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关系的新发展与局限_奥巴马论文

美俄关系的新发展与局限_奥巴马论文

美俄关系新发展及其局限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局限性论文,新发展论文,美俄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8832(2010)5期0023-07

[完稿日期]2010-07-22

2009年3月,美俄两国外长在日内瓦同时按下象征两国“重启”关系的特制“按钮”。一年来,双方都采取了改善与发展关系的重要举措。美暂缓北约东扩进程,暂停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在伊朗问题上同美进行了罕见的密切协调与合作。两国还最大限度地做出妥协,签署了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这些使美俄关系出现积极发展势头。

一、彼此关系大幅提升

奥巴马总统上台后急于扭转前任外交上的不利局面,将改善对俄关系作为首开外交政绩的突破口之一。他寄望于以此带动与俄在其他方面的合作,进而推动“无核世界”进程。俄也欲借两国新总统就任之机改善俄美关系,营造恢复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美俄相互需求增多,促使双方关系迅速走出小布什时期的历史低谷,大幅向上提升。

尽管此番“重启”关系双方都有所愿,但美主动开局调整对俄策略,精心施展“巧实力外交”,频频发动“魅力”攻势尤为抢眼。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不久,即主动致信梅德韦杰夫总统,向俄释放善意,表示美可能最终不会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不久,美副总统拜登在第4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奥巴马政府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决裂,“重启”美俄关系,认为现在是按下“重启键”,寻找合作领域的时候了。紧接着,希拉里国务卿即以赠礼方式,送给拉夫罗夫外长一个象征两国“重启”关系的特制“按钮”,刻意表达美对改善对俄关系的“诚意”。奥巴马在北约首脑会议上不再提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入约”问题,并破天荒地强调“容忍不同观点”的必要性,访俄期间也有意回避“高加索和俄的民主化”问题。他还顶着国内保守派和舆论压力,正面呼应俄在签订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方面的一些关切,在诸如驻地核查、较大幅度削减运载工具等问题上对俄做出妥协。

俄也真心欢迎美在“重启”两国关系方面的努力,积极回应美方善意。梅德韦杰夫总统2009年4月在伦敦《俄美总统联合声明》和《俄美总统关于就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的联合声明》中与奥巴马总统共同表示,“彼此敌视、把对方视为敌人的时代早已过去。两国目前存在着诸多共同利益”,彼此的“一致远远大于分歧”,俄准备与美一块走出冷战思维。随即俄便做出允许美及其他北约盟国通过其领土向阿富汗运输供给的决定,并在美宣布撤销在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后,也放弃了在加里宁格勒飞地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决定,极大地缓解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俄还积极响应奥巴马的建立“无核世界”构想,在与美的新核裁军谈判中,就“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挂钩”以及“限制高精度武器发展”等问题做出重大让步,配合美在“国际核安全”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召开前最终签署新核裁军条约,为奥巴马实施重整国际核秩序扫清一大障碍。特别是在美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伊朗进行新制裁问题上,俄不但投了赞成票,而且还不顾惹恼伊朗和支付大额违约金的代价,主动冻结了本不受安理会制裁决议限制的向伊朗出售S-300导弹系统的合同,大有“9·11”事件后普京力排众议、义无反顾支持美打恐的劲头。

