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价值和确诊率分析论文_冯志伟,陈芾

(淇县人民医院;456750)

【摘 要】目的:探究CT和MRI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评价两种诊断方案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收入的所有乳腺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5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后,其中包括良性肿瘤患者32例,乳腺癌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的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案的诊断准确率,评价其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采用MRI对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其诊断准确率较CT检查明显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乳腺良性病变两种检查方案的准确率均低于6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时,MRI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的MRI与CT检查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均低于60%,所以在临床诊断时应当对乳腺良性病变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案,结合患者的主诉进行诊断,以确诊患者病症。

【关键词】乳腺癌;MRI;CT;乳腺良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102-01

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就目前来说,在对其进行治疗时采用的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仅能够在乳腺范围内的肿瘤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病症的病症特点不明显,所以大多数患者在入院时其病情已经进入中晚期,肿瘤会出现扩散和转移的情况,所以这种病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所以在对乳腺癌进行治疗时,应当注重于乳腺癌的明确和发现,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降低死亡率。MRI诊断和CT诊断均是临床应用广泛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而在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时,这两种诊断方案均能够获得一定的诊断效果[3]。所以本次研究中,探究CT和MRI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评价两种诊断方案的意义,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收入的所有乳腺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5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后,其中包括良性肿瘤患者32例,乳腺癌患者20例。所有患者中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5-6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5.9±7.1)岁。所有患者的乳腺肿块直径信息区间介于11mm-50mm,肿块平均直径数据为(38.6±6.1)mm。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确诊其肿瘤类型。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个体化信息差异细微,不对本次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1.2方法

1.2.1 CT诊断方案

所有患者入院时采用CT进行检查,患者平躺在扫描床上进行CT扫描,而在扫描时其电流设置为260-300As,电压设置为130-150Kv,层厚设置3mm,螺距设置为1.432,层间距设置为0.6mm。在对患者进行扫描前,应当在患者的走进my部位注射非离子碘型造影剂,根据患者状况选择合适的造影剂注射量。随后对患者的胸部进行CT扫描检查,扫描范围应当以患者的腋窝为起,乳房止。对患者的CT图像进行检查后,发送至工作站进行CT图像重建。

1.2.2 MRI检查方案

在对患者进行CT检查后,24h类进行MRI检查,患者取俯卧位趴在扫描床上,并充分将双侧乳房暴露出来,尽可能悬垂双侧乳房。首先对患者进行平面扫描,并将层间距设置为0.6mm,层距设置为3mm。在进行扫描时均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并在平扫完成后进行多时相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同样送至检查站进行图像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数据,均将其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实验结果中涉及到的诊断准确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应用卡方值进行检验。患者一般资料中涉及到的年龄信息和肿块大小信息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实验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MRI对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其诊断准确率较CT检查明显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乳腺良性病变两种检查方案的准确率均低于60%,组间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检出率对比

3讨论

CT诊断方案能够有效显示出患者乳腺内部原发病灶的部位和大小,以及形态明确鉴别患者的脂肪性和囊性肿块,清楚的显示出患者的解剖结构,对于乳腺癌的防治来说能够提供可靠信息[4]。但CT扫描还存在较大的x线辐射量,所以在进行这种方案的诊断时,主要在于乳腺癌早期保乳术前的评估和检查,以及后续补充检查方面。相关临床研究显示[5],MRI诊断方案是在对乳腺癌进行诊断时的一项必要措施,这种诊断方案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性,通过应用三维成像的方式来明确病灶定位,显示患者的乳腺深位以及高位病灶,能够更为灵敏的检查出多灶性和多中心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时,MRI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的MRI与CT检查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均低于60%,所以在临床诊断时应当对乳腺良性病变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案,结合患者的主诉进行诊断,以确诊患者病症。

参考文献

[1]苏春善,陈静,何春花,温萍.MR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247-249.

[2]刘瑜婷.CT和MRI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分析与特征表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0):25+30.

[3]李宁.多层螺旋CT检查乳腺肿瘤临床价值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4):203-205.

[4]张伟晶.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中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06):1738-1740.

[5]孙艳霞,丁敏.MRI、CT及X线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09):43-46.

论文作者:冯志伟,陈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CT和MRI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价值和确诊率分析论文_冯志伟,陈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