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分析论文_彭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 广东广州 510630)

摘要:目的 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效果以及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接收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将接受后内侧入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中,将接受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到研究组中,对两组患者骨折复位状况和术后膝关节恢复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在骨折复位优良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1.88%,与研究组的93.75%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膝关节功能评分以膝关节活动度方面,研究组均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将后外侧与后内侧入路联合在一起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活动状况,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

在临床中,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骨折类型,其骨折位置后偏,大部分因为高空坠落、交通事故、运动伤以及跌倒引起的,塌陷或者后侧柱出现位移是其主要临床表现[1]。通常情况下,采用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骨折,但是因为此项操作手术范围小,单纯的后内侧入路治疗无法充分显现出来,而且膝关节后方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2],进而增加了手术难度。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效果以及影响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接收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5:7,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56岁,均龄值数为(38.56±5.47)岁,其中包括6例坠落伤、9例跌伤、11例交通事故伤、6例运动伤;在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4:8,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57岁,均龄值数为(37.94±5.63)岁,其中包括7例坠落伤、10例跌伤、9例交通事故伤、6例运动伤;两组对象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方法

以上所选患者均选取俯卧体位,之后进行全身麻醉操作,两组患者治疗方式均为钢板内固定方式,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后内侧入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后外侧入路治疗。

1.2.1 后内侧入路

在患者腘窝横纹内侧缘位置进行切口操作,长度为10cm,然后将胭筋膜后钝性切开,并分离深层次组织,向外牵引血管和内部神经,使膝关节后内侧关节能全部现象出来,与此同时进行切开操作,方向为纵向,之后剥离比目鱼肌,充分显露后内侧平台。

1.2.2 后外侧入路

从腘窝横纹外侧缘位置进行切口操作,长度为10cm,切口平行于腓骨外侧皮质轴线,深入切口,将胭筋膜切开,向外牵拉腓总神经和腓肠外侧,然后对深层次结蹄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并对外侧动脉进行结扎,与此同时,向内牵拉胭动静、胫神经和周围组织,剥离比目鱼肌,将腘肌充分暴露出来,并向内牵拉腘肌,一直到外侧后台全部显现出来。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骨折复位以及膝关节恢复状况进行比较,其中膝关节恢复状况采用膝关节评分表(HSS)和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其中膝关节评分越高表明膝关节恢复状况越好。(优+良)/总例数×100%=优良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试验所得最终数据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平方差)表示,其检验用t,率表示计数资料,其检验用x2,组间差异经P值检验后,P<0.05则表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骨折复位状况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之后,在骨折复位优良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1.88%,与研究组的93.75%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果如下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状况

在膝关节功能评分以膝关节活动度方面,研究组均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果如下表2:

3讨论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指的是膝关节后侧骨折,其通常是由交通事故、外力冲击或者高空坠落引起的,在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时,外力的突然撞击,很容易使膝关节后侧胫骨平台发生塌陷或者劈裂现象[3]。在以往的治疗中,通常使用的方式为钢板内固定手术,但是因为后者骨折部位后偏,如果不能够将其充分暴露出来,将会提升治疗难度,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创伤性炎症,进而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的恢复造成影响,所以需要选择有效的入路方式。

经过大量实验表明,以往的后内侧入路治疗具有较多不足,其中包括暴露范围受限等,如果想进一步扩大显现范围,则会损伤副韧带[4],在此基础上,固定以及复位操作的难度也会增加。将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联合在一起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扩大手术视野,同时也能够给予患者平台双侧固定和复位操作,可促进骨折复位优良率的提升[5]。与此同时,将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之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但是,此项治疗方式需要手术医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术。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骨折复位优良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1.88%,与研究组的93.75%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膝关节功能评分以膝关节活动度方面,研究组均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由此可见,联合使用后外侧和后内侧入路治疗效果要比单纯的后内侧入路治疗效果好。

总而言之,将后外侧与后内侧入路联合在一起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活动状况,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丁浩亮,薛子超,胡传真,等. 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后外侧关节面塌陷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7):559-564.

[2]顾海伦,杨军,丁立峰,等. 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8):836-838.

[3]连纪文,王洪江,杨战锋,等. 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及后柱骨折[J]. 创伤外科杂志,2016,18(11):678-680.

[4]胡孙君,张世民,张英琪,等. 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手术入路的深层解剖及后外侧与后内侧比较[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5,33(5):497-501.

[5]乔晓红,查振刚,牛建军,等. 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2):2034-2037.

论文作者:彭优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分析论文_彭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