最为外界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两国都相继出台了对外新政和国家安全战略。梅德韦杰夫总统授意起草的《在系统基础上有效利用外交因素推动俄罗斯联邦长期发展的计划》核心内容是,俄迫切需要现代化,为此,必须拉近与西方的关系。这份仅供内部指导对外工作的外交“白皮书”明确指出,“鉴于美国在解决全球和地区关键问题时所起的作用,以及奥巴马政府宣布的外交方略,俄要有充分准备地考虑到继续与华盛顿理顺互利、平等合作的全方位关系”;努力打破长期以来美对俄转让高技术的限制,“利用美国的技术实力”、投资和“经贸合作渠道实现俄罗斯国内的发展目标”;“摆脱消耗性的对抗和新一轮军备竞赛,把腾出来的资源用于俄联邦现代化”。①拉夫罗夫外长在其前言中进一步指出,“在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基础上加强与主要世界大国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利于俄罗斯,“欧盟,尤其是美国,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合作伙伴”。②俄外交新政突出反映“缓和取代冷战,经济压倒一切”的特点,开始由先前的军事和能源兴国战略向“科技创新强国战略”转变,具有明显的外交大转向特征。这表明俄对美政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折性变化,在对外关系坚持“全方位”发展的同时,也带有面向美欧为主的特性。俄首次邀请美英法等北约国家士兵参加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阅兵庆典,则是其对外方针发生重大变化的具体体现。对此,奥巴马还专门发表声明致谢,并在稍后递交国会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要与俄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稳定、务实、多维的关系”,称“一个强大、和平、繁荣且尊重国际规则的俄罗斯符合美国的利益”,强调美“将寻求与俄罗斯建立更密切的伙伴关系,以应对暴力极端主义,特别是在阿富汗”。③随之而来的是两国在吉尔吉斯斯坦政权更迭引发社会骚乱问题上的相互协调,俄不再紧逼吉临时政府做出关闭美军基地的决定;美则不计较俄对吉反对派的过度支持。正是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今年6月梅德韦杰夫总统成功实现对美国事访问。两国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达成新的共识,并签署了较大数额的经贸合作协议与合同,双方还同意扩大在反恐战线上的合作。奥巴马总统承诺无条件、全力支持莫斯科加入世贸组织,认为“俄罗斯应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这对俄罗斯有利、对美国有利、对所有国家都有利”。④美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认为,在过去18个月中,美俄以增进共同利益为目的“重启”两国关系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奥巴马总统也表示,他与梅德韦杰夫总统“成功地重启了”两国关系。美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甚至认为,两国在政治和安全领域“重启”合作关系已取得进展的情况下,目前该是“重启经济进程”的时候了。

二、深层次矛盾和分歧依然存在

美俄两国根据各自利益需要调整了对对方的政策,两国很快走出小布什时期的僵冷状态,相互关系迅速转暖回升,协调与合作明显增强。然而,两国的结构性和深层次矛盾与分歧并没解决,双方关系深入发展依然乏力,难以重现冷战结束初期那样的美俄“蜜月期”。

(一)互信缺失未有明显改观

美在北约东扩及“9·11”事件后对俄全力支持其反恐行动回报等问题上一再失信于俄,尤其是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上出尔反尔,中止了在波捷两国的部署计划,却在背地里做出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部署反导基地的决定,使俄对美信任危机加剧。俄驻北约代表罗戈津公开指责说,俄是从媒体上了解到美欲将东欧反导系统改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部署的消息,称“如果俄总是在报纸上看到令自己不愉快的新闻,那么还谈什么与华盛顿真正的伙伴关系和‘重启’呢?”⑤而且,奥巴马总统一边高调“重启”对俄关系,一边却在2009年的《国家情报战略报告》中继续将俄视为潜在威胁,认为俄“继续寻求重振大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会使美国利益复杂化”。⑥即便奥巴马在2010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了与俄接触政策,但也只是在扩大“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合作关系”名单里,在需要扩大一些“对于双方在某些具有共同利益领域合作”的双边关系中提到美俄关系,且还排在后三位,位居美印关系之后,美对俄的信任与重视十分有限。尤其是在美中亚驻军问题上,美对俄“口是心非”一直不满。美防长盖茨曾公开指责俄对美驻马纳斯空军基地采取“双轨政策”,称俄“一边发出愿意与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进行合作的积极信号,一边却在对美国来说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机场问题上与我们对着干”。⑦正是由于战略互信的缺失,俄尽管无力支撑庞大核武库的沉重负担,却在与美签订新的削减核武器条约的谈判中始终拒绝美方起初提出的将现役战略核弹头削减至1000枚左右的上限数额。在俄看来,惟有保持1500枚以上的现役战略核弹头才能“维持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网络的能力”。⑧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的谈判,也因彼此战略互信的严重缺失,未能在旧条约到期前达成一致,直到临近“国际核安全”峰会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召开前方才互作妥协得以签署。俄为营造梅德韦杰夫总统访美的良好氛围,对美在波兰部署“爱国者”导弹并派兵驻守保持极大克制,但美保守派却依然对“具有极强民族自尊心”的俄领导人是否真心奉行“温和的”对外方针持怀疑态度,甚至不相信俄对美继续挤压其战略空间会视而不见,且不相信俄主动冻结向伊朗出售非禁武器合同是出于真心。

