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产品CAPP工艺资源/知识管理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面向产品CAPP工艺资源/知识管理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王国瑞[1]2002年在《面向产品CAPP工艺资源/知识管理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是连接CAD与CAM的桥梁,是许多先进制造系统的技术基础之一。CAP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起关键的作用。CAPP中产生的工艺资源数据以及对工艺数据的管理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根本依据,没有CAPP的支持,ERP等管理系统也就无法从技术、工艺部门,自动、高效、准确、完整地获取制造过程所需要的资源数据信息。CAPP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选择一个适宜于本企业的CAPP系统,不但能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优越性,更能为企业级信息集成及ERP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工艺资源数据的特点、分类、组织描述,提出了工艺资源库表的设计和工艺资源库的构建方案,建立了面向产品CAPP的工艺资源模型,分析了工艺资源与工艺设计的关系,并提出了关系模型、聚集模型和概括模型;建立了基于资源树技术的工艺资源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工艺资源图的显示、编辑方案。 为了便于工艺设计人员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加快对工艺资源的查询、利用效率,为了使整个企业的工艺资源信息达到共享,并且在不同的部门之间,使工艺资源信息保持完整一致而且不冗余,本文提出了面向产品CAPP系统中工艺资源编码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编码的种类、编码方法、编码基本原则,实现了工艺资源编码的实施形式。 本文通过对工艺知识的分类的描述,提出了工艺知识的多种表达方法,指出了知识的获取过程、组织方式,研究了基于0-0的面向产品CAPP的工艺知识处理技术,实现了基于面向对象知识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设计。 本文基于面向产品CAPP的思想,经过对工艺资源和知识的分析和研究的,以天津富士达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为应用背景,针对当前CAPP系统开发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开发了基于C/S模式的“面向产品的CAPP工艺资源/知识管理系统”,建立了一个适合于装配型企业的工艺资源/知识管理分系统的框架结构。 通过构建以整个产品为应用对象,以产品的工艺数据为中心,集工艺设计过程、工艺资源管理、工艺知识管理为一体的交互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它可以减轻工艺设计人员繁重、重复的劳动,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减少工艺设计过程中的费用,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和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的企业间资源信息的合理分配、利用和管理。为企业进一步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戈鹏[2]2003年在《敏捷化CAPP系统原理、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敏捷制造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之一。作为连接设计与生产的“纽带”,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在敏捷制造信息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传统CAPP过多地强调工艺生成的“自动化”,忽视了CAPP系统的适应性、重构能力、重用性、扩展能力的重要性,导致CAPP长期以来针对性较强,不能迅速适应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的需求,制约了敏捷环境下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因此,针对敏捷制造模式的特点,研究和实现能够快速响应企业生产的需求、具有敏捷化特征的新型CAPP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敏捷化CAPP的需求、概念和技术特点,本文从系统体系结构、单元系统的信息模型、工艺决策模型、工艺知识的共享和获取方法、协同工艺设计以及软件实现方法等角度研究了CAPP的敏捷化原理与关键技术。针对制造企业大实际需求,进行基于智能中间件的敏捷化CAPP工具系统研制和应用开发。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 (1)通过概述21世纪制造业的特征和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指出制造信息系统的组成、CAPP在制造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敏捷制造模式的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展(RRS)准则和敏捷化制造信息系统构建技术。在综述传统CAPP的缺陷、CAPP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支持敏捷制造模式的敏捷化CAPP是CAPP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将敏捷化思想引入CAPP系统设计中,提出面向产品、基于数据库并具有并行协同设计等特征的敏捷化CAPP的概念,提出敏捷化CAPP的功能模型和软件系统设计方法,提出一种由CAPP主体、代理层和企业环境叁层功能模型所组成的敏捷化CAPP工具的体系结构。 (3)在分析工艺资源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元的统一数据模型、面向敏捷化CAPP的集成化产品模型,讨论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模型,并给出基于知识元的特征表示方法,对敏捷化CAPP的工艺规程模型和卡片模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型进行分析、定义,以“抽象资源工厂”模式定义统一的制造工艺资源模型。 (4)工艺决策建模是开发CAPP工具的研究难点,亦是CAPP走向智能化和实用化的瓶颈所在。在综合分析工艺决策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融合基于实例的推理(CBR)、人机交互设计以及其它决策方法相结合的敏捷化CAPP系统多模式工艺决策模型,提出一种由工艺基元、工艺元、工艺模板、工艺实例组成的层次化工艺实例知识的形式化描述。研究基于移动智能体的敏捷化CAPP决策模型的实施方法。 (5)敏捷化CAPP是基于知识的智能工艺设计系统,工艺知识的共享和知识获取技术是敏捷化CAPP实现实用化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研究工艺知识全局共享和管理的机制后,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工艺知识共享模型。提出基于文本聚类的知识获取方法。 (6)工艺设计过程是多人参与协作的并行设计过程,协同技术是实现CAPP系统敏捷化的一个关键技术。提出由用户视图层、安全控制层、全局特征层以及网络层所组成的CAPP协同工作环境模型。分析敏捷化CAPP的版本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版本控制模型。用过程、状态、角色、任务等概念的形式化定义给出协同工艺设计任务模型,将权限控制与工艺设计任务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不同任务协同机制问题上,提出基于锁的任务协调方法。 (7)在分析消息队列、DCOM、CORBA、Java、W七b Service等几种中间件实现技术的特点,以及基于知识的智能中间件特点基础上,提出接口标准化、主体静态稳定、运行时动态定制、功能增量进化、模块功能自治以及插拔兼容性的CAPP系统敏捷化策略。以智能中间件为核心,提出CAPP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CAD、PDM以及工艺设计助理的敏捷化集成模式。 (8)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技术信息系统(CG一TIS)的项目为背景,开发了具有敏捷化特征的CAPP工具系统(SCU一CAPPTool)。该系统由主体系统、工艺设计扩展组件以及卡片设计系统、工艺资源管理系统、工艺文件浏览器、通用排图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应用结果验证了敏捷化CAPP工具系统设计的方法学与软件原理的正确性。

