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生参与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分析_农村教师论文

农村高中生参与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分析_农村教师论文

农村高中生参与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现状及论文,农村论文,高中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农村高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的研究》(A类),为了配合本课题研究, 了解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现状,实现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笔者对本校和其他两所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围绕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态度、权利、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展开。

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方法是访谈法、问卷法、听课等。对本县个别高中语文教师及30名高中生进行了访谈,随机听课30节,对本校和本县其他两所高中的部分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50份,回收率98%。

一、当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参与的现状

(一)主体参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高中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所占的百分比依次为60.7%、51.6%、38.5%。在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数、理、化较有头绪,收获感强。而多数学生认为语文课难学,难找到感觉,收获感差,舍不得花时间来学。下面是学生对语文课参与心理的调查结果:

表1 农村高中学生对语文课参与心理的调查结果

学习情绪经常处于高涨状态 一般 没兴趣 厌烦

比例(%) 15.6 34.7

24.325.4

由此可见,上语文课约有2/5的学生经常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或做其他的事。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已成为制约主体参与的主要因素。

(二)主体参与权实现得不充分

在“课堂上学生看法与老师不一致的时候,你的语文老师对同学的态度是”的调查中表显示:

表2

答案很高兴 无所谓高兴不高兴 不太高兴,但还能容忍 很不高兴,不能容忍

比例(%) 18.6 38.1 28.7

14.6

在访谈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承认自己曾经有过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表示出不耐烦的情况,一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花在不同意见上,在升学的压力下关键是接受书上的统一观点。

从学生参与的形式看,形式较单一,多数教师仍然以一问一答的集体提问为主。从时间上看,参与权不充分表现更明显,从听课记录看,平均每节课学生参与活动时间大约只占1/8,多数语文课仍然是“一言堂”。

总之,从统计结果看,目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仍处于较为严重的被动状态,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权实现不充分。教师没有赋予学生参与的宽松气氛,没有给予他们充分的时空,致使相当部分学生谨小慎微,不敢向老师提问,不敢向权威挑战,批判意识、独立思考的意识与创新意识处于压抑的状态。

(三)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你的态度常常是”的调查,结果显示:

表3

答案经常主动举手发言 没有把握就不举手发言 知道也不举手发言

比例(%)3.544.8 51.7

由此可见,农村高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有一半学生明明知道也不参与,甘愿做旁观者。这与农村高中学生普遍思想保守,性格较内向的现实有关,而学生的这种思想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是受学校管理模式和教师教学方法影响的。

(四)对参与的学识能力基础不够自信

在“按自己现有的学识能力基础,你对参与语文教学是否有信心”的调查结果显示:

表4

答案很有信心 说不清楚 没有信心

比例(%)21.2 38.4 40.4

从统计的数字可知,目前农村高中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能力偏低,学生所以说不清楚,没有信心,不敢参与,归根到底是参与能力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不难发现,缺乏学生主体参与,已成为目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改革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迫在眉睫。

二、影响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主要成因分析

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因为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因此,目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很多教师都把主导与主体的位置颠倒了。

在“你的语文教师课堂上常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

表5

教师经常以传授知识 以传知识为主,有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引

采用的教为主,教师 时也启发学生参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

学方法 讲学生听与教学学生自学能力与参与能力

比例(%)38.6 32.1

29.3

统计结果表明,在农村高中里,许多教师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参与的作用。教师“只管教不管学”,只研究“教什么”,而不顾及学生“需要什么”,习惯于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不愿、不敢或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收知识的“贮存器”。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师的“教”。这种教育忽视了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能动、积极创造的本质特征,致使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习惯于循规蹈矩,缺乏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因而使学生根本无法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具体看来,笔者认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颠倒主导主体关系

1.雄辩式教学

喜欢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师通常知识渊博、思维敏捷、逻辑严密、能说会道,但过分地相信自己的传授能力,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陶醉在疾风骤雨般的演讲和激烈的自我辩论中,于是听课的学生往往出现两种不同的反应:或崇拜地望着老师,眼里闪烁着强烈的光芒,在老师感染下情绪也一时激动起来,但这种热情转瞬即逝;或是不敢看老师,觉得老师太渊博,自己太无知,偶尔被提问,便吓得战战兢兢,思维凝固。从长远来看,这两种不同反应的学生都受同样的损失:因课堂环境的不平等、不宽容而无法独立思考,不能形成建立在长期训练基础上的辩证思维习惯,更难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雄辩式的教学以教师为课堂中心,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但学生却被剥夺了参与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教学方式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较为流行。

2.育婴式教学

指教师不相信学生学习与创造的潜能,每篇课文都要从作者、时代背景、生字新词、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逐一教给学生,使学生失去自己动脑、自主学习的机会,仿佛被束缚在襁褓中的婴儿。教师这种只注意挖掘自己,而不注意挖掘学生的做法,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使其体验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相反,由于缺乏学生的自主发现过程,会使学生“厌食”。须知,任何知识,必须通过人的自觉开发和积极主动参与过程才能获得。如果学生主体参与的潜能受到束缚、压抑,或缺少必要的保护、开发和发挥,其参与的愿望和能力就会萎缩和衰退。

3.教条式教学

指教师以不容置疑的结论式的口吻将教参观点逐条列出,大声向学生宣布。学生未能看到更不能经历探索与发现真理的辩证思维过程,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和勇气,养成唯唯诺诺,依赖权威的习惯。在“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思维导向下,老师没有讲过的不敢讲,老师没有教过的不敢做。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培养出的是满脑袋只装着现成书本结论的、国家标准答案的学生。

以上三种教学方式,由于颠倒了主导主体关系,师生都扮演了错误的“角色”,“主体”变成了“主宰”,致使学生养成被动的人格,使教学无法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师生关系不够和谐

目前,农村高中里师生关系不够和谐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师生之间缺乏起码的沟通

沟通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基础。但是,目前农村高中里,许多学生与教师缺乏起码的沟通。一些教师对待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消极的态度,很少与学生认真交换看法,甚至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耳不闻,不理不睬,使得师生之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隔阂。

笔者在对学生访谈中了解到,教师沟通意向的淡漠是造成沟通不良的主要原因。很多语文教师除了上课外,很少与学生接触,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机会,学生普遍希望教师与他们多聊聊,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学生更多的理解,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师生情感距离过大

调查显示,师生相处时所产生的情感上的距离,也是造成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师生情感距离较大,有17.8%的学生遭到教师的冷落,有18.2%的学生无法与教师沟通……仅有15.4%的学生感到与教师相处十分愉快。由此可见,在农村高中里师生之间情感隔阂较大。

3.师生地位不平等

教师是否有民主作风,能否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相处,这也是影响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又一重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高中里只有28.3%的学生感到教师能与自己平等相处,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风,有26.2%的学生时常感到教师的话语中带有教训意味,有18.3%的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强求学生服从。可见,目前农村高中里,师生关系不够和谐,师生关系缺乏起码的沟通,彼此情感距离较大,彼此的地位也不平等。总体来说,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叶圣陶先生也曾富有哲理地道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至理名言。中外教育家都一再告诫我们,教育要使学生回到主体地位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由此可见,改变农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主导主体关系的错位,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学生参与教学意识与能力偏低等现状,都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拿出勇气,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付出辛劳,重建师生关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标签:;  ;  ;  

农村高中生参与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分析_农村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