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分析论文_冯勋友

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分析论文_冯勋友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卫生监督所 161200

【摘 要】目的:对我国的麻疹疫苗接种接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异常反应及处理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在本次实验研究分析的过处鞥中主要选择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辖区之内接种的麻疹疫苗,同时还对产生异常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一共有67例,对麻疹疫苗接种中常见的一些异常的反应以及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的研究,同时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肿以及血管性水肿的发病几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67例患者当中,32例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过敏性皮疹,其占总数的56.72%,16例患者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现象,其在总人口当中的构成比例是23.88%。血管性水肿患者的人数为5例,其占总人数的7.46%,阿瑟反应的患者为8例,其在总人数当中所占的比重是11.94%。过敏性皮疹发生的几率要比其他异常现象发生的几率高很多,其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麻疹疫苗预防接种中比较常见的异常反应是过敏性皮疹,其主要是轻度的反应,一些患者还会出现中度和重度的反应。如果出现了一些异常的反应,我们就需要充分的结合患者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针对性治疗,保证麻疹疫苗接种的效果和水平。

【关键词】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异常反应;血管性水肿,过敏性皮疹

麻疹主要是因为麻疹病毒所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是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等症状,其会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是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辖区之内接种疫苗并出现异常反应的患者,患者的总人数达到了67例,对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现象或者是接种方式进行处理,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和血管性水肿的发病几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能够对麻疹疫苗接种之后所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产生一些更加积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辖区接种麻疹疫苗并产生异常反应的患者67例作为实践研究的对象,在67例麻疹疫苗接种并产生异常反应的患者当中,男34例,女33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6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57士6.78)岁。

1.2方法

在所有的患者都主动同意的基础之上,我们一定要全面的按照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流程对患者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医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十分注意患者间的安全指导问题,同时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要对患者的一些禁忌症等众多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防止出现空腹接种的情况。在麻疹疫苗接种完全结束之后,要对麻疹疫苗和接种人员进行全面的观察,观察的时间为30min,如果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常的反应,我们必须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通知医生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处理,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或者是血管性水肿的发生几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反应实践研究主要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接受调查的67例麻疹接种异常反应的患者当中,32例患者表现为过敏性皮疹,构成比为56.72%。16例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构成比例为23.88%。血管性水肿患者为5例,构成比例为7.46%,阿瑟反应患者为8例,构成比例为11.94%。过敏性皮疹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异常反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麻疹病毒预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和途径,但是在麻疹疫苗预防接种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以及血管性水肿,甚至出现阿瑟反应等多种情况,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这些异常反应以及异常反应的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3.1过敏性休克

很多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会在完成疫苗接种之后的一小时之内发生异常反应,同时还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发展成全身的荨麻疹。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主要的表现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多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了这样的症状或者是问题,就可以引导患者一直都保持平卧的姿势,肩部以下的应该放置垫枕,头部的高度应该尽量的放低,此外还要给患者施加1:1000的肾上腺素,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3.2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皮疹反应通常会在麻疹疫苗接种后的24小时内发作,患者会出现麻疹、猩红热样皮疹等临床症状。可以给予患者扑尔敏进行口服治疗。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给予可以适当的激素治疗,以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3.3阿瑟反应

阿瑟反应的发病机制为:皮下多次接种麻疹疫苗后,注射局部抗原和人体内特异性抗体产生结合反应,并形成一种复合物。众多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阿瑟反应在发病后5日内能够自主缓解,所以对于临床症状较清的患者可以不用特别处理,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氢化考的松药物进行干预。

3.4血管性水肿

血管性水肿易于在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出现,发病速度较快,给予给予苯海拉明进行治疗,结合不同的体制给予全面的治疗,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3.5麻疹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本疫苗加水溶解后橘红色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变紫、变黄(变紫是安瓿有微细裂纹、变黄是有杂菌生长),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溶解不好、超过有效期者均不可使用。

2)麻疹病毒对温度和光线抵抗力较弱,可迅速灭活,应注意避光保存。冻干疫苗经溶解成液体状态后,可迅速导致效价降低,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用不完应废弃,因时间长了疫苗内的活病毒会很快死亡,使疫苗失效。同时,疫苗中没有防腐剂,在空气中长了可能污染细菌。

3)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用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后再注射。

4)注射后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因丙种球蛋白含有麻疹抗体,能中和疫苗中的麻疹病毒,干扰免疫效果。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因麻疹疫苗注射后2周人体即可产生抗体,这时就不受丙种球蛋白影响。

3.6接种过的孩子是否需要二次接种

麻疹疫苗接种后,一般情况下个体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但也根据受种者年龄及个人体质的不同而异,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称为免疫无应答(或免疫不成功),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有可能被感染。

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约为85%,即100个受种儿童有85个会产生免疫力,在18月龄复种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95%。完成2剂次接种者,血清抗体阳转率可能达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对人群而言,至少95%的人有抗体才能产生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对个体而言,通过强化免疫再次接种麻疹疫苗,可以使未接种麻疹疫苗或接种后免疫无应答的孩子增加产生抗体的机会,降低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田孟先.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7)

[2]浦远.几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4)

[3]樊永贞,刘永华.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02)

论文作者:冯勋友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分析论文_冯勋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