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赖俊羊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赖俊羊

赖俊羊

〔摘要〕求异思维是指人在判断时能够排除干扰,力排众议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判断,并努力的去进行求证,来获取最后的答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对求异思维的应用,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学科求异思维

高中教育阶段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关键阶段,语文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重大。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语文教育的求同教学理念极为严重,这无论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还是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进步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能够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发挥出高中语文在我国语文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加大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1 高中语文教育现存问题

1.1 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历史有几千年,在这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方式始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体模式,其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过多的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自身想法,造成了求同的学习情况。在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个性特点培养,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求异思维就是其典型代表。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过大,这使得求异思维很难在教学中得以发挥,高中语文教学也因此成为了机械式教育行为。

1.2 教育体制的限制影响。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是以高考为唯一途径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起源于唐朝科举制度,虽所当今的高考与科举制度存在很多不同,但本质意义是相同的。在高考这一“万人同过独木桥”的考试模式下,考试成绩成为了优胜劣汰的唯一标准,而高考作为一场考试,其因为考试内容的局限性,使得其很难真正的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考核,但其仍为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模式下,答对高考试卷上的问题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求同思想因此而出现,并根深蒂固的扎根在每一个学生、教师、家长的心中。

1.3 学生的定势学习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是教学行为的主体,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来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技能培养,使他们能够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然而,由于我国教育模式都是以求同理念为基础而进行的,学生在经过了小学、初中的教育行为后,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的他们已经习惯了直接接受教师所传达给他们的知识,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听讲、记忆知识点,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和质疑精神,这使得学生成为了我国求同教育模式下的“学习机器”,他们没有自己的学习思想,有的只是如何记忆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来完成高考,这使得我国高中语文教育地位尴尬。

1.4 教师的固化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领路人,教师的思想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理念产生关键影响,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行为来看,教师固化的教学理念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原因。面对影响学生一生的高考,教师不敢有丝毫疏忽,他们虽然为学生付出了很多精力,但这种精力只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应付高考,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认识语文。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但久而久之其就固化在教师心中,成为了不可改变的教学理念。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运用

2.1 以教学比较来开发求异思维。想要实现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师就必须要帮助学生找到求异思维的那个引导点,笔者认为教学比较是一个非常好的求异思维引导点,其对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开发引导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阿房宫赋》和《过秦论》都是关于秦朝政治得失的文章,是对秦朝灭亡原因的总结与分析,教师可以利用这两篇文章来对学生求异思维进行开发,鼓励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差异分析的切入点既可以是写法,也可是情感表达,还可以是文体内容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来感受到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在正确的指导下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并树立起学生的求异思维。

2.2 做好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引导。做好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引导是教师实现对学生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以求异思维为基础,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让他们在探索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建立起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为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添砖加瓦”。例如在进行《琵琶行》的学习时,白居易在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描写琵琶女婉转流畅的琵琶音以后,突然写出“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教师可以以此情境来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结合文章结构以及人的听觉规律等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最终利用问题来实现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2.3 以辩论会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学生科学观念的重要表现,教师想要真正的培养出学生的求异思维,单纯的依靠教学过程中的求异思维培养是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的。所以教师必须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让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够真正的得以建立,辩论会就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最好的课外活动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对论题的巧妙设置,来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思维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辩论来认识到任何事物、事情都有两面性,帮助他们能够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建立起学生的求异思维,为他们将来的学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还能培养起学生演进、认真、科学的态度,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出自己教学引导者的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去鼓励他们来建立起自己的求异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起以实践探究知识的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尹萍.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求异思维引导教学[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 王晓亭.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运用探讨[J].语文建设,2015(12):23~24

作者单位: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中学

论文作者:赖俊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6

标签:;  ;  ;  ;  ;  ;  ;  ;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赖俊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