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分地区麻疹野病毒分离与基因型测定分析(2001~2002)

新疆部分地区麻疹野病毒分离与基因型测定分析(2001~2002)

俞雪莲[1]2003年在《新疆部分地区麻疹野病毒分离与基因型测定分析(2001~2002)》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我区麻疹病毒现状,完善我国麻疹病毒基因型别,探索麻疹病毒分离成功所需的各种技术要求,为在我区控制与消除麻疹提供本底材料。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和尿液标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麻疹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基本操作手册的要求,将咽拭子和尿液标本处理后接种到对麻疹野病毒比较敏感的B95a细胞,分离麻疹野病毒;分离到的麻疹野病毒再经过RT-PCR方法测定其基因型别。结果:从42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麻疹病毒4株,阳性分离率为9.52%(4/42);从尿液标本中未分离出麻疹病毒。4份阳性标本3份采自乌鲁木齐市,1份来自于昌州米泉市,其他地区采集的标本均未分离出病毒;通过N基因碳末端的450个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本课题分离出的4株麻疹病毒均为HI基因组。结论:本课题分离到4株麻疹野病毒均属HI基因型,说明,HI病毒是导致近几年我区麻疹发病的主要病原。本研究发现,用于麻疹病毒分离的咽拭子标本采集后必须48小时内冷藏运送至实验室并及时接种细胞。尿液标本在我区不适用,建议在以后的实验室监测中只收集咽拭子标本。本课题在2001年度自治区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的资助下,明确了目前我区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为新疆麻疹控制和消除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本底资料,也为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启动和正常运转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李淑华[2]2007年在《计划免疫后麻疹流行特征与预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麻疹(measles)仍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公共卫生问题。90年代以后,麻疹疫情回升及人群流行特征的改变使人们对麻疹病毒的基因变异及疫苗的保护效果产生了怀疑。为此,本课题对2005年上海麻疹疫情进行了病原学研究和血清学监测,通过母婴配对研究探索影响低月龄小儿发病的因素,从而为制定和调整相关的免疫策略,制定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上海地区麻疹流行特征研究上海市麻疹控制工作一直成绩显着,1983-1985年,发病率始终控制在1.07-2.05/10万,1986-1990年始终维持在1/10万,1991—2000年始终保持在0.5/10万以下,90年代,被卫生部划为“一类省份”,试行实施消除麻疹策略。因受外来人口发病影响,2001以后发病率回升,2001-2003年均突破1/10万,病例主要以20岁以上成人和8月龄以下小儿为主,<8月龄组发病率为53.58/10万。2005年麻疹爆发,本市人口发病率为8.12/10万,较1999~2004年平均发病率增长6.66倍,<8月龄组发病率高达186.33/10万,30—39岁发病率为30.85/10万,分别较1999-2004年增长2.48倍和12.28倍,15—19岁人群人群发病率为4.24/10万,较1999—2004年相比增长22.58倍。上海市外来人口的发病率1994~2004年为2.14/10万~13.63/10万,各年龄组发病率均比本市人口高,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以及15~29岁来沪打工人员,2005年外来人口麻疹发病率为26.28/10万,与前6年平均发病率相比增长了2.47倍,其中15~39岁病例占46.45%。第二部分:2005年麻疹爆发流行株基因型别鉴定与抗原性变异分析1.分离野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2005年上海麻疹爆发流行株属于麻疹病毒H基因组H1基因型,与中国其他地区的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序列没有明显差异,属于同一个基因亚型(H1a),为中国本土麻疹优势流行株。中国麻疹疫苗株属于麻疹病毒A基因组A基因型。2.H基因为麻疹病毒重要抗原基因,分析表明流行野毒株株与疫苗株相比,H基因核苷酸相差91bp-97bp(4.91%-5.23%),引起27-28个氨基酸突变。其中重要的受体结合位点第481位由酪氨酸(Y)→天冬酰胺酸(N)(核苷酸1441位由T→A),失去血凝活性。第240位的丝氨酸(S)突变成天冬酰胺(N)(核苷酸719位由G→A),致使HA蛋白的1个N型糖基化中和位点丢失。其他4个具有免疫学活性的N型糖基化中和位点没有发生变化。