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道岔施工工电结合部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韦华建

普速铁路道岔施工工电结合部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韦华建

广西宁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在既有线铁路上进行站场改造施工,最关键的施工工序就是进行道岔插入或拆除的改造施工。在进行道岔预铺、道岔插入等施工工序中都涉及到工电两部门间的施工配合,如出现工电两部门间的配合和协调不畅时,在施工中就会产生道岔不密贴、道岔卡阻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将会造成施工延时,从而影响营业线的运输组织。因此,在既有线上进行的站场改造施工,必须加强工电两部门间的配合和协调组织,保持沟通畅通,对确保既有线施工的安全、有序、正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铁路,道岔施工,工电结合部,施工配合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产能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能需求,新建铁路或改扩建铁路项目不断地增加,特别是既有线的改造施工更是日趋频繁。在既有线进行改造施工时往往存在由于施工组织不到位、施工配合及协调不畅、施工方案执行不力等因数,从而造成施工延时影响营业线的运输组织。因此,在既有营业线上进行的施工,必须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及有关管理单位间的施工配合及协调,加强关键环节把控,确保既有线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本文以普速铁路既有线道岔插入施工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道岔插入施工中工电结合部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陈述:

一、道岔插入施工工电结合部常见的病害及产生的原因

1.道岔插入施工时工电结合部常见的病害

在进行道岔铺设施工时,电务部门和工务部门作为施工作业中的主要施工部门,各自专业施工存在着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等一系列较为明显的特点,在施工中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需要工电双方通力协助配合,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如工电两施工部门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将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严重时将影响施工的进度、质量及安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如以下方面的问题:

(1)道岔转换时发生卡阻;

(2)道岔不密贴。

2.道岔插入施工时工电结合部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

(1)道岔转换时发生卡阻;

既有线插入道岔施工中,在进行道岔转换过程中发生卡阻,主要原因可分为外界影响和转辙设备机械影响两个方面。外界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道岔滑床板掉板严重、道岔滑床板缺油严重、道岔尖轨翘头、道岔转换器间存在异物、道岔轨枕间距未达标、道岔尖轨爬行超标等;转辙设备机械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道岔油压或启动电流未达标、道岔调整过重、道岔安装不方正、转辙器自身故障等。

(2)道岔不密贴。

在既有线进行新增的道岔插入施工,由于道床、钢轨线路、道岔转辙器及各部连接杆件等都是新增加的设备,各项设备的技术指标未能在一次的施工中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需在道岔插入完成后进过多次的对新线路和道岔进行压道后、多次的对道岔等设备技术参数进行调整后逐步达到规范标准。在新道岔插入施工时出现道岔不密贴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道岔开口不达标、道岔调整过轻、转辙机转换动程不够、道岔滑床板掉板严重、道岔尖轨翘头等。

二、道岔插入施工时产生病害原因的分析与对策

在既有线道岔插入施工中,主要涉及工务、电务两个专业间的施工配合及协调联系,如在施工中未做好配合和协调沟通工作,将会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将会造成插入道岔停点施工延点、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等问题。下面对在道岔插入施工工电结合部位置发生的道岔转换时发生卡阻、道岔不密贴等原因进行分析,并简述产生问题原因时采取的对策。

1.道岔转换时发生卡阻原因的分析及采取的对策

(1)道岔滑床板掉板严重问题

道岔滑床板掉板严重的原因分析:由于新插入道岔时,对线路道床石碴的回填及线路捣固作业未能及时的进行,使道岔的水平、高低等几何几寸未能达到规范标准,致使道岔转辙器与滑床板不能有效的接触,当道岔在转换时增大道岔转换阻力致使道岔转辙机的牵引力不能带动转辙器而发生卡阻现象。

