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体育改革面临的几个文化问题_体育论文

论我国体育改革面临的几个文化问题_体育论文

简论中国体育改革面临的若干文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体育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体育改革到了一个较为关键的时刻,从文化背景上对体育改革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当前中国体育改革所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受经济和其他方面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但从本质上看则是文化问题。

一、体育价值观念上的功利主义

体育改革面临的第一个文化问题,是体育价值观念问题。所谓体育价值观念,是体育实践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体育客体意义的认识。体育价值观念体系主要包括体育价值目标和体育价值标准,一定的体育价值观念派生和规定了一定的体育价值标准,一个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念能够对其社会体育实践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当前的中国体育改革,要对全民族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必然要确立一个为全体人民所认同的体育价值目标,有了这样一个体育价值目标,我们才能以此为尺度去衡量体育改革中发生的一切。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现在还缺乏这样一个明确的体育价值目标,也就是说体育改革的意义归根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关于体育改革的意义,迄今为止有多种说法。例如:“体育改革是为了实现体育运动机制的转化”、“体育改革是为了在本世纪末使我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体育改革是为了提高国力、振兴中华”、“体育改革是为了完善中国社会主义体育制度,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体育改革是为了提高国民的体质健康”等等。这些说法诚然都是很正确的,但还不足以说明声势浩大的中国体育改革与中国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系,没有说明人在体育改革中的位置。因为这些说法都没能把体育改革和人们的自身需要结合起来,它就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认同,人们对其“漠不关心”便不足为奇了。

由于体育改革缺乏一个明确的、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体育价值目标,于是,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体育改革的意义产生了不同的认识,造成了体育价值观念上的功利主义倾向。体育决策层中的一些同志有感于我国竞技体育落后而产生一种急躁情绪,他们把体育改革的目标简单地归结于竞技体育的“超前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对竞技体育迅猛发展的追求中,自然放弃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一些体育发展目标,忽视了体育对整个中华民族身体素质提高的作用。各行各业办体育基本上以竞技体育为主。竞技体育改革已成为中国体育改革的主流。各厂矿企业、各高校体育部门,只顾在各级比赛中对名次的追求,无视大多数职工与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将体育等同于竞技已成为中国体育的一个标准用语。对许多人来说,热爱体育活动,而不热衷于竞技体育。没有共同的体育目标,长此以往,怎么能振兴中国的体育事业?竞技体育只能代表中国体育的一部分,仅这一部分,也需得到全体人民的认可,才可能有所突破和进展,才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竞技体育强国。如今人们对中国体育改革的关切程度不是很高,竞技体育领域也出现人心涣散现象,这非常明确地说明了体育改革缺乏一个全体人民所认同的体育价值观念体系。

在体育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体育价值观念,以此为准则来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否则,人们会屈从和让位于极少数人从事的竞技体育,而将自己(甚至带动其他人)排除于体育大门之外。在体育领域,也会成为一边倒的拜金主义者。如果这样,中国的体育改革将始终是一种被动式的改革。使人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和地位,不是我要改革,而是要我改革。人们既然无法关心和把握体育改革的命运,也就不可能为体育改革自觉承担牺牲和个人损失。当体育改革触及个人暂时利益时,就会产生不满和抵触。

二、体育思想方法上的经验主义

体育改革面临的第二个文化问题是体育思想方法问题,即是以马克思主义体育科学理论指导体育改革实践,还是以经验主义代替体育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一贯高度重视、反复强调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些精辟的见解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在今日中国体育改革的现实中也应以此为准则。

当代中国体育改革是中国体育发展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也是一次极其宏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体育改革过程中,我们必然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人们的思想也会对此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体育科学理论才能使一切真诚拥护体育改革的人们团结起来,从体育科学理论中取得信念,运用科学理论来确定体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因此,体育改革的成功有赖于体育科学理论的指导。

当然,体育科学理论中没有现行体育改革的现成答案,它需要从体育科学理论原理和体育改革实践的结合中产生,进而指导不断深化的体育改革实践。中国的体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了,但遗憾的是,我们的体育理论仍远远落后于体育改革实践,我们还没有把体育改革实践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加以研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我们至今仍未能够形成一个从体育改革实践中来,又用于指导体育改革实践的中国体育科学理论体系。这是长期以来体育思想方法上出现的经验主义倾向的结果。