3.H基因抗原中和位点变异对麻疹流行野毒株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麻疹疫苗血清(初免后1-2岁幼儿血清)中和麻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是中和麻疹野毒株抗体滴度1.61倍(P<0.05),麻疹野毒株血清(麻疹病人恢复期血清)中和野毒株是中和疫苗株抗体滴度2.49倍(P<0.05)。高滴度的疫苗抗体对流行野毒株中和能力也高,目前流行的麻疹野毒株能够从较低的疫苗抗体<1:16水平下逃逸。急性期麻疹病人血清疫苗株中和抗体与野毒株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滴度为1:10.37和1:6.12。提示,麻疹野毒株的基因变异对其抗原性影响不大,较高滴度的疫苗抗体仍能完全中和野毒株,疫苗对野毒株的保护作用依然有效。近年麻疹疫情的回升可能与流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低下有关。第叁部分: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1、上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及平均水平在各年龄组间差异较大(P<0.05)。成人组中,40岁以上组抗体阳性率和中和抗体水平高,尤其60岁以上组,阳性率达100%;30-39组中和抗体水平最低,阳性率为70%。20岁以下年龄组中,1-2岁组抗体水平最高,阳性率为96.7%,15-19岁组最低,阳性率为66.3%;而低月龄组<8月组小儿麻疹抗体的阳性率几乎为0。不同年龄组人群抗体的分布与该人群所处出生年代的麻疹感染状况有密切关系。麻疹的自然感染是导致40岁以上年龄组抗体水平高的重要原因,1-2岁组高抗体是疫苗初免接种的结果。低月龄组小儿抗体水平可能与母体抗体水平有关。2、通过母婴配对的方法研究母婴抗体之间的关系表明,母婴之间抗体水平密切相关,母婴抗体的中和抗体水平滴度一致,相关系数为0.889(p<0.001)。提高母体中和抗体水平可以提高婴儿出生时中和抗体水平。对预防低月龄小儿麻疹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母体人群抗体水平低,是导致未及接种年龄小儿抗体消失的重要原因。3、对疫苗抗体保护年限的探讨结果表明,初始免疫后,1-2岁儿童的麻疹疫苗抗体水平与麻疹野病毒抗体水平滴度都很高,分别为1:163.72和1:107.12,前者是后者的1.52倍(p<0.05),对控制该年龄组麻疹发病起到重要的作用,随年龄的推移,麻疹疫苗抗体及野毒株中和抗体水平逐年下降;15—19岁时,两者的抗体水平分别为1:41.20和1:28.11(p<0.05),大多数野毒株抗体已位于保护水平之下。初始强化免疫后,由于没有野病毒感染,自然感染屏障消失,疫苗抗体随年龄逐渐消失是导致15-19岁年龄组抗体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抗原差异的影响,疫苗免疫后的保护年限与70-80年代相比可能有所缩短。4、中国其他地区的部分特殊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浙江省孕妇人群及东北地区的新生儿脐带血麻疹抗体水平均较低,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分析认为,1965年以后,尤其是197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是目前我国的主要生育人口,母源抗体大多来源于疫苗接种和隐性感染,抗体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生育期时抗体水平低下,以至于新生儿出生时即表现抗体阴性或抗体水平低未能维持到接种月龄(8月龄)已经消失。这是疫苗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第四部分:麻疹预防决策研究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上海地区人群抗体水平的特异性分布与不同历史时期麻疹预防控制的状况有关,由于计划免疫后,上海麻疹发病率一直得到显着控制,自然感染形成的免疫屏障消失,初免成功后,由于没有加强免疫,疫苗抗体随年龄逐步消退使成年人群抗体水平低下,而其中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低下是导致低月龄小儿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建议应当对现有免疫策略予以调整和改进:①加强育龄妇女的免疫,控制低月龄儿麻疹发病②针对各年龄组的抗体水平开展强化免疫和后续强化免疫很有必要,③各地区应该借鉴上海的经验,加强人群抗体水平的监测,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及时的修订和调整免疫程序。④野毒株的变异还在继续,密切关注对疫苗保护效果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内容。综上所述,近年来,麻疹疫情回升及人群流行特征的改变与野病毒基因变异影响关系不大,重要原因是现有的免疫措施长期实施,对麻疹发病率显着控制的同时,没有及时加强免疫导致成年人口抗体水平逐渐降低的结果,而育龄人口的抗体水平低下是低月龄小儿麻疹发病的重要原因。各地区应积极开展麻疹的流行病学与实验室监测,根据提供的信息及时调整免疫程序,这是疫苗时代麻疹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

