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范彦红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范彦红

山西省新绛县西街实验小学北校 043100

摘要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培养 兴趣 数学 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因此,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使学生们更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要为学生设计适合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地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多开动脑筋,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我们的图形王国中,有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上来吗?这样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手脑并用,质疑问难,保持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并要求学生在操作时,做到边看边想,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我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完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不同的角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还要口述操作过程,这样做既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果教师还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便能激发起学生要求解疑的心理需求。那么就会更进一步地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探索高难数学的勇气和信心。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延续兴趣

如果说产生兴趣是基础,巩固兴趣是保证的话,那么延续兴趣就是发展,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这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运用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如果和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得到延续和发展,做到课已尽而思未止。例如,在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及组合图形的表面积计算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计算自己家中箱子.衣柜表面积是多大?要计算箱子.衣柜表面积应测量出哪些长度的数据?再如教学完百分数的应用之后,引出“百分数应用广泛,可在生活中却有不少人利用百分率的知识干一些不正当的行为,搞赌博游戏,(放多媒体课件)摸奖,分析其中奖的可能性,指出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揭露出本质,这样每次讲授完新课之后,都让学生用所学得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学生就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体会到成功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日增月加.

四、多元评价,保护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对低年级小学生容易产生激情,感情易外露,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并易发生变化,教师就应多采取表扬、奖励的激励手段,利用奖励小红花、小红旗的方式,对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那些没取得成绩的多用鼓励的语言:“你很聪明,再动动脑筋,老师相信你能行!”等增强其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别小瞧了这一句: “你讲得真好!”、“你真棒!”、 “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你真聪明!”它们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的“得法”,应以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为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内活动,因人数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泛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为所有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既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也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收录机、投影仪和电脑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已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有力工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以静态形式为主,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条件下学习的局面。多媒体教学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这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习”的最佳境界。

论文作者:范彦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范彦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