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武利群 吴文杰 苏志裕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武利群 吴文杰 苏志裕

武警警官学院

引言:教育工作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领导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是人类灿烂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生活在21世纪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在校学生普遍观点相对靠前,思想比较前卫,网络用语所谓的"90后""00后"的成长的孩子们,各种新事物都会影响到他们中学时代关键时期身心的发展,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化,诸如社会文化、大众传媒、孩子的价值观念、理想目标、行为规范以及社会生活的社会化和不可忽视的家庭因素等。正是这些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使得教学生教育工作这方面会变得更加复杂化。无疑,作为培养和塑造人才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当前的教育要在这一新的教育环境下,掌握好并应用好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战胜各种心理障碍,避免受浮躁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教育心理学应用的重要性

1、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时间较长,不仅能够对人类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也能够对处在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在很多教学机构都已经成立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机构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另外,我国学生面临着较为繁重的学业负担,如果心理状态不能得到科学的调节,将会导致学生难以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培养。当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使得我国社会的很多层面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因此,将教育心理学更大程度上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成长具备科学的引导,以便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的新生事物具备较高水平的判断能力,自觉屏蔽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保持健康成长。学生在成长阶段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因此,学生需要不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科学的运用教育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使学生更大程度上感受到教育心理学的亲切感,使学生能够愿意加入到心理教育活动当中,并获得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2、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心里学的正确运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业成绩。另外,教育心理学的运用还能够使教师拉近同学生的关系,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受同教师进行交流,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劣势,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2]。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学生保持对学业活动的充分信心和认同感,学生才能够在强烈的心理因素驱使下保持对学习活动的重视和热情,因此,将教育心理学科学的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的调整,使学生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热情,提升自主学习效率。

二、如何使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更好的运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进行教育工作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很重要,因为这对学生的情感、心理、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十分必要,在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处于主导性地位,这样教育工作者就要改变传统观念,不要有教师的架子,而应该主动接触学生,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育这一块是很好的合作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学生学习的时期正处在14岁至18岁的青春期,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出心理问题的时期,这个阶段正他们身心快速成长、情感丰富热烈、情绪波动大的时期,所以任课教师需对他们更关心。

另外确立积极的教师期待,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待会产生很大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一名受到教师高期待的学生会在教学中表现出比其他一般学生更好的学习能力, 自我意识到求知欲望强烈,学习生活也更有活力。于此相反的是那些受到教师期待较低的学生他们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中的潜力。现在全国大部分中学各科教学中,教师会根据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序,让学习能力大小不一的学生分开教学,使其都能在到教与学平等的基础上让他们能感受到教师对每个人的关心和高的期望,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学业上的成就感与自豪感,于是他们对这个集体有了归属感,会时时提醒自己说我也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自然会使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变得和谐、默契和融洽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实现以知识为本位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观念,新的教育观念是人本主义观念。强调教育要面对人的全面生活,重在提高人的精神面貌,而绝非知识的简单堆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人的理性发展,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精神启迪和个性陶冶,提倡创造,反对一味模仿重复,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过程。

3、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当学生对班主任诉说自己生活中的苦恼和学习中消极的情绪时,班主任就担当起了心理治疗师的角色。首先班主任要注意细心倾听学生的烦恼,让学生在这里可以放下自己的所有包袱,然后根据他们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一开导。其实往往教师只需要耐心地倾听,学生将自己烦恼都说出来,达到一个倾诉的过程,问题基本就解决了一半了,接下来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与开导过程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一个合格老师一定要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与困扰。

4、善于巧妙的鼓励学生

在教育心理学中我们要多鼓励、少批评。如果学生确实犯了一些错误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进行批评,切记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批评。这样会适得其反,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厌恶学习。我们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也会时常遇到麻烦,学生逆反心理一旦形成,教师与学生在无形之中就成"敌对"局势。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产生好的效应,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像保护刚刚出土的幼苗一样,要用心保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特别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能盲目的批评学生。即使学生烦了错,我们也要给学生解释和缓冲的时间。在学生解释时我们要用心倾听,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在减少时我们要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克服缺点。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一规律,善用鼓励的语言去正面肯定学生。

三、结束语

总之,充分认识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科学地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雅萍.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彭祖杰.浅谈高等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牛顿环实验中的尝试[J].大学物理实验,2012,02:97-100.

[3]张菡.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新校园(上旬),2015,04:167.

论文作者:武利群 吴文杰 苏志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武利群 吴文杰 苏志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