MRCG和 MMCG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6.5.4 SEWA数据库上实验结果与分析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人工智能意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人工智能与意向性概念
    1.1 人工智能概念
        1.1.1 何为人工智能
        1.1.2 现代人工智能的分类
    1.2 意向性概念
        1.2.1 意向性概念的提出
        1.2.2 当代意向性概念的多重性
    1.3 意向性与人工智能
        1.3.1 意向性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启示
        1.3.2 机器何以为智能:从图灵测试到“中文屋”
第二章 从自然主义审视心灵运作方式——意向性的本质与特征
    2.1 意向性的本质
        2.1.1 人类意向性的产生
        2.1.2 意向性的构成
        2.1.3 意向性与意识的关系
    2.2 意向性的特征
        2.2.1 意向性与指示关系
        2.2.2 意向性的自然化
        2.2.3 意向性的个体化与社会化
    2.3 意向性作为考察人工智能的理论视域
        2.3.1 基于意向性分类与强弱人工智能的启发
        2.3.2 本质主义策略与工具主义策略
第三章 人工智能意向性概念界定的标准
    3.1 人类主体:本质主义策略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意向性
        3.1.1 人本主义概念
        3.1.2 原初意向性与派生意向性
    3.2 技术系统:工具主义策略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意向性
        3.2.1 物理立场、设计立场和意向立场
        3.2.2 技术进化的意向性
        3.2.3 技术系统意向性的反诘
    3.3 人技共生体:混合主义策略视域下的人工智能意向性
        3.3.1 人与技术的本质共生
        3.3.2 人机融合智能
        3.3.3 新型意向关系:人工智能意向性本质
第四章 人工智能意向性流行观念的批判与未来可能性展望
    4.1 人工智能意向性的再思考
        4.1.1 本质主义策略对还原意向性的批判
        4.1.2 工具主义策略对模仿意向性的批判
    4.2 意向性建构的可能性展望
        4.2.1 人工生命演化仿真与量子计算机量子大脑
        4.2.2 后人类主义人工智能何以可能的若干问题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瑞安及其学术背景
    第二节 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四节 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数字叙事理论概述
    第一节 何谓数字叙事
    第二节 早期数字叙事理论
第二章 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及其基础
    第一节 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概述
    第二节 瑞安数字叙事的理论基础
        一、可能世界理论
        二、再探叙事
        三、媒介研究
第三章 瑞安数字叙事的主要类型和逻辑架构
    第一节 瑞安数字叙事的主要类型
        一、互动小说
        二、超文本
        三、网络叙事
        四、互动戏剧
        五、包含叙事的电子游戏
    第二节 瑞安数字叙事的逻辑构架
        一、文本架构
        二、互动模式
第四章 瑞安数字叙事的体验
    第一节 作为虚拟(现实)的叙事体验
        一、虚拟的二重性
        二、虚拟现实
    第二节 叙事体验之沉浸性
        一、沉浸发生的条件
        二、沉浸的类型
        三、沉浸的强度
    第三节 叙事体验之互动性
        一、文学和游戏
        二、互动的类型
    第四节 叙事终极目标:互动式沉浸
        一、互动与沉浸的冲突
        二、互动与沉浸的融合
第五章 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 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一、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意义
        二、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用户体验的听障者听觉言语康复训练APP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2.1 成人听障人群特征分析
    2.2 听障人群的听力言语康复
    2.3 计算机辅助听力言语康复训练
    2.4 创建计算机辅助的听力言语康复软件的原则
    2.5 用户体验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启发式评估的设计策略研究
    3.1 听障者听觉言语康复训练APP用户及其需求
    3.2 针听障者的康复训练APP的启发式评估准则的建立
    3.3 听障者听力言语康复训练APP的设计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听力言语康复软件案例分析
    4.1 案例选择
    4.2 听障者听觉言语康复训练APP的设计层次下的具体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实践
    5.1 战略层设计
    5.2 内容层设计
    5.3 交互层设计
    5.4 参与层设计
    5.5 表现层设计
    5.6 设计评估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用户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三 健康类APP评估量表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功能对等理论在《AI与日本的雇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ABSTRACT
はじめに
一、翻訳実践における理论的な枠组み
    1.1 机能的等価理论とは
    1.2 『AIと日本の雇用』の翻訳への适用性
二、『AIと日本の雇用』における翻訳実例の分析
    2.1 语汇の翻訳
        2.1.1 専门用语
        2.1.2 同形语
    2.2 センテンスの翻訳
        2.2.1 受身文の翻訳
        2.2.2 语顺の调整
三、『AIと日本の雇用』における误訳防止の対策
    3.1 中日コントラストに関する研究の强化
    3.2 异なる言语习惯への注意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付録

(9)大规模汉俄高频词语言意识实验研究的汉语联想统计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语言意识与高频词语言意识研究
        (二)国内外汉语联想统计软件设计与应用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本研究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民族心理语言学与语言意识理论
        (一)民族心理语言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二)语言意识理论与研究方法
    二、汉俄高频词语言意识研究
        (一)汉语高频词语言意识研究
        (二)俄语高频词语言意识研究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汉俄联想实验及统计方法
    一、俄罗斯汉俄联想实验及统计方法
        (一)俄罗斯俄语定向联想实验及统计方法
        (二)俄罗斯俄语链式联想实验及统计方法
        (三)俄罗斯俄语自由联想实验及统计方法
        (四)俄罗斯汉语联想实验及统计方法
    二、国内汉俄联想实验及统计方法
        (一)国内汉俄联想实验
        (二)国内汉俄联想实验的统计方法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汉语联想统计软件设计