虽然体育界也在强调理论研究的重要,但实际上并没有把理论工作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来。特别是长期以来缺乏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理论工作看成是虚的,把竞技水平看成是实的,以为远水解不了近渴,理论换不来成绩。即使强调理论的作用,通常也只是注意到了应用性和对策性理论的研究,而那些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却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实行竞技体育“超前发展”战略后更是日趋减少。应用性和对策性理论的研究对于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当然是重要的,但体育基础科学理论将从宏观的、更深更广的层次上为体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只顾前者、忽视后者,说到底仍是一种经验主义的表现。

体育思想方法上的经验主义,往往只看到片面,看不到全面,把局部经验误以为是普遍真理,以此去制定政策,指导实践,必然使体育改革陷入盲目性,失去主动性。特别是我国体育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发展极不平衡,用局部经验去解决普遍问题,更容易造成失误,给体育改革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体育社会心理上的机会主义

体育改革面临的第三个文化问题是体育社会问题。体育改革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它必须取得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支持,必须有一个宽松的公众舆论环境和足够的体育社会心理承受压力。否则,体育改革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例如80年代初风起云涌的“体育热”到目前的“体育危机”,应该说主要不是一个改革成败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一个体育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对中国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至今仍然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应该归结于体育社会心理上的机会主义。

体育社会心理上的机会主义不但存在于一般民众之中,也存在于决策层次之中。决策层中只想使改革顺当进行下去,在大规模的国际比赛中获得能够向国民交待的成绩,而对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和矛盾缺乏充分的估计。甚至对每一步骤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缺乏为其创造应有条件。因此,稍稍遇到困难和挫折,便发生变动,尤其是政策经常变动。

一般民众的机会主义心理则表现为急功近利。正像当年鲁迅先生说明的:“改革的事徜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们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人们对中国体育的政策的改革就瞄在竞技体育成败上,人们对体育的热衷也是围绕着一系列国际比赛展开的,成功地打败外国人或获得金牌,万众唱颂歌;稍稍不如意或不该输的输了,却又出现“赢输关我什么事”和对体育界进行攻击的现象。人们不懂体育,也不明白什么是竞技比赛,更不明白体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当预期的目的不能实现时,对已有的成绩也熟视无睹;或者认为既然如此,还不如不搞,对前途悲观失望,或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主张。

这种体育社会心理上的机会主义正是体育价值观念上的功利主义和体育思想方法上的经验主义所必然带来的后果。由于我们对体育改革意义的认识过于功利主义,导致上下追求竞技体育的短期效益,对体育改革可能产生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又缺乏理论分析和科学预测,因此,既缺乏远见性又缺乏系统性,结果是欲速不达,反而干扰了改革的过程。

四、体育管理上的技术主义

体育改革面临的第四个文化问题是体育管理问题。对不同的体育领域为什么不能用相同的办法来管理?就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体育管理问题主要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是现在许多领导者往往把体育看成是一部可控的机器,把决策看成是一种技术,他们以为只要上面设计了一套套方案,人们就会照着他们描绘的“蓝图”去改变几十年来在自然经济、产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方式,体育改革目标就可告成功。把体育改革中出现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成绩问题、文化问题、体制问题,加以技术化处理,以为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数字组合,可以通过数量关系的调整加以解决。这种指令性体育改革的后果往往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的方案到了下面就走了样,旧的问题往往以新的形式重复出现。体育管理上的这种技术主义倾向是形而上学的表现,它正日益暴露出体育改革造成的危害。例如,人们把运动技术水平低下看成是一个技术问题,并且设计出层层承包制的办法加速竞技体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但各级体委搞承包,各高校和大的厂矿企业也搞承包,其结果不但没有解决低效率的问题,反而助长了上上下下的短期行为,国家搞国家的,地方搞地方的,学校搞学校的,无法形成有效的网络系统,致使追求某一场比赛的成功来表示承包任务的完成,已成为各级竞技体育部门衡量系统成绩的标准,导致在运动员培养体制方面弊端丛生。再如,人们把运动训练管理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把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运动员看成不过是训练管理图表上数字,以为仅仅靠规章制度、靠运动量、靠“师傅带徒弟”式的传习方法就能提高运动员的素质和水平,结果是挫伤了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实,体育决不是一部可控的机器。体育是由具有理性与意志的人创造的。体育的运行和发展,是许多人的意志相互冲突产生的后果,如果不注意体育发展中人的理性和意志这样一个重要特点,把体育运行看成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完全一样,把体育规律和自然规律混为一谈,就会造成体育运行机制的紊乱。

体育管理上的技术化,也就是体育管理的简单化。这种倾向是根本背离社会现实的。当前,影响体育改革的社会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对这些因素都需用科学态度去研究。就我国目前来说,体育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体育改革就很难顺利进行。

标签:;  ;  ;  ;  

论我国体育改革面临的几个文化问题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