龙红能[3]2004年在《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发电设备具有零部件数量多、形状复杂、制造周期长、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通用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难以满足其制造工艺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要求。因此,对适应这类复杂机械产品的工艺设计方法和专用工艺设计信息化系统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快速反映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用于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工艺设计信息处理系统不仅能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复杂产品的工艺文件设计,还应具备工艺设计过程管理、工艺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与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等进行信息交互共享等功能。因此,研究集工艺设计、工艺资源管理、工艺文档管理与工艺设计过程管理为一体的工艺信息处理系统是推动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全面实施工艺信息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以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发电设备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研究”(编号2001AA411150)、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PDM技术的网络分布式CAPP工具系统研究”(编号:008038)和“东方汽轮机厂工艺设计与过程管理网络化平台系统”课题为背景,进行适应于大型发电设备产品工艺设计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工艺设计过程管理、工艺知识管理与获取方法、实例工艺设计方法、远程协同工艺设计方法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体系结构,研制针对大型发电设备制造行业需要的“工艺资源管理与网络分布式CAPP工具系统(SCU-CAPPTool)”并在实际中应用验证。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 (1) 提出了面向产品工艺设计、过程管理与制造资源一体化集成的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思想。建立了以多模式工艺设计为基础、以制造资源数据为核心,集工艺设计、工艺资源管理、工艺文档管理与工艺设计过程管理为一体的制造工艺设计信息集成体系结构,以支持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制造工艺信息平台的构建。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2)针对大型发电设备工艺设计过程管理的特点,较系统地探讨了基于工作流思想的工艺设计过程管理原理,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增强了工作流管理系统对业务流程变化的适应性,详细讨论了模型的框架构造和知识表示,通过使用知识表示模式和相关谓词建立了系统的更改传播机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柔性。对工艺设计任务元分派的求解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元偏序图和任务元深度值的遗传算法,为得到任务元的最优分派策略奠定了基础。 (3)通过分析整理大型汽轮机制造工艺知识的应用特征,提出了由工艺决策知识、工艺实例知识和辅助型工艺知识组成的汽轮机制造工艺知识的描述方法和获取方法。建立了扩展规则知识表示模型和基于知识/实例的工艺决策知识表示模型,阐述了辅助型工艺知识库的组成和特点,提出了由工艺规程实例、典型工艺、标准工艺组成的制造工艺实例知识的管理方法。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讨论了各种辅助型工艺知识的自动获取方法及相关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处理工艺数据提取工艺字典知识的算法,以及基于序列中的知识发现从工艺序列中挖掘常用工艺元的算法。通过从工艺数据中进行工艺知识的抽取、转换和处理,为提供灵活多样的工艺知识重用方式和辅助手段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高CAPP系统的实用性。 (5)基于实例推理的工艺可重用技术有助于增强CAPP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针对大型发电设备工艺设计的实际,提出了基于“.实例十规则”的工艺决策策略和渐进式工艺知识应用方法,提出了基于汽轮机叶片部件特征层次描述模型的汽轮机叶片部件相似度算法,基于汽轮机转子主轴粗车和精车不同加工阶段特点的转子主轴相似工艺两步抽取策略及相应算法,以及考虑汽轮机回转体零件几何形状特征在车削过程中变异关系的相似度算法和工艺信息筛选算法,提高了系统以成熟工艺数据为基础的工艺设计和工艺决策能力。 (6)在分析远程协同工艺设计的特点、研究远程协同工艺设计的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将远程协同工艺设计系统中的功能实体Ageni化,对Agent的角色进行了划分,研究了基于多Agent的协同工艺设计模型,提出了以过程控制为核心,通过多Agent之间的相互通讯与合作实现远程协同工艺设计的方法。 (7)在本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SCU一CAPPTool系统在东方汽轮机厂获得成功应用,取得了“建成企业级面向产品及管理的制造工艺信息集成,实现产品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一体化,工艺与设计、工艺与制造的全面集成”的应用效果,验证了上述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同时,研究成果己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整体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鉴定。关键词:大型发电设备,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工作流技术,工艺知识,数据挖掘,实例推理,远程协同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刘海滨[4]2003年在《面向产品的CAPP与工艺管理系统开发中应用支持工具的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工业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同时调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产品设计、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大幅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CAPP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联系设计和生产的纽带,同时也为管理部门提供相关数据,是企业信息交换的中间环节。CAPP同CAD/CAM/PDM和MIS/ERP-Ⅱ的结合,为实现企业设计、管理、经营的数字化和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为企业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随着当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企业对实用化和产品化的CAPP系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是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生产条件、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等个性化特点。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而实现CAPP系统的快速开发,以适应当今快节奏、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市场,提高我们的系统开发能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本论文写作的出发点。 本文在分析面向产品CAPP系统方法论、面向产品的CAPP与工艺管理系统设计思想、系统信息模型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从现有CAPP系统(TGCAPP系统等)及在新系统开发过程当中抽取出了一系列的可复用资源并将它们提升为各种支持工具。在以后的系统开发中,将支持工具客户化、整合并加以适度的二次开发后可迅速生成新的目标CAPP系统,从而实现新的CAPP系统开发模式。文中着重研究了以下内容: 在分析面向产品CAPP方法论及面向产品CAPP应具有的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面向产品的CAPP与工艺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的信息模型和系统的体系结构,为后期的支持工具的研究和实施新的系统开发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面向产品的CAPP与工艺管理系统中支持工具的定义与研究范围;提出了系统中一组可复用的工具和基于支持工具的新的CAPP系统开发模式。 研究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来实现支持工具构建的可行性和实现方法。 研究面向产品CAPP系统中各种树结构的分类、树结构数据来源的存储方式及树的构建范式;研究树节点各种功能操作的共性点。是支持工具研究的重要内容。 研究面向产品CAPP与工艺文件管理系统中各种工艺文件格式的分类;针对每种类型的工艺文件给出了基于PowerBuilder的工艺文件模板建立范式;开发具有可重用性的工艺文件打印输出模块组件;并解决组件与其它分系统的接口问题。此部分也是支持工具研究的重点内容。 给出了基于新的开发模式的FSDCAPP系统开发实例。 最后,对先前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

