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论文_姜生莲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论文_姜生莲

--以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医疗服务水平享有上的差距也在逐渐的缩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改进与完善,对于预防和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保障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进行有重大意义。为此,文本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岱山社区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医疗联合体;强化服务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78-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资力度,岱山社区卫生中心肩负着疾病诊疗、健康咨询等重要职能,近年来,坚持把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作为统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也有不足,基层的公共卫生基础仍旧较为薄弱,农村卫生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与提高居民身体健康素质的普遍性能力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笔者对岱山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1、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的必要性

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服务、“智慧医疗”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以及市、区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服务能力待强化。一是我中心康复发展能力整体偏弱,社区服务中心康复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康复发展初见雏形,但在技术力量方面缺乏一定支撑。其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需进一步提高。在家庭医生签约方面,全科医生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对照标准,全区普遍存在全科医生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全面推开签约服务的压力巨大。再次,信息化建设与运用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由于基层信息工程人员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加上医务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参与度不够,导致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还不够高,信息化为群众服务、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效果尚不明显。最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中心现有职工81人,卫技人员71人,中级职称26人,占比36.6%,副高以上职称6人,占比8.45%,省、市、区骨干人才5名,占比7.0%。对比兄弟医疗单位,人才结构、中高级职称比例、骨干人才数量、全科医师队伍占比均存在较大差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社区卫生中心要想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就必须加快完善卫生服务工作,要合理规划,明确工作职能,加强卫生服务管理,从而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让社区卫生中心成为居民信得过的寻医问药的场所。

2、创新岱山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策略

2.1 树立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形象

一方面要利用各种传播工具对外宣传,将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理念、医疗药品的正规采纳渠道、医护人员内的卫生水平、检查设备的精确度等告知居民,让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更多的了解,让居民潜移默化地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要在社区多搞卫生讲座、义诊,从居民认可社区卫生服务,从而让居民在寻医问药的时候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2 加大专业医护人才的培养有序健康发展

社区卫生中心服务比较全面,而要想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就必须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首先,借助平台,创新人才招聘机制。落实人才招聘工作,积极开展南京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工作;结合中心实际组织院招劳务派遣人员,与第三方公司搭建考核平台,严格人员选拔;大力推广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设置优厚吸引条件,为中心持续发展提供完善人才保障。其次,明确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要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个人培养和团队培养相结合、面上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等多种培养模式,加快“本土”人才培养步伐。

2.3 深化“府院合作”,全力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

首先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配套政策。政府要鼓励医疗联合体的发展,明确其发展方向,充分调动医联体各方的积极性。其次是建立共享机制,逐步分级诊疗。发挥医疗联合体内优质医疗资源效益,建立信息共享、大型设备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在联合体的互动流通。最后是搭建区域平台,助力医联体建设。借助远程医疗、信息化等将三级医院的人才、技术、信息、设备等优势资源和管理理念与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共享。

2.4 加快推进家庭医生服务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医改文件精神,社区服务中心应不断加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建设、签约服务体系建设等,在服务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①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以全科医生、中医师、社区护士、公卫医师等为主要组成人员,我中心组建了4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充分吸纳“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家团队,逐步完善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全过程健康管理的有效机制。

②不断丰富签约服务内容。将全科门诊与家庭医生服务签约门诊有机整合,全科门诊优先为签约居民服务,安排社区护士预约签约人群至相应的签约门诊,对居民常见疾病进行诊疗和指导;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的居民优先安排转诊、预约门诊、住院等服务,通过机构之间的上下联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③突出抓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以重点人群为切入点,通过个性化签约、高标准履约、高质量服务,逐步赢得群众认可与信任;在健康管理上进行生活方式、饮食搭配、中医体质辨识等指导;制作家庭医生服务卡片,采取按项目、人群等多种签约服务方式,与签约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提供约定式服务、规范化指导、个性化随访。

2.5 注重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

加快普及社区健康小屋,开发健康信息采集系统、居民健康监测分析系统、居民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系统,建立居民健康的预警、干预、管理新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创新。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行社会形式下,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卫生服务中心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现状,不断完善卫生服务,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提高卫生服务水平,让居民认可社区卫生服务,从而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居民看病的首选。

参考文献

[1]王琦,申俊龙,张海波.基层社区健康服务的特色资源选择与治理模式创新[J].中国卫生经济,2018,(3):60-63.

[2]董燕敏.天津市首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创新与发展论坛召开[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5):390.

论文作者:姜生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论文_姜生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