朱贞[3]2016年在《中国大陆流行风疹病毒的分子进化及其与疫苗病毒抗原性差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RV)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最严重的危害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CRS)。风疹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疾病,接种含风疹成分的疫苗(rubella containing vaccine, RCV)是预防风疹和CRS最有效并且是唯一的有效措施。我国于2008年开始将风疹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2008年风疹流行高峰以及风疹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之后,流行风疹病毒的基因特点、流行和传播规律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阐明我国流行风疹病毒株进化特点,探讨其动态变异变迁规律;同时初步阐明RV的进化对风疹疫苗保护效果带来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2008-2015年期间来自我国29个省市的1580株RV株,通过基因定型,结果证实2008-2015年我国风疹流行主要与1E基因型和2B基因型RV共循环引起的多个传播链所致。随后选取2000-2015年我国1E和2B基因型RV的代表株共202株进行我国RV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E基因型RV的祖先最早可追溯至1991年,约在1997年左右传入中国,于2001在我国被检测到之后,即成为2001-2013年我国优势流行基因型,并区别于其他国家流行1E基因型RV,为我国所特有,同时从年代上可分为两个进化分支:ClusterA(2004-2015)和ClusterB (2001-2009),目前ClusterA为我国RV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但在2011-2015年间,1E基因型RV的检出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15年该比例仅为1.3%(仅检测到4株)。2B基因型RV的祖先最早可溯源至1962年,2000以来我国至少有4个不同的2B基因型RV (Lineagel-4)流行,其中2B-Lineagel, Lineage2和Lineage4在我国的流行已被阻断;2B-Lineage3推测于2007年左右传入中国,在2011年首次检测到后,在我国自东向西广泛传播,并于2014-2015年替代1E基因型成为了我国流行RV的优势流行基因亚型。2B基因型RV的估算进化速率(2.0×10-3变异碱基/年)稍快于1E基因型RV的估算进化速率(1.56×10-3变异碱基/年),但仍稍慢于部分RNA病毒,这可能与该病毒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高度保守有关。依据地理和年代分布,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株1E基因型和3株2B基因型风疹野病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行1E和2B基因型RV大部分的核苷酸变异为转换,且变异多出现在第叁位密码子,在已知重要功能区域的氨基酸位点均非常保守。结果提示,自2008年之后1E基因型RV的流行范围逐渐减小与毒株本身的变异无关,而主要可能是由于有效实施风疹疫苗免疫策略,迅速提高了人群的免疫力,消除了一定数量的易感者,有效阻断了部分RV传播链的流行,并使风疹发病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了阐明RV的进化对风疹疫苗保护效果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从基因组序列和细胞水平上研究了我国流行RV株与我国风疹疫苗BRDn株之间的抗原性差异。初步实验结果提示,BRDⅡ疫苗株与我国不同基因型流行RV之间可以交叉保护,差异性的氨基酸位点并未引起重要的抗原性改变,我国目前使用的风疹疫苗可以有效保护人群免受风疹野病毒的感染。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流行RV连续16年的系统的病原学研究,从分子水平阐明了我国RV的流行规律,系统地掌握了其进化和流行情况;完善了对其基因特点、基因分型、传播模式和遗传进化规律的认识;建立了中国本土特色的RV毒株资源库和基因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全基因组序列和细胞水平上研究我国流行RV株和我国风疹疫苗株之间的抗原性差异,获得了不同基因型RV之间以及其与疫苗株之间的交叉保护效果等基础性数据。本研究为全球风疹病毒毒株库和基因数据库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我国风疹控制和将来消除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监测数据,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风疹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了科学数据,为制定降低风疹和CRS的发病率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 新疆部分地区麻疹野病毒分离与基因型测定分析(2001~2002)[D]. 俞雪莲. 新疆医科大学. 2003

[2]. 计划免疫后麻疹流行特征与预防策略研究[D]. 李淑华. 复旦大学. 2007

[3]. 中国大陆流行风疹病毒的分子进化及其与疫苗病毒抗原性差异的研究[D]. 朱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

标签:;  ;  ;  ;  ;  ;  ;  ;  

新疆部分地区麻疹野病毒分离与基因型测定分析(2001~200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