倪颖杰[5]2003年在《面向PLM的网络协同工艺设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CAPP负责确定产品制造过程以及产品制造所需的制造资源、制造时间等,是连接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桥梁,并对产品质量和制造成本以及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分布异构的动态企业应用环境下,如何满足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又支持新产品开发的快速创新过程是现代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此,本论文提出了现代工艺设计信息管理策略——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Web协同工艺设计。 本文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探索分布异构的动态企业应用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Web协同工作的模式和方法,支持产品信息的全生命周期演化,支持新产品的快速创新过程,对于缩短敏捷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分析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和CAPP发展趋势,指出CAPP系统正在向智能化工艺设计与管理、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Web协同工作的现代CAPP系统的方向发展,并认为现代CAPP具有五大特征:结构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阶段性、地理上的分布性、信息上的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过程上的快速动态性。 2.在分析基于Web协同的CAPP系统研究现状、工艺设计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重要性以及制造企业价值网络协同概念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分布异构动态企业应用环境下,现代CAPP信息管理策略——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Web协同工艺设计,包括基本概念、四个主要观点以及解决方案。并就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的五个协同视图(设计协同、生产协同、商务协同、资源协同和知识协同)展开具体论述。 3.指出现代CAPP是一个基于Internet、支持工艺同步协作的工艺工作流管理系统,并提出了CAPP面向过程多层次协同模型以及协同CAPP系统功能模型。在协同CAPP系统功能模型基础上首次提出工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艺同步协作机制,包括协同CAPP编制同步机制、会话管理机制和系统通信机制等。指出面向现代CAPP的网络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可分为工艺任务分工优化配置和可重构制造单元优化配置两个层次。提出了可重构制造单元优化配置的基于网络化制造资源库构建、制造资源评估与优化和网络化协同工艺路线规划叁个部分的系统结构及工作流程。同时基于对可重构制造单元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面向协同CAPP的制造资源叁层信息模型、基于博弈论的逻辑制造单元优化模型以及基于知识的快速网络工艺路线规划机制。将上述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系统设计与开发,并且应用到相关的科研项目之中,获得了用户好评,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得到初步验证。