(二)地缘利益冲突依旧

美始终认为只有不断扩大北约才能确保其自身和盟国的安全。冷战后美历届政府也无一不将遏制“昔日帝国”——俄罗斯的崛起,打压其战略空间作为维系美唯一超级大国霸主地位的既定战略。即便是“重启”对俄关系,奥巴马政府也没有完全停止挤压俄传统战略空间的努力,在俄周边继续投棋布子。基于俄的强烈反对,美暂时搁置了乌、格加入北约议程,但依然推动北约在2010年初启动乌克兰加入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程序。美虽无力挽回亲美反俄的乌前总统尤先科的败局,但仍没有放弃在乌克兰建立能供欧洲新导弹防御系统使用的雷达监测站的努力,也没有完全放弃对乌反俄势力的支持。美虽对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在一些问题上的“莽撞”不满,但仍坚定地站在这一极端亲美反俄的政权一边,继续按“北约标准”训练格军并向其提供军事装备,派驱逐舰访格,举行联合军演。尤其是美国务卿希拉里借7月的对格“安抚之旅”,再次宣称支持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离间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地与俄的关系。与此同时,美不断加大对中亚的投入,寻找新的军事立足点,强化其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欧亚结合部和腹地的影响力。奥巴马在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反复强调要“着眼于重振美国的领导地位”,使其“能在21世纪更有效地推进美国的利益”。俄则将美在其原有势力范围发展亲西方势力和不断扩大北约视为对本国的现实和潜在威胁,认为只有冲破美等西方遏制,才能彻底从衰落走向复兴。因此,即使是在“重启”对美关系过程中,俄也同样没有停止反遏制、扩影响、展军力的行动。自2008年俄远程轰炸机多次超低空逼近美航空母舰及航母战斗群后,2009年俄两艘顶级“鲨鱼”级核潜艇又“史无前例”地出现在美东海岸附近海域,彰显俄恢复军力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同时,俄还加紧在美后院“排兵布阵”,强化与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反美色彩较浓国家的军事合作,并探讨在该地区建立海军基地和导弹基地的可能性,以此回击美在俄周边加强军政渗透、部署反导系统的行动。在对亲西方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实施“高压外交”手段,成功取得“助选”亲俄势力代表问鼎乌总统宝座胜利后,俄又挥师中亚,力挺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重新夺权,使本地区的对美博弈态势开始朝着有利于俄的方向转变。俄也并不讳言,称其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回应华盛顿在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范围(前苏地区)策划的‘颜色革命’”。⑨美不断指责俄依旧抱有“19世纪争夺势力范围的观念”,称“最能危害‘重启政策’的是俄在前苏国家极其恶劣的所作所为”。⑩美副总统拜登还借媒体“影射”俄经济失败,领导层“固守过去的某种东西”。俄则反唇相讥,指责是美方破坏了两国恢复关系氛围,在按“复原按钮”。俄外交新政虽强调要大力发展与美国和西方大国的关系,但也明确提出要重建俄的势力范围,要求“依靠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客观优势”,“积极抵制地区以外势力干涉俄联邦与独联体”,以及“非一体化、分裂和使俄联邦脱离地缘战略圈的做法”;还提出要利用当前欧美海外投资不足的有利时机,“扩大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国家的经济存在”,大力收购“当地生产实体”,“尤其是能源、信息、物流及运输等领域的企业”。(11)美俄地缘战略利益的相左是双方建立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最大障碍。