道岔滑床板掉板严重采取的对策措施:联系工务部门对线路进行整治,对线路道床石碴进行填补及采用捣固机对道岔线路进行捣固,使线路的高低、水平等几何尺寸到达规范要求,使道岔转辙器与滑床板间有效的接触,减小道岔在转换时道岔转辙器与滑床板对道岔转辙机牵引力的阻力。

(2)道岔滑床板缺油严重问题

道岔滑床板缺油严重问题的原因:由于新铺设的道岔,其道岔钢轨、板件及各部连接部门的设备都是新设备,未经过养护保养等,道岔滑床板未经过涂油处理或涂油后道岔转辙器未能进行转动使道岔滑床板上的机油未能充分使道岔滑床板润滑,在道岔转辙机在转换时道岔牵引阻力增大而发生道岔卡阻现象。

道岔滑床板缺油严重采取的对策措施:对新插入道岔的滑床板进行养护保养,在滑床板上加涂机油后转换道岔,使滑床板上的机油充分润滑,以减小道岔在转换时的牵引阻力而避免发生道岔卡阻现象。

(3)道岔尖轨翘头问题:

道岔尖轨翘头问题的原因分析:道岔尖轨翘头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道岔尖轨或基本轨不匹配,尖轨或基本轨弯曲等原因,此类问题属于材质问题;另一种是新道床道碴回填不足或线路捣固不良造成道岔线路下沉,使道岔尖轨翘头,将道岔尖轨卡死在基本轨下颚,导致道岔不能转换产生卡阻现象。

道岔尖轨翘头问题采取的对策措施:对于第一种原因联系工务对道岔尖轨或基本轨进行更换后对道岔进行调整,消除道岔翘头现象。对于第二种原因联系工务对道岔线路进行补偿道床道碴后对线路进行捣固,使线路的水平、高低等几何尺寸满足规范标准,消除道岔尖轨翘头现象。

(4)转辙设备的机械及电气特性等问题

转辙设备的机械及电气特性等问题的原因分析:由转辙设备的机械及电气特性等问题引起的道岔卡阻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道岔油压或启动电流未达标、道岔调整过重、道岔安装不方正、转辙器自身故障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新插入的道岔,道岔的道床、线路几何尺寸等还未达到稳定状态,当有列车或车列经过后,道岔轨道线路的几何尺寸会发生变化,导致道岔动作杆、表示杆在道岔转换时不能操纵到位而发生卡阻现象。

采取的对策措施:在进行新道岔安装,第一步在进行道岔安装装置、各部连接杆件等设备安装时,道岔安装必须方正,误差应在规范值内;第二步在未连接道岔连接杆件前,人工拨动道岔尖轨查看两边的尖轨与基本轨应密贴良好,然后连上连接杆件人工扳动道岔进行道岔的密贴及表示调整;第三步经过人工调整道岔后上电对道岔进行操纵扳动试验,将道岔的道岔油压或启动电流等电气特性按规范进行标调(新开通使用的道岔应将道岔的油压或启动电流等电气参数适当的调高,然后根据道岔使用趋于稳定后将道岔的油压或启动电流等电气参数恢复至标准范围内),以消除因道岔电气特性调整不当引起道岔发生卡阻现象。

2.道岔不密贴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对策

道岔扳动扳不到位、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均为道岔不密贴的主要表现,道岔不密贴主要引发原因是转换阻力大于转换力。以下分别对转换力过小和转换阻力过大进行分析:

(1)转换力过小

转换力过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①电机的原因。此原因为转辙机型号所致,处理方法是更换动力更大的转辙机。

②转换杆件有较为严重的晃动,且不平直,导致严重分解掉了转换力,这样一来,电机输出的转换力则会远远大于实际转换力(该力垂直于心轨或尖轨)。处理方法是检查道岔各杆件是否符合规范,各连接杆件的螺杆螺帽是否紧固等,发现杆件不平直时更换新的杆件、螺杆螺杆紧固不良时进行加固处理。