高伟[6]2005年在《工艺设计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发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艺知识是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企业知识资源,是制造企业信息化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实现工艺设计信息系统智能化的核心与关键。但由于工艺知识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经验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致使企业中的工艺知识缺乏有效的归纳和整理,知识的重用性和共享性差。如何将工艺知识形式化、数字化并以显式的方式保存下来,是工艺设计信息系统智能化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在制造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制造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以Word文档、电子表格、工艺卡片等电子文档形式存在的工艺设计数据,这些数据是企业工艺人员智慧的结晶,蕴涵有大量的工艺知识。如何从这些具有多种结构形式的数据资源中发现、获取和重用其中蕴涵的工艺知识也是网络化环境中工艺设计信息系统智能化急需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应用数据挖掘理论,重点研究面向工艺设计信息系统的工艺知识描述、分类、发现以及重用的基本原理和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实施算法,探讨一种为制造企业积累工艺知识、提高工艺设计信息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技术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 (1) 分析了基于知识的工艺设计信息系统的智能体现及其与传统智能化工艺设计信息系统的区别,提出了面向用户、面向角色、面向任务的集成化安全管理模型,进而构建了基于知识的工艺设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为了支持工艺知识发现,建立了集成管理特征、几何特征、材料特征、精度特征、装配特征、工艺特征的零件工艺信息模型。 (2) 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工艺知识分类方法,将工艺知识分为由标准工艺术语、工艺元、工艺模板、工艺实例等组成的重用型工艺知识和由加工方法选择规则、加工设备选择规则、加工参数选择规则、工时定额和工艺路线安排规则等组成的决策型工艺知识两种类型。根据这两种工艺知识内容的结构特点,分别定义了它们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模型,并构建了集成知识收集、管