(三)价值观仍旧难以融合

美一直试图将俄改造成政治上“民主”、经济上“自由”、政体去“帝国化”的所谓西式“真正”民主国家,并以在前苏地区推行美式民主方式剥离这些国家与俄的传统联系。奥巴马虽不再沿袭前任对“后苏”地区“民主改造”和“输出民主”的激进路线,对俄在“民主与法制”方面的批评也有所减少,但在“后苏”空间推行美式民主价值观的既定方针没有改变。奥巴马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连篇累牍地强调,“我们的长期安全和繁荣有赖于对普世价值的坚定支持”。“一段时期以来,这些价值观曾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近年来民主的发展却变得有些迟缓”。“美国支持对外拓展民主与人权”,并“欢迎所有和平的民主运动”,并一语双关地表示,美国“支持俄罗斯国内有关强化执法、建立负责任政府及尊重普世价值的努力。在积极寻求俄罗斯在欧亚大陆发挥负责任伙伴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将支持俄罗斯的邻国能够保持主权与领土完整”。因为,只有“尊重人权和民主价值观的国家”才能成为美国的“强大的伙伴”。(12)美媒体也一直在敦促奥巴马政府应抓住梅德韦杰夫总统访美之机,“促使俄罗斯向西方的人权与民主标准看齐”。然而,俄这些年来一直在坚持“主权民主”原则,其外交新政也依然强调,要“在国际论坛和双边关系中大力宣介俄罗斯在民主和人权方面的态度和立场”,反对在民主和人权中推行“双重标准”。为此,在小布什策动“民主风暴”若干年后,俄开始重整旗鼓,以“文武两手”并进手法,既顶住了美的“民主”攻势,又以武力“夺回”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在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连连得手,使美俄地缘战略攻防态势发生重大变化。

(四)安全观依然严重对立

美只顾本国和盟国安危,一直寻求“单方面”的绝对安全,并视北约为“欧洲安全的基石”。奥巴马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也继续强调,“美国的持久利益就是美国、美国公民以及美国的盟友和伙伴的安全”。奥巴马总统虽口头上表示撤销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但仍坚持在2009年底与波兰签署《美国驻军地位协议》,并于今年5月正式在波兰距俄边界仅60公里的基地部署“爱国者”导弹和100余名美军士兵,这势必触痛俄的敏感神经。美还继续酝酿欧洲更大范围、机动性更强的导弹防御网络,构建排斥俄的欧洲独立防御体系。这与俄着力打造“从温哥华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欧洲大西洋地区和欧亚地区的统一安全空间”安全战略严重对立,不时引起俄要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并以战略核潜艇在北极冰层下连续试射洲际导弹的强烈反应。俄的外交新政也继续强调,要“在国际事务中围绕对各国符合时代需要的一致要求的发展模式积极制定统一日程,协调集体力量有效抵制对安全的威胁和挑战”,要“努力使美国放弃在欧洲部署可能破坏俄联邦遏制力的全球反导系统的单方行动”,主张建立欧洲的统一安全空间,反对将俄排除在外的欧洲“独立”安全体系。美俄安全观上的严重对立,决定了两国仍将对方视为主要的潜在威胁和战略对手。

三、美俄关系发展路漫漫

美俄政治互信缺失和地缘战略利益相抵触,决定了两国发展实质性关系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美国务卿希拉里在回答俄为何一直未能“入世”时曾坦言,“如果美俄之间能开展紧密合作,这些问题都可解决”。(13)其弦外之音不言自明,美希望俄能成为听话的“紧密合作”伙伴,但后者却没有屈尊做小兄弟的“传统”。由于“奥巴马或是不愿意,或是不能在国外放弃美国的行为方式,到处建立和维持美式政治架构”,(14)俄又从来没有对外百依百顺的习惯,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碰撞和摩擦将在所难免。

