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母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_英语论文

略论中学英语教学中母语的迁移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母语论文,中学英语论文,作用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中学外语教学的效果,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经济、教育发达的国家存在着这个问题,把性质、结构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中国,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中学毕业后,学生能将英语当作交际工具加以运用的,为数极少。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角度,简略地探讨一下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有关母语迁移作用的问题,以引起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一、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

语言的习得,或者说人是如何学会说话的问题,许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哲学、语言学以及心理学研究者的注意。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的生成语言学对语言的习得机制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语言结构的普遍特性与其说是反映人的经验过程,毋宁说是反映人获得知识的能力(从传说的意义上说,即人固有的观念和原则)的普遍性。”(《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P59)也就是说,人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是根植于人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是先天性的。正是由于人具有这种机制,才能使得人能够利用有限的音位、语素及语法规则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来描述世界和理解世界。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的假设,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和验证,但他的对语言习得机制的分析,无疑比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深入了一层。习得的语言,即自幼在不自觉、无意识中所获得的那种语言能力,实际上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根深蒂固地内在于人本身的东西,是人性的要素和标志。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从外语教学的角度看,习得语言也就是母语。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区分了学习(learning)与习得(aqcuisition)这一对概念,前者指的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学习,后者则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学习。克拉申认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应该采用像幼儿学习母语一样的办法,即习得的方式,在无意识、不自觉的过程中掌握外语。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情况看,用这种方式展开外语教学是难以实现的。但克拉申对习得与学习的区分,对我们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视角。毫无疑问,我们目前进行的英语教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是在教师、学生双方都有意识地自觉地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循序渐进地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英语的过程,明显地不同于我们自幼习得母语的过程。

习得语言与学习语言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从发生的角度看,习得语言在前,学习语言在后;从使用的效果看,只有部分人才能把学习的语言运用得如同习得的语言那样流畅、得体;从社会必要性看,习得语言是任何人都不可(或)缺少的,而学习语言一般情况下,只能证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如此等等。探讨英语教学规律,澄清习得语言和学习语言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十分必要的。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习得语言即母语对学习语言即英语起看十分明显的迁移(transfer)作用,习得语言作为学习语言的背景,严重地干扰和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英语教学过程中母语的迁移性分析

母语即汉语,作为一种习得语言,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迁移作用,有正和负两个方面。在展开分析前,我们应当简略地考察一下汉语与英语的差异。

汉语从语言谱系看,属汉藏语系;从文字角度看,是一种表意文字;从语言的结构类型看,属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依靠词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英语从谱系上看,属印欧语系;从文字看,是一种拼音文字;就语言的结构类型来看,是一种屈折语,主要以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就语言的构成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看,汉语与英语的差异极大。应该指出的是,英语与欧美其它语种之间的差异相对要小得多,如和同属日耳曼语族的德语相比,与拉丁语族的法语相比,各个语言要素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从迁移作用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学习同一语言谱系内的欧美其它语种时,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比较大,语言要素有许多都是互相借用的。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英语,由于两种语言之间毫无亲属关系,性质也截然不同,其迁移的负面作用显得极为明显。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英语所显示的困难,是由语言内在的特征所决定的。因此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迁移性问题,尤其值得我们的注意。

1.母语的正迁移

汉语与英语之间,语言构成要素方面泾渭分明,因此就迁移的正面效果看,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均在教学过程中起干扰作用,除了sofa、coffee等极个别音译词这种语言现象有正迁移作用外,其余均为负迁移。因此,分析母语在教学过程中的正迁移,只有从教学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来加以考察。以汉语为母语进行英语教学,其正迁移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汉语翻译作为教学手段。由于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离开汉语的翻译,用直接法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很难展开。所以汉语翻译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以翻译法来展开教学,当然是一种很落后的方法,但完全脱离母语翻译,则很难展开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母语翻译能起到正迁移作用。

b.用母语来比较语言现象,讲解英语的语法规则。由于语法规则是极为抽象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完全用英语来解释语言现象、语法规则,中学生是难以掌握的,如要说清楚there be句型,had been的时态等等。这类语言现象只能用母语来解释,或者说只有用母语解释之后,学生才能接受和掌握。

c.解释抽象的词语的意义。有些词语的意义比较简单,如get up,说rise from bed or from a sitting position,学生可以理解。但抽象一些的词语如sad,说depressed in spirits or causing sorrow or depression,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用母语“忧伤”解释就一目了然了。

