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刘红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400700)

摘要: “互联网+”时代给地方高校教学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积极强化高校的混合教学,注重教学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文章主要介绍了“互联网+”教育的含义、“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创新

一、前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高校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构建高效课堂,以此改变高校教学生态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借助“互联网+”背景来开展高校混合教学,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翻转课堂实现信息化教学。将大数据作为混合教学的主要支撑,并通过构建网络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以开放、自由、创新的形式,促进教学信息共享。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高校混合教学改革,以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在构建开放式教学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高校混合教学效果。

1.2.4 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器械检查已经可以在床旁进行,但对于重危患者有些检查还是无法在床旁施行而影响及时诊断,如CT、MRI、PET等。病情还可以限制某些检查,如凝血障碍的患者一般不宜在不能压迫止血的部位做组织活检。两肺广泛病变、肺功能明显降低且有低氧血症的患者,一般也不能做肺活组织检查。有些检查是需要耗费一定时间的,如果病情进展太快,也许在拿到检查结果时患者已经不幸去世了。

早春二月,既有春寒料峭,又有无限生机,《二月》书信里的问句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彼时交往理性的某种“早春二月”,情侣之间应该有建立在真诚、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应该符合交往理性,《二月》中的萧涧秋和陶岚之间有建立交往理性的动机,有其萌芽,无奈因为他们自身和环境的局限,未及开花结果。

二、“互联网+”教育的含义

“互联网+”教育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现代科技与教育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广泛运用,提升现代技术的运用效果。互联网具有高速、便捷、实时性等特点,将其运用在教育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更高效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1]。将互联网运用在课堂上,便于加快推进高校混合教学创新,提倡的是教育工作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信息整合,及时优化教学结构,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1.融合性原则。高校混合教学中,积极将教学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将相应的教学内容以视频形式展示出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生动性[2]。借助计算机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鼓励学生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同时针对教学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问题探讨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探讨中,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坚持融合性的基本原则,确保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混合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开放性原则。高校课堂中,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提倡开放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激发,利用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最大化发挥教材的作用,真正做到课堂中自由、小组谈论自由、教学环境开放,不过多约束学生。

2.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高校混合教学模式有效创新,借助现代网络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信息交互的方式开展混合教学活动,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网络课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高校混合教学过程中的良好交互。借助媒介力量加快教学创新,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留言板、在线讨论中大胆发言,促进同学之间的友好沟通,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难题。与此同时,使现代网络的先进性得到最佳体现。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生指导中,课堂外,教师与学生进行友好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同时减少了信息反馈的时间。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探索知识,真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运用网络课件辅导学生,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1.发挥网络教学优势。高校混合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构建有效的混合教学体系,便于将信息化广泛渗透于混合教学中。网络技术为高校教学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借助现代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养成网络化学习的好习惯。积极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加快推进混合教学模式创新,采用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学生,强化教学实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将被动教育变为知识教育。找到教育工作与现代技术的契合点,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比如利用屏幕广播、语言对话、情景模拟、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及时演示相应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生动化。

四、“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4.协作性原则。教学工作要想得到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要密切配合,高校混合教学中的探讨环节就是一个协作的过程,小组内成员互相配合,互相借鉴,便于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掌握。协作学习中,学生首先进行独立思考,将相应的学习任务分为独立思考和协作这两个部分,有计划地展开讨论,尊重同学的意见,帮助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3.交往性原则。构建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中做到相互尊重,互相指导,学生与教师相互信任。友好的环境中,学生的自觉性更强,在交往中,师生之间关系更为亲近,教学工作也是学生和教师交往的一个过程,学生有疑问请教教师,教师给学生进行辅导,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了解程度更深了。

3.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严格执行新课程改革要求,高校教师应积极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信息观、知识观,避免让素养教育流于形式。比如高校混合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同时教师自觉研究网络教学及移动教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增加师生之间互动,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专业知识学习中,引导学生提高电子书包的运用技能,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教育学生。积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养,促进整体教师信息素质提升,以信息技术为发展契机,找准网络技术与混合教育的结合点,利用电子书包教与学的特点开展高校混合教学工作,在多次实践、练习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课程实践中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将课程实践渗透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过程中,让网络课程、慕课等不仅成为教学工具,还在课程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借助电子书包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同时电子书包与课程教育进行无缝对接,成为学生学习和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在潜移默化中,教师树立了终生学习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质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在正确认识核心素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4.构建混合教学共同体。采用混合教学形式,积极打造师生新型学习共同体,积极构建混合式教学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教学设施等方面提高重视,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以混合式的形式,形成专业化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专业化队伍由混合式教师和网络技术人员组成,承担起教育学生的重要使命,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教师自觉参与到专业化培训中,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在校园内部开展培训活动,将全校师生组织起来观看混合式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混合式教育工作的深入认识,同时教师们进行教学研讨,还计划了外出学习,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术人员对信息知识的运用性。

五、结语

加快推进高校混合教学革新,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了解“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构建有效的混合教学体系,便于将信息化广泛渗透于混合教学中。借助媒介力量加快教学创新,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留言板、在线讨论中大胆发言,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沟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教育学生,找准网络技术与混合教育的结合点,利用网络课程、慕课等的教与学特点开展高校混合教学工作,以混合式的形式,形成专业化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师自觉参与到专业化培训中,采用混合教学形式,积极打造师生新型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吴静.“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探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7(5):164-167.

[2]陈云.“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28.

Research on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Internet+"Times

LIU Hong-mei
(School of Primary,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00,China)

Abstract: The"Internet+"era provides reli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it actively strengthens mix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ocuses on innovation in teaching models.Promote the widespread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Internet+"education,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Internet+"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mixed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Internet+"era;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ixed teaching;model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29-0181-02

收稿日期: 2018-11-16

作者简介: 刘红梅(1976-),女(汉族),四川达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

标签:;  ;  ;  ;  ;  

“互联网+”时代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