(一)新核裁军条约面临各自立法机构按时批准的考验

美俄新核裁军条约的签署被认为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里程碑”,但条约能否按时生效尚存诸多掣肘因素。对美国来说,2010年11月中期选举前批准新核裁军条约对奥巴马政府至关重要。因为,以乔恩·凯尔为首的共和党参议员一直坚持对俄不妥协的强硬政策,反对美俄新核裁军条约。该条约如年内不能获得批准,2011年的难度会更大。因为,“届时条约的主要反对者共和党人多半将巩固自己在上院中的地位”。(15)根据美国法律,该条约需经参议院2/3多数通过才能生效,即要获得参议院67票支持。但民主党只有58票,加上支持该条约的1名无党派参议员也仅有59票。“条约”要获得通过还需要争取来自共和党参议员的8票支持。鉴于去年已有41名参议员联名上书表达对新条约内容的担忧,该条约能否过得美参议院这一关还是一个未知数。对俄罗斯来说,虽然获得议会批准问题不大,但由于条约签署前,一些议员已发出警告,称如文件不将防御性武器与进攻性武器挂钩,届时将不同意批准。由此看来,这份最终未能将其要求写入正文的条约能顺利在俄议会通过也并非易事。而且,即使“条约”获得了两国议会的批准,在其到期前双方也还存在“退约”的可能。因为,美俄签订的第二阶段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就曾因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美俄反导条约而作废。

(二)后续核裁谈判前景暗淡

奥巴马政府希望在新条约生效后,能就短程战术核武器和保管核武器等问题继续与俄谈判。由于冷战后美不断扩张军力,俄与美在整体军事实力上已处劣势,能否说服俄同意与美继续同步核裁,成为奥巴马推进“无核世界”进程的一道难题。俄在签署新条约时就声明,美国“只有不在质量和数量上增加战略反导系统的情况下,俄罗斯才能考虑进一步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16)普京2009年底仍在强调继续发展进攻性武器的必要性,称为了维持世界力量的平衡,俄“必须开发进攻性武器系统”,否则“当对方建立了阻止我们进攻性武器系统的保护伞,我们将是危险的”,重申必须在核威慑方面保持与美实力上的平衡。(17)俄鹰派势力更是坚称,“除非美国从欧洲五国撤走战术核武器,否则进一步核裁军是不可能的”。(18)而美2010年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只提到“不发展新一代核武器”,并没有明确放弃对已有核武器的升级换代。事实上,美俄签署新核裁条约后,奥巴马已经向国会申请在未来10年拨款800亿美元,用于加强核武库和核试验室等核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重建和更新美国老化的核武器”。(19)毋庸置疑,如果俄感到与美在军事实力的差距继续拉大,双方下一步的裁军将受到阻碍。

(三)非核武军备竞赛更趋激烈

新核裁条约对美俄现有或计划中的远程非核进攻性武器没有任何限制,也没有禁止在战略运载工具上安装常规弹头和对非核装备的重型轰炸机的约束,这给双方继续研发非核武器装备留下巨大空间。美参院2009年底通过6363亿美元的下一年度国防预算,在保持全球最高军费开支和核优势基础上,继续推进常规武器的升级换代,加紧改装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并开始研发1小时可从美本土向地球任何地点发起攻击的“快速全球打击”(PGS)计划。基于美军事战略思想的转变,“俄罗斯也把重点放在了对用于非核武器冲突装备的现代化改造上”。(20)梅德韦杰夫总统已发布命令,要求俄三军现代化装备水平到2015年和2020年要分别达到30%和70%,强调“为了确保换装速度,财政拨款的优先方向将从供养军队转向提供装备”。(21)俄除了增加国内武器订单外,在今后5-6年还要从西方国家购买100亿欧元的武器装备。(22)陆军将更新一批武器,包括对T-90坦克、通讯、侦查和指挥系统的改进。海军将补充一批新型多功能战舰,包括20380型护卫舰。在未来10-12年为北海舰队和黑海舰队更新50艘新一代舰艇,并从法国订购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空军在未来10年也将更新1500架战机,包括苏-34、苏-35战斗机和卡-52、米-28H直升机,届时,俄直升机的现代化比例将接近40%。此外,可与美F-22“猛禽”(现今世界上仅有的第五代战斗机)和F-35“闪电Ⅱ”战斗机相匹敌的PAK FA战斗机也将于2015年服役。另外,2025-2030年还将装备新研制的隐性战略轰炸机,取代现有的图-160、图-95MZ和图-22MZ轰炸机。不难看出,美俄在大力削减战略核武器同时,两国在非核武器领域的角逐业已拉开架势。

