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固废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其治理策略论文_张惠艳

浅谈固废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其治理策略论文_张惠艳

青海生物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固废污染治理会对生态环境的有着长期的、潜在的、间接的、综合性的影响。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固废日益增多且种类日益复杂,污染事件逐年增加,人们对此也越来越关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固废污染的主要类别及其危害性,对固废污染的治理方法及治理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固废污染;类别;危害性;治理方法;治理策略

固废一般都属于多种物质结合而成的,通常都含有复杂的污染分子,在自然条件下,这些物质很难分解,而且还极易溶解于水、大气和土壤,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性、长期性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治理。

一、固废污染的的主要类别及其危害性分析

1、固废污染的类别。主要有:(1)工业产生的固体垃圾。工业进行生产过程中,一些工程任意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粉尘。废渣以及含有化学成分的废弃物排入至自然环境中,从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除此之外,工业产生的固废能够形成较大的堆积,并且成分极为复杂,同时还具有多样化的性质,这些经过工业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一般情况下都是有毒的,并且这些有毒的成分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同时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影响。(2)生活垃圾。在人类的平常生活中,经常会相应的产生固废,比如:旧的电池。与此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不断发展的经济,不同领域也产生了不同的垃圾。而在这些固体的垃圾中,主要包含:包装类的废气物品、厨房产生的垃圾、废弃的旧电池等。而在其中包含的主要成分中,通常会因为生活水平、习惯和质量、气候季节等不同因素而产生差异。(3)农村固废。按照化学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两种;按照危害情况可以划分为一般废物与有害废物两种类型;按照其形状则可以划分为泥状废物与固体废物。目前,我国农村固体废物一般有农作物秸秆垃圾、牲畜养殖产生的垃圾、生活垃圾以及塑料残膜垃圾等。

2、固废污染的危害性。固废污染的危害有很多。(1)如果管理不善,导致出现随意抛洒、倾倒、丢弃固废的行为,那么其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固废一旦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水中,将对水质产生恶劣的影响,对水生动植物和人类身体健康都能造成严重的后果;(2)如果贮存固废的场所没有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建设,贮存在其中的废物可能因温度等的影响挥发或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也会影响周边人群的身体健康,这也是常常导致企业和群众产生矛盾纠纷的原因之一。

二、固废污染主要的治理方法分析

固废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1)焚烧法。焚烧是将固废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法。焚烧法可以使固废的体积减少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并且将其中的有害成分破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很多固废含有较高的能量,通过焚烧可以将其转化为热能、电能等能源形式。但是用焚烧方法对固废进行处理后会产生二次污染,需要设置废气净化装置。(2)热解法。有机固废都具有热不稳定性,热解法正是利用这一特点使有机固废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受热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热解法的温度较焚烧法温度低很多,所以可以从有机固废分解产物中直接回收燃料油和燃料气等原料。热解法主要适用于对处理有机废渣、橡胶制品、塑料、油泥和有机污泥等有机物的处理,而且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但其代表了固废处理的一个新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生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是利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固废的方法。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将固废中碳、氮、磷等有机成分转化为肥料、沼气和其它化学品,从而实现将固废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4)终极处理法。对经过焚烧、热解和生化处理后无法继续处理的固体残留物通常使用卫生填埋和深井灌注等方法处理。采用填埋方法需要注意病原菌的消除。深井灌注适用难以破坏、转化或者采用其它处理法代价较高的废弃物。

三、固废污染治理策略的分析

1、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立法管理作为环境管理中的强制性手段,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国人大、国务院、建设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均对城市固废污染环境的治理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条例与标准,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子法”与实施细则,依法管理有一定困难。建议在固废污染环境治理法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法共同强调一个原则,城市垃圾的处置应以回收利用为手段,并颁布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减量化与无害化的细则。

2、不断提升固废的处置能力。当前很多地区的处置企业实际处置能力不足以满足现实需要,每年都有不少固体废物需要通过跨境转移达到安全处理处置的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型企业相继投产,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的安全规范处置问题日益突出,废物处置能力亟待提高。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处置企业加强管理,提升技术,进一步拓展废物处置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对当地产生的废物的种类、产废量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对新上的处置项目或扩容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提升处置能力,努力使处置单位的处置能力能够始终适应社会需求,在固体废物管理中发挥中坚作用。

3、做好固废治理的基础工作。例如认真开展工业企业排污申报工作、对企业产生的污泥、废渣等废物危险特性的鉴别工作、危险废物的转移审批和转移联单管理工作、对进口可利用固废企业的审批和监管工作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基础性的、日常性的,但是却是平时开展企业监管工作的基石,如:排污申报可以了解企业固废基础数据;废物特性鉴别可以对固废精细划分,达到分门别类的管理处置的目的;加强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和转移联单管理,可以帮助执法人员在监管中确认废物是否得到安全规范的处理处置等。夯实固废治理的基础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隐患。

4、废物利用。固废的产生、贮存、运输、处理全过程不仅需要高难度的技术、巨额的资金,而且因为处理容量有限,焚烧、填埋等处理场地的选择也比较困难。但是,通过优惠政策等措施激励危险废物在产生和处理环节充分进行资源化利用,鼓励回收利用企业的发展和规模化,既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消耗,又减少进入焚烧、填埋处理的危险废物数量,所以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日常监管。固废治理工作要做到的全过程监管,要督促企业按时报送废物管理计划、完善台账、应急预案等制度。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多种监管方式相结合,对现场状况差、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的立即限期整改,对恶意违法、两次以上检查均不达标或者屡教不改的企业坚决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在工作中要掌握好管理的尺度,做到查细查实,例如在检查企业应急预案的时候,不能只看有没有应急预案,还要检查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演练情况,从细节、从实际出发,督促企业做好废物管理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全国固废治理信息系统试运行工作,早日完善固废治理信息系统,为固废治理工作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固废污染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完善全国各级固废治理体系,并且要提高人们对固废特别是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其严重性,从而提高固废污染的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韦湘林.关于企业固废和危废的科学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6(27)

[2]孙熠等.企业内部固废规范化管理探索研究[J].绿色科技,2017(18)

[3]孙娜.关于企业固废和危废的科学管理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6(12)

论文作者:张惠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浅谈固废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其治理策略论文_张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