李晶耀[7]2002年在《面向产品的CAPP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CAPP是CIMS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连接CAD子系统和CAM子系统的纽带,而且与CIMS中的MIS,MRP等子系统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CAPP已经成为现代制造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多年来,CAPP技术虽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但其应用范围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现有的CAPP系统大都是面向某一类零件(如箱体类零件,回转体类零件等)的专用系统,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某个企业;并且其中的一些系统不能在网络环境中运行,无法保证CAD和CAPP所需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因此,在加强对CAPP系统的理论研究同时,进一步推进CAPP技术的实用化和通用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CAPP的发展现状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内容,阐述了开发“面向产品的CAPP系统”的目的和意义。本着实用化、通用化、框架化的指导思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综合现有CAPP系统的优点,结合天津纺织机械厂工艺设计的具体情况,研究和开发了基于C/S(客户/服务器)结构,以整个产品为应用对象,以工艺知识库/产品工艺数据库为核心,以面向对象进行数据定义和交互式设计为基础,辅以各种应用支持工具,能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企业或企业的不同工艺部门的集工艺设计与信息管理为一体的交互式的CAPP框架系统。 本文首先依据企业对工艺设计的实际需求和面向产品的CAPP方法论确定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分析系统的组成结构,利用IDEFO方法进行功能分析并建立功能模型,利用IDEFlx方法进行数据流程分析建立信息模型,最终选择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的配置构造面向产品的CAPP系统。文中并着重研究了以下问题: 研究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产品信息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出面向对象的产品信息建模方法,实现了依据输入的产品信息构造产品结构树的技术。 研究面向产品CAPP系统中BOM的作用和BOM的数据存储结构,提出了产品结构BOM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单子—单父存储方法,和以BOM为核心的工艺文件管理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工艺文件的存取权限控制方法,实现面向产品结构树进行工艺设计,并依据产品结构树生成工艺信息树;通过以工艺信息树为组织形式,对工艺技术文件得以有效管理和重复利用并且约束工艺文件的非授权修改行为。 研究工艺工作流原理,并对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工艺设计过程管理作了初步的探索,提出工艺工作流模型的构建方法,实现通过工艺工作流管理子系 统管理跟踪设计任务的进展。 最后总结全文,展望了面向产品CAPP系统的发展趋势,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设想。

李双跃[8]2006年在《制造工艺资源建模技术及其在夹具设计支持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制造工艺资源是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企业资源信息,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对用户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实现对制造工艺资源的集成、共享与优化利用,是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但由于制造工艺资源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经验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如何将分散在各个企业中的制造工艺资源进行有效地归纳和整理、形式化、数字化并以显示方式保存下来,是企业资源信息系统数字化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本论文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No.2001BA201A09)和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编号:01CYO51-29)项目资助下,在分析面向协同工艺设计的制造工艺资源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制造资源建模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面向协同工艺设计的制造资源建模方法、集成共享技术、资源表示和优化配置方法以及基于资源共享平台的夹具设计支持系统应用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1)应用面向对象建模原理,以制造工艺资源的结构、能力和状态为对象,通过分析制造工艺资源对象的基本结构、对象提取方法和对象抽象原则,构建了一种由产品数据库、设备资源库、工装资源库、工艺知识库和工艺设计数据资源库五个部分组成的制造工艺资源库,并对资源库的表达模式、描述方法、层次化管理与存储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根据制造工艺资源共享平台功能需求,提出了协同工艺设计中制造工艺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包括制造工艺资源的数据转换、检索机制、数据交换标准和接口技术。(2)为了表达制造工艺资源特征层次结构、分类结构及资源对象关系,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特征建模技术、特征映射技术和模糊理论的设计思想策略构建了制造工艺资源特征模型,应用于零件结构特征与加工特征、加工特征与特征的加工方法、特征的加工方法与制造工艺资源之间的特征映射。研究用工序特征描述工艺设计过程所对应的资源特征的集合,并以形式化定义,提出从制造工艺资源数据库中检索工序资源特征,以特征参数的相似性计算来检索与工序匹配的资源特征的检索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工艺设计中制造工艺资源特征与工序特征的匹配。(3)为了对资源共享过程相关的概念、对象、活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可以共同理解的、一致的、系统化的描述,研究了资源共享模式的建模理论、方法和体系结构,建立了由资源组织、资源检索、资源应用和资源维护四个部分组成的制造工艺资源共享模型。通过对制造工艺资源匹配总体流程分析,定义资源属性、资源能力、资源关系和工艺元任务语义模型、并以形式化表示,设计工艺元任务与资源的匹配、资源与任务输入匹配和资源与任务输出匹配算法。(4)针对工艺设计中制造工艺资源选择决策问题,构建了制造工艺资源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用模糊语言给出每个指标没有决定权重评价值的多方案决策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求出每对方案关于每个指标的模糊偏好关系,然后通过对决者的冲突偏好确定综合权重来解决该问题。同时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数语言的隶属度函数求解算法,提出了基于偏序关系的多方案排序决策方法。(5)并采用BOOCH方法建立了与夹具设计相关的制造资源信息模型和工艺资源信息模型,使其为夹具设计制造过程中所有要求活动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设计了以夹具计算库、装夹知识库、夹具图形库构成的夹具资源系统。提出了有向工艺特征关系图的概念,定义了有向工艺特征关系图同构,以零件结构特征和有向工艺特征关系图来构建夹具实例库。给出了零件工艺特征属性相似度计算方法和基于有向工艺特征关系图的夹具实例检索算法。(6)构建由参数化夹具元件、夹具组件和夹具实例构成的夹具图形库,采用基于知识的表示与推理技术,研究装夹设计中定位夹紧知识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资源建模原理和夹具设计技术,开发由制造工艺资源管理、夹具资源管理、图形库管理、装夹设计管理和设计计算构成的基于资源共享平台的夹具设计支持系统,用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实施方法。