(四)美反导计划给两国再生龃龉埋下隐患

俄始终认为导弹防御会赋予美对其任何目标发动袭击而不遭报复的能力,强调“导弹防御系统不应只保护一个国家或一个集团,而应维护国际社会所有负责任的成员利益”。因为“反导防御越强,对手相应的核力量就越弱”,这“破坏了主要核大国之间现有的平衡体系,首先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平衡。(23)为此,俄在与美签署新核裁军条约时就已声明,如美在反导问题上走得太远,威胁到俄的安全,俄将退出该条约。然而,由于序言中的“进攻性武器与导弹防御系统的关联性”的表述“不具法律约束力”,美国防部长盖茨已公开表示,在导弹防御问题上与俄“没商量”,并已决定将不惜花费数十亿美元,在2018年前打造出覆盖全欧洲的导弹防御系统。新核裁军条约的缺陷无疑给两国再次发生摩擦埋下火种。

(五)其他因素也制约着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

首先,冷战后美对俄政策一再失误,不仅使俄改制后一度衍生的亲西方“土壤”日渐贫瘠,也使俄一些对西方抱有极大幻想的精英人士也对美逐渐失望。这使“梅普”二人继续以与美“协调立场”换取对美关系改善的政策与行动受到制约,回旋余地变窄。而俄对美的每一次强烈反弹,不仅成为美保守派继续打压俄的口实,也加剧了其民众对俄的偏见。他们批评奥巴马新政对俄过于温和,“削弱了美国在俄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24)这使奥巴马调整对俄遏制政策换取其在一些问题上的配合越发困难。其次,两国“重启”关系所求各异,关注和侧重点不同。俄看重的是与美在高科技和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要与美“建立高质量的创新联系”。(25)美则更多希望加强与俄在政治、军事和安全方面的合作,对经济合作意愿不高。这使两国的外交与战略安全调整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美俄都是“自给自足”国家,经济模式、总量和结构差异大,经济依存度不高,彼此互补性不强,深化经贸合作十分有限。尤其是在美不愿放弃对俄转让高科技的歧视政策情况下,双方的“合作仅限于国际安全的个别领域,而经济联系很少,不像中美那样是重要的经济伙伴”。(26)美俄的双边贸易量很小。两国2008年的贸易总额刚上360亿美元,就因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滑到2009年的180亿美元,同比下降50%。俄欲借梅德韦杰夫总统访美之机打通对美经济通道,但基于彼此所求不同,双方签署的大多是战略稳定、军控和反恐等领域的协议,涉及科技和经贸项目的不多。而波音公司在未来10年以10亿美元对俄投资,落户俄“硅谷”,也是俄用40亿美元采购其50架波音737飞机和另外15架其他机种的订单换来的结果。(27)而悬在俄头上数十年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即美不给予俄最惠国待遇的法案也至今未能解除。美俄两国经济联系不紧,导致支撑“重启”关系的动力不足。再次,美保守派对俄的固有成见依然是两国“重启”关系的巨大障碍。俄在美推动安理会对伊朗制裁方面已经给予美方最大配合,然而,美国防部长盖茨却对俄不同意美欧后来单独对伊朗的更严厉制裁措施表示不满,称俄患有“精神分裂症”。这无疑引起俄的极大反感,称“这简直是下流作风,哪里像国防部长。要是真想用医学术语来表达,就是出现了临床症状”。俄还指责盖茨“仍把自己当成小布什而不是奥巴马政府的成员”,称“那个时代不可救药。有这帮人美国就会再次冒险”。(28)双方在伊朗问题上的口水仗尚未平息,两国的间谍战硝烟又起。美俄总统峰会余温未尽,美司法部即对外爆料,称美警方在其东部4个城市一举破获了一个长期潜伏为俄政府搜集情报并试图渗透到美政府决策圈的间谍组织。俄外交部随即反驳,指责美方的说法毫无根据,是倒退回冷战时代的做法。尽管后来俄低调平息此事,但美反俄势力的不断滋事,“则有可能加剧美国国内保守派势力的反俄情绪。届时,对俄奉行协调路线的奥巴马政府也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29)