    一、软件需求与定位
        (一)软件名称及理念
        (二)软件定位人群与需求
        (三)软件功能界定
    二、软件设计原则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大规模汉俄高频词联想实验设计
    一、大规模汉语高频词联想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实验被试及材料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四)实验数据处理
    二、大规模俄语高频词联想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实验被试及材料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四)实验数据处理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高频词自由联想实验”刺激词表
    附录2 “俄语高频词自由联想实验”刺激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关键问题
        1.3.3 技术路线
        1.3.4 总体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认知科学哲学第一种研究范式: 第一代认知科学
    2.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与贡献
        2.1.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2.1.2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贡献
    2.2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困境以及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转变
        2.2.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困境
        2.2.2 第一代认知科学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转变
    2.3 小结
第3章 认知科学哲学第二种研究范式: 第二代认知科学
    3.1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3.1.1 现象学
        3.1.2 实用主义
        3.1.3 日常语言哲学
    3.2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科学基础
        3.2.1 生态心理学
        3.2.2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
        3.2.3 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
    3.3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性进路:具身认知
        3.3.1 具身认知国内外研究现状
        3.3.2 具身认知对身体作用的探讨
        3.3.3 具身认知研究的新进展
    3.4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其他进路
        3.4.1 生成认知
        3.4.2 延展认知
        3.4.3 嵌入认知
        3.4.4 情境认知
    3.5 小结
第4章 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及整合
    4.1 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
        4.1.1 具身认知和生成认知
        4.1.2 具身认知和嵌入认知
        4.1.3 具身认知和延展认知
        4.1.4 生成认知和嵌入认知
        4.1.5 生成认知和延展认知
        4.1.6 嵌入认知和延展认知
    4.2 融合心智
        4.2.1 融合心智概述
        4.2.2 融合心智面对的挑战
        4.2.3 融合心智自身的辩护
    4.3 小结
第5章 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模型建构
    5.1 “具身—生成认知”假设论证及实现方式
        5.1.1 “具身—生成认知”假设论证
        5.1.2 “具身—生成认知”实现途径
    5.2 认知科学哲学视角下的情绪
        5.2.1 情绪概述
        5.2.2 情绪的认知理论
        5.2.3 情绪的生理理论
        5.2.4 情绪的进化理论
        5.2.5 情绪的形式和表达
        5.2.6 具身情绪
    5.3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
        5.3.1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的背景
        5.3.2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的整体技术需求
    5.4 情绪诱发视频的选取
        5.4.1 理论模型
        5.4.2 被试选取
        5.4.3 实验环境
        5.4.4 情绪视频材料
        5.4.5 情绪主观报告问卷
        5.4.6 实验流程
        5.4.7 实验结果
    5.5 基于脑电的情绪超扫描实验
        5.5.1 实验任务设置
        5.5.2 被试选取
        5.5.3 实验材料
        5.5.4 实验流程
        5.5.5 脑电数据预处理
        5.5.6 实验结果
    5.6 小结
第6章 讨论
    6.1 超扫描技术在认知科学哲学中的作用
        6.1.1 从离线认知到在线认知再到超脑认知
        6.1.2 共享的环境实现了“具身—生成认知”
    6.2 认知科学哲学和库恩范式下的第三代认知科学
    6.3 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模型
第7章 总结、局限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局限与展望
        7.2.1 局限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情绪视频评定问卷
    附录D 知情同意书
    附录E 人口学资料问卷
    附录F 施测问卷/量表
    附录G 情绪评分条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言语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D]. 张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融入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的言语情感识别研究[D]. 彭智朝. 天津大学, 2020(0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人工智能意向性研究[D]. 刘凯南.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6]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研究[D]. 余文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用户体验的听障者听觉言语康复训练APP设计研究[D]. 姚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功能对等理论在《AI与日本的雇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 周莎莎. 南京大学, 2020(04)
  • [9]大规模汉俄高频词语言意识实验研究的汉语联想统计软件设计[D]. 张译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D]. 刘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语音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