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控输注地佐辛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椎体成形手术中临床观察论文_张琦

长沙市第八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目的:探讨TCI地佐辛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病人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A组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进行麻醉维持;B组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靶控进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在切皮(T0),注入水泥(T1),麻醉结束拔管(T2),拔管后五分钟(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并于拔管时进行咳嗽评分,拔管后5分钟采用镇静-躁动评分法(SAS),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术后评分。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A组患者。T0、T1 两组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SAS,VAS两组比较有差异。结论:在该项手术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维持,快速苏醒期拔管管理中均有一定的运用价值,但地佐辛在拔管和拔管后的镇痛镇静,减少躁动等临床指标优于瑞芬太尼,具有更为显着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地佐辛;瑞芬太尼;老年患者;椎体成形

随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患者手术率上升,手术的种类范围也在不断增加。而他们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多伴有其它基础疾病,各脏器储备功能下降,对应激反应耐受性低。在全麻诱导插管和拔管刺激,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1]。如何选择用药,安全舒适的麻醉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观察靶控输注地佐辛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椎体成形手术中临床效果,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进行椎体成形术的60例进行研究对比,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年我院60例椎体成形手术患者,年龄60-78岁,男性21例,女性38例。ASA为Ⅰ-Ⅲ级,体重42~75kg,排除有严重心、肺的相同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瑞芬太尼组、B地佐辛组,每组30例。2组性别、年龄、体重及ASA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前访视,告知VSA镇痛评分标准,术中检测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两组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使PETCO2 值维持在35-45 mmHg。

1.3 观察指标 切皮(T0),注入水泥(T2),麻醉结束拔管(T2)拔管后五分钟(T3),分别记录MAP、HR、SPO2指标变化。进行镇痛效果评分。并于拔管时进行咳嗽评分,拔管后5分钟采用镇静-躁动评分法(SAS),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术后整体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A组和B组性别、年龄、体重及ASA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指标变化 A 组和B组T0、T1、点时MAP、HR数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T3点MAP、HR数值变化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A组和B组的SPO2在四个观察时间点变化无差异。而A,B两组拔管后5分钟用SAS,VAS进行术后整体评分,B组的评分整体比A组要低。

注:注:▲ T2 A组与B组比较P<0.05 ★T3A组与B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如咳嗽,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两组出现都比较低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病人躁动的发生率B组要比A组的高。

3 讨论

老年人因为自身的原因应激能力差,,围术期并发症 的发生率相当高,这无疑给麻醉带来很大风险。因此要求选择可控性良好,深度适宜且苏醒迅速平稳的药物维持麻醉,尽量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进行平稳有效的麻醉。地佐辛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产生脊髓镇痛,同时可抗μ受体,其呼吸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激动受体的芬太尼,对μ受体兴奋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抑制作用[2],对σ受体无活性,成瘾性较小,在临床中的应用无烦躁不安、焦虑等不适感[3]。其突出特点:呼吸、循环抑制小,不良反应较少,镇痛效果强,持续时间长,能使患者处于意识清醒而无痛觉状态[4]。瑞芬太尼是哌啶环上结合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血脑平衡。瑞芬太尼与其他的芬太尼类药物相比较,瑞芬太尼的起效时间较快,其镇痛效果可以通过药物剂量进行调节[5]。其镇痛作用是 芬太尼的1.5 ~3 倍,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也在一定程 度上激活了患者体内的促伤害机制,可增加患者术后痛觉 敏感度,导致痛阈下降,即诱发痛觉过敏[6]。

在本次临床观察中T0,T1时A组和B组各项监测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并且都很平稳。地佐辛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的维持,快速苏醒拔管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但在T2和T3时两组的MAP,H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并且SAS,VAS进行术后整体评分,B组的评分整体比A组要低。出现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的病人B组的要比A组的多。从上述临床观察中可以得知在全麻苏醒后的镇静镇痛,减少病人躁动方面地佐辛的效用要优于瑞芬太尼,更具有显著地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兴东,史正山,林宇,等.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8):614-615.

[2]Chris J,Shujuan M,Madeline U,etal.Discovery of mu-opioid selective Ligands derived from lamiono tetralin scaffolds made viametal-catalyzed ring-opening reactinons[J].Bioorganc Med Chem Lett,2009,15(4):1228-1232.[ 4] 安礼俊,张宙新,胡伟,等. 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苏醒期 躁动的影响 [J]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7):1036 -1039.

[3] 安礼俊,张宙新,胡伟,等. 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苏醒期 躁动的影响 [J]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7):1036 -1039.

[4]Zhu Y,Jing G,Yuan W.Preoprative adm inistation of intramuscular dezocine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atecto-my[J].J Biomed Res,2011,25:356-361.

[5]谢伦雄,罗小玲.利用麻醉深度检测仪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J].新医学,2009,40(6):400-403.

[6]安礼俊,张宙新,胡伟,等. 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苏醒期 躁动的影响 [J]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7):1036 -1039.

论文作者:张琦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靶控输注地佐辛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椎体成形手术中临床观察论文_张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