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探讨论文_韩鸿林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探讨论文_韩鸿林

曲靖市沾益区金龙街道水务所 云南沾益 655331

摘要:生态水利建设是十九大“五大水利”建设内容之一,加强生态水利建设是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1】经济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势在必行。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要坚持可持续生态化原则,分析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生态水利治理系统。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的问题,在生态水利建设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河道治理;问题;生态水利;应用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后期管理不到位,导致水利工程河道污染问题频频发生,河道治理生态化是国家政策要求,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要坚持生态水利建设原则,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为工作核心,形成生态型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体系。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必要性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人类社会将会在地球消失。根据调查统计得知,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首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比例却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比例,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加上人们经济活动中水资源的肆意浪费,导致很多地区水资源枯竭。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用水需求,合理规划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必然的。我国规划利用水资源最主要措施就是水利工程,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平均分配,解决西部地区用水困难等问题【2】。

近几年,河道污染现象越来越普遍,工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随意排放,造成河道水体污染,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平衡。要想实现水资源调控规划,就必须整治被污染河道,加强河道治理管理,加强河道周围居民和工厂管理,禁止排放污水和废水,严格控制河道水使用限额,杜绝水资源浪费和水质污染问题发生。河道治理是根本手段,治理的目的是优化我国水资源,解决西部和北方地区用水问题,因此,河道治理是可以保证河道最大化发挥其保水和调水功能。除此之外,河道治理还可以加强河道防洪功能,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河道抗洪能力不足

我国水利工程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偏远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施工技术不到位,施工材料质量差,甚至有些水利工程没有加设护岸和堤身,还有的河道堤身太过单薄,堤身建设功能没有达标就竣工验收了。有些河道具有运输功能,这些河道常年遭受船只和水流风浪的打击和冲刷,有的河堤变薄,还有的河堤呈现不同程度塌陷。【3】还有些河道周围没有种植抗洪和防止水土流失树木,在降雨天气出现水土流失,河岸上方的泥沙被冲刷到河道里,日积月累,形成河床泥沙淤积,城市河道变得越来越窄,河道护岸变得越来越浅,抗洪能力越来越弱。

2.2 人工改变河道形态

水利工程后期运行管理不到位,一些不良商家侵占河道面积,肆意引流河道水,排放生产废水,严重破坏了河道原本的形态,河道水量大大减少,严重污染河道水质和水体环境。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抗洪河道治理措施,但是,河道治理过于片面化和局限化,没有分析河道治理的根本问题和原因,就进行河道防洪治理,对河道大范围进行钢筋混凝土块石立式护岸建设,强制形成人工河道护岸和渠道护岸,直接改变了河道原有的断面形态,影响了河道内部的蓄水体积,使得河道变窄,制约了河道蓄水调水功能的发挥【4】。

2.3 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近几年,我国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形势严峻,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河道水体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恢复到原有的水质条件,目前,我国河道水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农业用水过度浪费,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河道,不仅污染了河道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地下水、湖泊水污染。

2.4 河道治理体系不完善

政府河道治理部门结构设置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完善,很多偏远地区的政府部门河道治理人员配置比例不够,一人身兼数职,导致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管理能力不足。河道治理经费不足,也没有上报上级机关反映河道污染问题,只是简单地对河道进行修缮,没有全面分析解决河道问题。政府河道治理部门在人员素质低下,认为河道污染与自己无关,存在私自占用专项经费,经费支出不透明,河道治理工作不认真,河道治理相关手续没有及时办理,阻碍了治理工作的开展。

3、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措施分析

3.1 建立完善的生态河道治理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生态河道治理管理体系,优化河道治理部门结构,合理配置结构资源,按照河道问题划分不同的治理小组,引进专业的河道治理技术人员,提高河道治理部门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建立工作负责制度,相关人员要对其工作负责,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风险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要求与标准,不断规范河道治理工作规划。【5】同时,还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河道治理监管力度,在源头上保证河道修建质量,严格控制河道治理设计方案审计,坚持河道平稳和河道顺势的治理原则,建立河道工作评级机制,定期考核评估河道治理工作质量,规范河道治理步骤,保证河道治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3.2 加强周围区域活动管理

生态河道治理的核心是河道功能修缮,在河道治理工作中,要分清工作主次,把河道功能治理放在第一位,生态功能治理为次要工作。河道治理不是一味地进行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而是解决河道根源问题,需要环境保护部门和城市规划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城市化建设要在环境保护基础上进行,城市规划不可占用河道面积,河道设计时要同时考虑河道基础功能和生态功能,合理规划设计方案,例如,河道周围住宅区改成生态公园休闲区,绿化护岸,种植水土保护绿化林,建设生态型自然护岸景观。【6】加强河道整治执法力度,对于违法占用河道的企业、不按规定改造河道的管理人,要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对教育无果者,进行相等程度的处罚,情况恶劣者,严格依法处置。

3.3 可持续发展治理河道

政府机构和管理部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合理规划河道治理计划,利用科学技术,创新治理思考和方法,合理解决周围居民住宅区和工厂企业之间的问题,落实法律管理力度,提高周围居民和企业负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转变政府部门河道治理工作理念,把水资源优化配置放在河道治理工作的核心位置,一切工作为了人民,以党的十九大与习近平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核心,坚持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四位一体原则,使当地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前,必须对周围居民居住情况、工厂数量等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最合适的河道治理标准。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互原则,形成人与自然一体化治理机制,确定生态水利背景下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模式。河道污染是城市水资源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要加强河道水污染监测力度,加强河道建设和修缮过程的技术监督和施工管理,全方位整治水利河道,科学管理河道治理工作,建设生态水利河道治理体系,发挥河道的根本作用,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1):93-94.

[2]王军.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8):192-193.

[3]徐凯.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96.

[4]贾浩谋,宋晓鹏.探析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7):166.

[5]许映建,石磊.如皋城区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6(07):38-41.

[6]张森,陈菁,张营灏,陈丹,李帆.基于生态水利工程学的黄河故道徐州段生态治理[J].水利经济,2014,32(01):62-63+68+76.

论文作者:韩鸿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探讨论文_韩鸿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