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分析论文_张芳华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探析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中药不良反应”作为关键词,对中文科技期刊、中国期刊等数据库近5年收载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且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中药发生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患者年龄、性别等有关;用药后1h内,是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时间段,基本在5d内;附件和皮肤是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累及器官系统。结论:老年人和妇女是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尤其是中药注射针剂,应该加强临床药学监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规律;特点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reactions.Methods:choose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 as keywords,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Chinese journal database contains nearly 5 year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retrieval,and carries on the induction and collation.Results: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s and drug delivery way,patient age,gender,and so on;Within 1 h after drug use,is a major period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sic within the 5 d;Attachment and the skin is mainly involving organ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Conclusion:the elderly and wome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 is the main crowd,especial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clinical pharmacy,to tak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ris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improv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key word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dverse reactions,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随着中药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再加上数量和品种的增加,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危害患者健康[1]。因此,本文通过对与临床不良反应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文献论述相结合,对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数据库,共选出28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涉及6800例患者。

1.2筛选文献标准

1.2.1筛选标准

选择一次文献,来自各医院或者各级不良反应中心的不良反应报告总结,研究者对不良反应病例分析进行收集,或者医院病例报告。

1.2.2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①分析单一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文献;②统计指标不全文献;③重复发表或者抄袭文献;④来源部分相同或者相同文献;⑤个案病例的综述或者文献分析。

2.结果

2.1中药不良反应的性别构成

本次研究的28篇文献中,统计了性别比的文献有25篇,共涉及4000例患者,其中1800例为男性,2200例为女性,从文献研究来看,相比较男性而言,女性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原因主要为女性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如激素、月经周期等影响,降低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所以,临床上给予女性中药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给药剂量,尤其是哺乳期、分娩、妊娠以及月经期女性。

2.2中药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

选择的28篇文献中,有多种多样描述年龄分布的方法,其中有12篇文献按照10年或者20年这一年龄段进行统计,共涉及2200例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将数据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对年龄段进行划分,分别为>60岁、40-60岁、21-40岁以及≤20岁,为了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对患者的不同年龄段构成比进行计算,结果如图2。根据每一岁所含例数对不同年龄段的构成比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按照>60岁、41-60岁、21-40岁、≤20岁年龄段统计,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9.11%、32.05%、19.07%以及9.77%,说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年龄呈现出正比关系,即年龄越大,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大部分老年患者合并诸多慢性疾病,服药种类多,药物治疗时间长;②老年人因为年龄较大,机体各项功能明显衰退,药物代谢能力差,药物长时间停留在体内,降低了机体的耐受力,所以更容易发生中药不良反应。

2.5给药途径与中药不良反应的关系

本次研究的28篇文献中,对不同给药途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进行统计的文献有15篇,涉及2000例患者,其中1500为注射给药,占75%,400例为口服给药,占20.0%,100例为5%,说明中药注射剂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其次为口服剂型,包括颗粒剂、胶囊、液体制剂以及片剂等,而外用剂型较少。

3.讨论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指的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量和用法下出现意外或者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一种有害反应,在药物安全性中,药品不良反应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临床治疗中无法避免的一种现象[2]。通常情况下,诱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在中药的用量和用法问题上,尚无统一定论。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和统计上述文献,发现中药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总数中,中药注射剂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80%,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在运用中药注射针剂时,一定要慎重,并且加强药学监测[3];②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出现中药不良反应,并且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年龄呈现出正比关系,即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4];③用药后数秒钟内可能出现中药不良反应,也可能在用药数周或者数月后出现不良反应,并且用药后1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用药1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④中药剂型、给药途径与中药不良反应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其它给药途径相比,中药注射剂型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其次为口服中成药、外用中药等[5];⑤中药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系统较多,包括消化系统、皮肤及黏膜、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其中皮肤及黏膜比较常见,占44%,临床表现以荨麻疹、瘙痒、水肿、皮疹以及红疹等症状为主,这一结果与钱钦[6]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好发于妇女和老年人,并且中药注射针剂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该重视药学监测,制定针对性用药方案,使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从而使用药安全性提高。

参考文献:

[1]梁进权,邹元平,王宁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与规律的文献调研[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12(3):158-161.

[2]罗运兴,张云富.探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甘肃中医,2010,20(7):67-69.

[3]许多,高小明,贾淑娟.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与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9(4):62-64.

[4]孔凡有,龚建华.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1):555-556.

[5]龙惠,于海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房,2007,21(15):1660-1662.

[6]钱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8(7):79-81.

论文作者:张芳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分析论文_张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