总而言之,母语汉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正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或者说,在国内进行英语教学离开了母语汉语是难以实现的。

2.母语的负迁移

由于汉语和英语两者结构相异,因此母语在教学过程中的干扰作用很明显,学生会把已有的母语经验迁移到不同构造的英语中,形成了负迁移。

a.语音。英语作为拼音文字,与表意的方块汉字在语音方面有极大的不同,中学生在初学英语时掌握语音很困难,有的甚至用汉字来注读音,这就是典型的母语负迁移了。另外,英语中有些音素如[]是汉语中所没有的,学生在学习这些语音时受母语的影响,读音常常有误。

b.词汇。汉语中来自英语的音译词数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这与英语的情况截然不同,英语词汇约有一半借自外语,日语的情况也有相似之外,在西文有许多术语都是通用的。持汉语的人学习英语,在词汇方面的负迁移作用最为明显,记单词成了英语学习中最大的负担。学生常以理解汉语词语意义的方法来理解英语词语,因此表达上常常出现错误。如The room has people.He opens the radio.等。

c.语法。英语与汉语在语法上最大的差异表现在英语以内部屈折的方式来表现语法意义,而汉语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因此,学习时态、不定式、比较级等英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时,受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十分明显,掌握起来困难较大。如:He go to work yesterday等等。英语语法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英语语法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也往往不如人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习得的母语对英语的干扰作用十分强大,其负迁移作用比较明显,而这种负迁移作用,正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三、几个有关问题的简要讨论

1.英语学习的驱动力问题

就理想的教学模式而言,学习英语的最佳方式是习得的方式,如同我们幼时学习母语一样。但实际上,习得方式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因为我们学习英语时并不存在着一种客观的驱动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客观生活环境并没有具备驱使他非得以英语进行交际的动力,学生生活在一个使用母语的环境中,只要而且只有用母语才能实现交际。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学生使用英语的氛围,但这种氛围是人为制造的,没有非得说英语的驱动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总是绕开英语而以母语进行交流。因此,从英语学习的驱动力角度来看,母语的迁移作用是一个我们不能回避的客观存在。只有正视这一客观存在,并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限制到最低的程度,才是我们应当选择的态度。

2.迁移作用与教师

我们考虑母语的迁移问题,常集中注意力于学生,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还应注意的是迁移作用对教师的影响。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实际控制者,对教师来说,他不仅应当考虑将学生的母语负迁移作用压缩限制到最低程度,他还要注意母语的迁移作用对他自身的影响。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对教师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考虑最大限度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的同时,压缩、限制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对他自身的影响,因为绝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师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把这一问题具体化,也就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的比例。可以这么说,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使用多大比例的英语才能完成教学目的,其实是一种降低母语负迁移作用的技巧。迁移作用与教师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素质问题,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也常常被忽视。

3.中继语言和高考模式

社会语言学的中继语言理论认为,整个外语学习过程是由不完善的中继语言向不断完善的语言接近,在中继语言阶段,学生出现错误是必然的,正常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错必纠、强化正确的方法并不符合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但是高考模式则对语言使用的正确程度强调、突出得十分明显。这一矛盾的存在,使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要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就得允许学生犯一些语法错误,或者不必苛求这些错误;但为了通过考试,则不能容忍这些错误的存在。两相比较,教师的天平只能倾向于后者。这样,教师只得用较多的时间,以母语讲授那些抽象的语法规则。这种教学方法,在客观上更加强化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标签:;  ;  ;  

论母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