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施“一亿德育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基本构想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施“一亿德育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基本构想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 实施“个十百千万德育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一步加强论文,主旋律论文,德育论文,德育工作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中共中央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战线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继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之后,《若干意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进一步强调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现在和今后的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纲要》把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战略要点,纳入了全民族和全社会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工程中,它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若干意见》和《纲要》的印发,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对于我们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是强化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认真学习和贯彻《若干意见》和《纲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神圣使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教育战线,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应该看到,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初步构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坚定一个方向(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明确一个目标(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两个组织(市、乡、校德育领导机构和研究组织);做到两手齐抓(一手抓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抓学生德育);贯穿三大主题(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协调三方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坚持四个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实施四个序列(“双纲”、“双规”序列,“三学”、“三热爱”序列,“两史一情”教育序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育序列)。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建设和完善这个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市的德育工作多次受到了中央、省、地有关部门的表彰及领导同志的肯定。特别是1994年,我们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了“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系列教育活动,初步形成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氛围,并荣获了“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全国优秀组织奖。

但是,勿庸讳言,对照《若干意见》和《纲要》,我市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少部分同志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足,“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在具体实践中,德育工作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跟着感觉走”、“跟着潮流走”的现象并未绝迹;三是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远未真正发挥,德育活动中也还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弊端,德育实效性亟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德育工作的路子比较狭窄,手段比较单一,方法也待更加多样化和生动活泼;五是从总体上看,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还不够响亮,学校之间也参差不齐。

对此,今后较长时期,我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纲要》和《若干意见》为指针,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全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同心同德,狠抓建设,大力弘扬我市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加速学校德育的整体化、科学化、特色化和现代化进程,扎扎实实地提高德育实效,把我市学校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具体地说,就是努力实施“个十百千万德育工程”:

“个”: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一个以学校德育整体化为中心,全面深入指导家庭教育,广泛密切联系社会教育,充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内外渗透的大德育系统工程;创造一种课内外、校内外同心同向、同步同调的德育合力,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整体化”指的是,建设一个以管理育人为主导,教学育人为主轴,活动育人为主角,环境育人为主体,实践育人为主线的高效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十”:一是建设十所德育示范学校。区分地域和学校类别,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十所示范学校,使它们成为全市学校德育工作的窗口和样板,成为我市学校德育改革、德育实验及德育研究的基地和中心,既出经验、出成果,又出人才。

二是建立十个德育基地。(1)以赵一曼纪念馆、烈士陵园等为主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以旧州、南岸开发区为主建立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基地;(3)以宜宾港、宜宾飞机场、五粮液酒厂等为主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教育基地;(4)以宜宾博物馆、五粮液酒史馆、真武山庙群、翠屏山等为主建立历史文化名城教育基地;(5)以宜宾图书馆等为主建立课外阅读与指导教育基地;(6)以宜宾青少年宫、市文化馆等为主建立科技、艺术教育基地;(7)以市矿山机械厂、市麻纺厂等为主建立法制教育基地;(8)以市工农兵医院、市卫生防疫站等为主建立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基地;(9)选择部分边远落后乡村建立艰苦创业教育基地;(10)选择部分校办企业、乡镇企业及乡村建立社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三是开展十大德育系列活动。(1)以“两史一情”教育及国防教育为依托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2)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系列活动;(3)“学雷锋、学赖宁、学徐洪刚”等英模人物教育系列活动;(4)中华民族“双优”(优良道德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系列活动;(5)以全市学生艺术节、科技创造节等为龙头的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6)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系列活动;(7)“历史文化名城——宜宾”教育系列活动;(8)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系列活动;(9)宪法和法律教育系列活动;(10)以“雏鹰行动”为主体的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系列活动。

“百”:一是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五个百”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看百部爱国主义电影,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读百部爱国主义书籍,背百首爱国主义诗词格言,讲百个爱国主义故事。二是在全市3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中建设百所德育特色学校,基本打破德育工作“千校一面”的呆板局面。三是每年在全市评选一百节优秀德育课(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及中小学其他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课);评选表彰一百名优秀德育工作者(含校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授予“先进德育工作者”称号。四是每年评选一百个优秀班、团、队主题活动;评选表彰一百名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在某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学生,授予“优秀学生”称号,让他们成为全市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

“千”:分层次和类型聘请1000名校外德育辅导员,每年举办各层次、各类型的德育专题报告(讲座)1000场(次)。

“万”:即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实施上述“个十百千”工程,开创我市学校德育工作四个“万”的新局面,即“万众一心”:形成全社会和全市人民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自觉、主动、积极为青少年儿童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风尚;“万紫千红”:全市各学校、各班级、各学科、各教师的德育工作从各自的实情出发,形成各自的特色,出现生动活泼、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德育新貌;“万马奔腾”:全市人民特别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全员德育意识空前强化,涌现出一大批德育能力强、艺术水平高、经验丰富、实效显著的校内外德育工作者;“万星争辉”:全市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主义阳光下健康茁壮成长,成千上万的“学生明星”(德智体全面发展者和特长优异发展者)脱颖而出,争相辉映酒都天空!

标签:;  ;  

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施“一亿德育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基本构想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