冷战后美俄关系不畅多半因前者过度挤压后者战略空间、封杀其复兴势头过急所至。美为维护全球的绝对领导地位,不允许任何对其霸主地位构成现实和潜在威胁的挑战者存在。在美看来,目前和未来可与美比肩并构成潜在挑战的主要是俄罗斯。俄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世界最大的国土面积和世界第一的丰富自然资源,也具有重新成为未来超级大国的潜能,而最重要的是有与美争夺地缘战略利益的政治意愿。因此,遏俄弱俄、迟滞俄复兴和崛起,始终是美国的既定国策。俄改制后的外交向西“大转身”也非首次,但却屡屡受阻。此次俄再度调整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策,但励精图治,决意恢复昔日世界大国地位的既定战略没有变。这决定了两国发展实质性关系的进程仍然荆棘满途。目前,两国关系虽暖犹寒。从长远看,美俄只能在遏制与反遏制的争斗中寻求有限合作,两国既不会走向对抗,也难以完全走近。

注释:

①[美]《在系统基础上有效利用外交因素推动俄罗斯联邦长期发展的计划》,《新闻周刊》俄文版2010年5月11日。

②[美]康斯坦丁·哈泽米哈依尔·济加里:《俄罗斯出台外交新政,其实质在于同西方建立伙伴关系》,《新闻周刊》俄文版2010年5月11日。

③[美]《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白宫网站2010年5月27日。

④[俄新社华盛顿2010年6月24日电]。

⑤[俄]阿拉·亚济科娃:《“重启”还是黑海沿岸的新一轮紧张局势》,《独立报》2010年3月15日。

⑥[美]《“2009年国家情报战略”报告》,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2009年9月15日公布。

⑦[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研究所贝赫鲁兹·阿卜杜勒万德:《大国利益的震中》,《欧亚杂志》月刊2010年5月号。

⑧[日]酒井和人及岩田仲弘:《美俄新核裁军条约并非真裁军》,《东京新闻》2010年4月9日。

⑨[俄]《俄罗斯—拉美:团结加务实》,《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2010年6月20日。

⑩[美]詹姆斯·马森:《俄罗斯的举动让人怀疑奥巴马“重启”计划》,《时代》周刊网站2009年8月23日。

(11)[美]《在系统基础上有效利用外交因素推动俄罗斯联邦长期发展的计划》,《新闻周刊》俄文版2010年5月11日。

(12)[美]美总统奥巴马:《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白宫网站2010年5月27日。

(13)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0-03/22.

(14)[俄]该社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奥巴马不会让阿富汗总统像太阳一样发光》,俄新社莫斯科2010年5月13日。

(15)[俄]安德烈·列兹奇科夫:《背着伊朗包袱的“重启”》,《观点报》2010年6月25日。

(16)[俄]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谢尔盖·罗戈夫院士:《战略和平的第六次尝试》,《独立报》2010年4月8日。

(17)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2/29/content_12723319.htm.

(18)[美联社布拉格2010年4月8日电]。

(19)[美]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汉斯·布利克斯:《裁军时节》,《纽约时报》2010年4月5日。

(20)[俄]弗拉基米尔·叶夫谢耶夫:《一个没有输家的条约》,《莫斯科时报》(网络版)2010年4月7日。

(21)[俄]《俄罗斯报》2010年5月25日报道。

(22)[美]《俄罗斯到2016年将购买100亿欧元外国军火》,《美国防务对话》网站2010年6月24日。

(23)[俄塔社莫斯科2010年4月26日电]。

(24)[美联社华盛顿2010年6月24日电]。

(25)[美]《在系统基础上有效利用外交因素推动俄罗斯联邦长期发展的计划》,《新闻周刊》俄文版2010年5月11日。

(26)[俄]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副所长维克托·克列缅纽克:《俄美新条约与未来走向何方?》,《独立报》2010年4月12日。

(27)[俄]塔里娅·茹拉夫廖娃:《重在经济——盘点梅德韦杰夫访美成果》,《观点报》2010年6月25日。

(28)[俄]《莫斯科指责盖茨粗鲁无礼》,《晨报》2010年6月22日。

(29)[日]黑濑悦成:《美俄无法摆脱相互不信任》,《读卖新闻》2010年4月8日。

标签:;  ;  ;  ;  ;  ;  

美俄关系的新发展与局限_奥巴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