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苦参注射液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毒副作用研究论文_滕昊岐,游昕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生化指标,病灶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病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肿瘤比对照组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进行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肝动脉灌注栓塞;原发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341-02

肝癌即为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目前,我国肝癌在恶性肿瘤死亡排位中占第2位,肺癌多发于城市,肝癌多发于农村。其临床症状有腹水、侧支循环的发生、呕血、肢体水肿、体重减轻、肝脏肿大、全身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现就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范围36~60岁,平均年龄(45.1±6.1)岁,病程范围6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7.6±0.9)个月。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范围48~65岁,平均年龄(48.2±8.6)岁,病程范围4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6.8±0.6)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进行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置入人动脉鞘管,联合RH导管、Cobra导管和SP微导管进行肝动脉造影,将导管插入在肿瘤供血动脉处插入导管,将10~50ml 40%碘化油混悬液注入靶血管,灌注相对应的化疗药物,在治疗期间应用止吐药,托烷司琼:静脉滴注,5mg/天,连用3天。

1.2.2治疗组 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每次20ml/次,1次/d,连用14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生化指标,病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11.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生化指标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结果数据的表示,数据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结果指数中病灶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生化指标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肿瘤的长度是(6.35±1.85)mm,宽度是(4.6±1.99)mm,生化指标中的甲胎蛋白值是(1023±58)mg/ml,治疗后的肿瘤的长度是(5.36±1.75)mm,宽度是(3.6±1.65)mm,生化指标中的甲胎蛋白值是(728±36)mg/ml,治疗组治疗前肿瘤的长度是(6.35±1.85)mm,宽度是(4.6±1.99)mm,生化指标中的甲胎蛋白值是(1023±58)mg/ml,治疗后的肿瘤的长度是(4.01±1.26),宽度是(2.23±1.13)mm,生化指标中的甲胎蛋白的值是(573±42)mg/ml,经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病灶缓解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病灶均有缓解,有效率=CR+PR。详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病灶缓解情况[n(%)]

注:治疗组患者的病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呕吐2例,肝功能损害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2%;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原发性肝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大部分肝癌患者自身都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的主要是长期慢性肝病导致,其过程是,由沿循再生结节转化成低度非典型增生结节在由此转化为高度非典型增生结节 形成肝癌。较大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1]。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是苦参、土茯苓、山慈菇、五灵脂、何首乌等。能够较好的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具有较好的止痛止血作用。中医药理学认为,该药物的成分苦参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可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临床上单纯的采用的肝动脉灌注栓塞术经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为突出的不良反应,使其治疗效果较差。近几年来引进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疗效较好[2]。

综上所述,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术进行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较好的控制肿瘤的大小,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缓解患者的病灶发生情况,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该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临床上应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刘井泉.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261-262.

[2]王阳.原发性肝癌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6,4(13):91-92.

论文作者:滕昊岐,游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3

标签:;  ;  ;  ;  ;  ;  ;  ;  

复方苦参注射液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毒副作用研究论文_滕昊岐,游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