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地平对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武玉梅

拉西地平对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武玉梅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150040

【摘 要】目的:对拉西地平在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中50例患者运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为对照组;而另外的50位患者采取拉西地平的治疗方法,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即采用拉西地平治疗方法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为95.68%,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48%,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观察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高,并且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拉西地平能有效降压,改善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症状,而且相对传统的治疗方法而言,安全,方便。所以拉西地平在治疗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有着广大的发展前景及应用空间。

【关键词】拉西地平;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

高血压并发稳定性心绞痛在临床中非常常见,是一种多发性疾病,而在临床治疗中,运用拉西地平可以得到较好的疗效。拉西地平是一种新型的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抗剂,对血管选择性高,通过扩张外周动脉并减轻外周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目的。本院通过选取的100名高血压并发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拉西地平的疗效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中,男女性患者各为50例。入选的病患年龄需在35-65岁之间,并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并稳定性心绞痛。在符合条件的患者中挑选出50名选用拉西地平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0名选用传统疗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都分别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为2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5.2±1.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4.8±1.6岁,观察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亡,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与处理,两组年龄、病程、发生心肌梗死例数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先给予氨氯地平缓释片5mg/次,2周后血压下降达显效水平,则以原剂量维持至结束,未达显著效果者,则递增剂量至10mg/次疗程共6周。而观察组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则为拉西地平,其具体的治疗方式为每次4mg,疗程为2周。2周后血压下降达显效水平,则以原剂量维持至结束,未达显效者,则每2周递增剂量至6-8mg/次,疗程共6周。在1个疗程结束之后,对于血压下降达到标准的患者,则继续给予原剂量,直到治疗结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部受试者在治疗前1周停用所有降压药和抗心绞痛药物,观察1周后仍符合入选标准者进入试验。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用药前运用立式水银柱血压仪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至少为患者测量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基本的血压标准。治疗后血压取上午服药后3h,以同样的方法测定。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并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监测期间患者的体力活动在治疗前后大体保持一致,所得有效数据应在55%以上。用药后2-6h之间最低的每小时血压平均值与治疗前相应时间血压平均值的差值为峰值(P),用药后21-24h间每小时血压平均值与治疗前相应时间血压平均值的差值为谷值(T),计算谷/峰(T/P)比值,治疗前后各做动态血压监测1次。对于上述测量结果的分析,需依据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即卫生部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当DBP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DBP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mmHg为取得显效;若DBP下降未达10mmHg,但已经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则定为有效;未达以上标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检验,如果实验所得数据差异p<0.05,即代表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50例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治疗显效的为30例,治疗有效的为1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8%,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压、心率及谷/峰比值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24h,白天、夜间平均血压显著下降。观察组24h血压平均下降1820/1422mmH,白天平均下降1713/120mmHg,夜间平均下降920/725mmHg,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谷/峰比值为:SBP68%、DBP60%。对照组24h血压平均下降1828/1538mmHg,白天平均下降2014/1220mmHg,夜间平均下降1025/823mmHg,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显著减少,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结论

拉西地平属于第三代亲脂性二氢毗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其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体内的钙离子内流,而且其脂溶性远远高于其他的钙离子拮抗剂。就其优势而言,拉西地平不影响患者体内窦房结或房室结的正常传导,而且不会对患者的心脏的收缩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拉西地平很少引起患者的外周水肿以及便秘,作用时间也较长,药物依从性较高。

综上所述,拉西地平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并能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且耐受性良好。而且运用拉西地平来治疗高血压并发稳定性心绞痛十分安全、有效,因此,拉西地平在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面有广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淑琴.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高血压杂志,2006,04:312-314.

[2]何红艳.拉西地平应用于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60.

[3]杨金钟.拉西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8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8):48-49

论文作者:武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拉西地平对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武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