黄鹏[9]2005年在《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信息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全球化,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实施信息化是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起步晚、水平低,各种应用系统只是“信息孤岛”。本文在对中小企业特点和信息化需求的分析基础上,对中小企业技术信息平台的总体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以产品数据管理为平台的中小企业技术信息支持系统,并结合天津客车桥公司实施的信息化工程项目进行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集成和实施。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基于PDM的中小企业技术信息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和集成方法,分析基于PDM的集成策略和思路;2)分析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功能需求和信息模型,以制造型中小企业为应用背景,研究开发适用于中小企业的PDM系统;3)研究基于PDM的CAPP系统功能及体系结构,对由本课题组开发的CAPP系统进行改造,实现CAPP系统和以产品数据管理为平台的技术信息支持系统的集成;4)结合天津客车桥公司实施的信息化工程项目,建立企业技术信息支持系统和与应用系统集成,并在企业进行实施应用。

耿俊浩[10]2004年在《制造工艺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制造企业工艺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深入,制造企业迫切需要经过严密开发、良好应用以及完善维护,能够全面支持工艺设计与管理业务的制造工艺信息系统。制造工艺信息系统的顺利实现需要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作为其技术基础。本文基于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现代软件技术和CAPP技术,对制造工艺信息系统技术体系进行研究。 主要进行四方面的研究工作。1)利用中间件等成熟技术,结合当前企业需求和应用环境,构建制造工艺信息系统体系结构。2)综合已有的CAPP理论和技术,结合上述制造工艺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构造工艺信息统一模型,支持工艺信息的相对关系描述、数据内容表示以及各种应用模式。3)总结和分析制造工艺业务逻辑,依据工艺信息统一模型提出工艺业务逻辑的关键解决方法。4)初步研究基于上述体系结构的制造工艺信息系统工程化技术,使之能够促进制造工艺信息系统的顺利实现。通过以上研究,形成实现制造工艺信息系统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 面向产品CAPP工艺资源/知识管理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王国瑞. 天津工业大学. 2002

[2]. 敏捷化CAPP系统原理、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D]. 戈鹏. 四川大学. 2003

[3]. 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 龙红能. 四川大学. 2004

[4]. 面向产品的CAPP与工艺管理系统开发中应用支持工具的研究[D]. 刘海滨. 天津工业大学. 2003

[5]. 面向PLM的网络协同工艺设计技术研究[D]. 倪颖杰. 西北工业大学. 2003

[6]. 工艺设计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发现技术研究[D]. 高伟. 四川大学. 2005

[7]. 面向产品的CAPP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李晶耀. 天津工业大学. 2002

[8]. 制造工艺资源建模技术及其在夹具设计支持系统中的应用[D]. 李双跃. 四川大学. 2006

[9]. 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信息支持系统研究[D]. 黄鹏. 天津大学. 2005

[10]. 制造工艺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D]. 耿俊浩. 西北工业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面向产品CAPP工艺资源/知识管理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