(2)转换阻力过大

转换阻力过大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①滑床台板由于多次摩擦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不规则的台阶,导致摩擦力过大;或者由于床台板的润滑油并未涂抹均匀,也会致摩擦力过大。对于滑床板不平整时联系工务进行更换处理。滑床板润滑不良时采取及时对滑床板进行清扫和加润滑油处理,减小尖轨与滑床板的摩擦力,特别是在雨季连续阴雨天气,道岔又由于长时间不转换时,滑床板出现锈蚀在道岔转换时产生过大的阻力。

②滑床板与尖轨处于不密贴的状态。

引起道岔滑床板与尖轨处于不密贴的原因很多,如线路捣固不良造成沉降使滑床板与尖轨处于不密贴、线路的高低或水平不符合规范导致滑床板与尖轨处于不密贴、道岔的各配件设备不良使滑床板与尖轨处于不密贴等。

三、做好道岔插入施工工电结合部的配合工作

1.道岔插入施工前的配合工作

道岔插入施工前的配合工作是否具有成效,将直接影响道岔插入施工时的组织、各施工工序的衔接、施工进度、运输组织等。因此,在道岔插入施工前须认真做好各项配合、协调工作,具体如下:

第一、在道岔插入施工前工务专业和电务专业施工部门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技术交底,明确道岔插入的施工方案(含过渡方案)、内容、施工工序、施工组织及工电结合部的协调配合工作。

第二、在道岔插入施工前工务专业和电务专业施工部门共同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测量道岔各设计桩点位置、核对道岔插入时钢轨锯轨位置及岔前、岔后绝缘安装位置等(如涉及电化区段的施工,还应组织供电部门对插入道岔锯轨时做好牵引回流的处理措施)。

2.道岔插入施工的配合工作

道岔插入施工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一道施工工序,道岔插入施工是否顺畅将直接影响到既有营业线的运输组织及行车安全。因此要求工务和电务施工部门必须加强施工的组织、协调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施工工序衔接、施工顺序进行组织施工作业。施工中主要的施工步骤和配合工作如下:

第一步、封锁施工前,配合工务专业按照施工方案将影响道岔插入施工范围内既有信号设备进行移设,对既有信号设备做好防护措施,对新安装的道岔杆件、转辙设备等用铁丝绑扎固定牢固,同时安排专人对道岔插入施工区域内的信号设备进行盯控,以确保信号设备的安全。

第二步、封锁施工中,工务专业将道岔整体移设到位轨排落地后,配合工务专业按照施工作业流程进行岔前岔后的绝缘安装、道岔杆件安装、钢轨钻眼及轨道电路连接等平行施工作业。工务专业施工队伍在进行道床石砟回填和线路捣固施工时,要求工务专业施工队伍首先从道岔的岔前向岔后方向进行道床石砟回填和线路捣固作业,以便于电务专业施工队伍进行道岔的调整和试验,减少专业施工工序的衔接时间,为整个道岔插入施工赢得时间,确保封锁施工的安全正点开通。

第三步、由于新敷设的道床及线路未能一次性达到稳定状态,需经过列车反复的碾压和对道床进行补砟捣固后使道床逐步趋于稳定状态。封锁结束线路开通后列车经过新敷设线路时,配合工务对新敷设线路进行整治,同时检查道岔的密贴、表示缺口等技术参数是否变化,如有变化需临时要点对道岔进行调整,通过不断地进行调整使道岔及线路的各项技术参数逐步达到稳定状态。

结论

在既有线道岔插入施工中,工务和电务两专业作为施工作业中的主体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的相互配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因此在进行道岔插入改造施工时,工电两专业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顺畅,避免相互间的扯皮推诿、推卸责任等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的施工作业得以有序推进,确保既有线铁路的运输畅通、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先明,王基全,张先军,等道岔工电联调常见问题解析及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12,19(5):109-115.

论文作者:韦华建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普速铁路道岔施工工电结合部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韦华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