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真菌感染护理体会论文_杨树新,黄本卿,吕秋彦,沈,蔚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真菌感染护理体会论文_杨树新,黄本卿,吕秋彦,沈,蔚

解放军159中心医院 感染科 463000

近来年,医院真菌感染的感染率逐年升高。重型病毒性肝炎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高,更易合并真菌感染,预后差,病死率高。2011年至2014年我科共收治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2例,并发真菌感染48例,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4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36~68岁,平均42.5岁。住院时间11~89天,平均32天。亚急性重型肝炎17例,慢性重型肝炎31例,均为HBV感染。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肝衰竭诊疗指南》诊断标准[2]。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同一标本(如咽拭子、粪便、痰或血、尿、腹水等)连续 2 次以上涂片查到菌丝或培养出同一种真菌,结合临床表现确定诊断,肺部真菌感染还要有胸片或肺CT 证实。

二、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入院后的完整病历,包括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细菌学检查、感染情况、诊疗措施等,记录患者真菌感染情况,真菌感染部位及菌株构成比,危险因素及预后等。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 果

(一)真菌感染情况

15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真菌感染48例(31.6%),死亡31例(64.6%)。

(二)真菌感染部位

发生医院真菌感染52例次,单部位感染32例(61.5%),2个部位感染16例(30.8%),3个以上部位感染4例(7.7%)。其中肺部感染17例(32.7%),口腔感染12例(23.1%),肠道感染10例(19.2%),泌尿系感染7例(13.5%),腹腔感染5例(9.6%),败血症1例(1.9%)。

(三)真菌感染株

共分离出真菌52株,其中白色念珠菌17株(32.7%),热带念珠菌10株(19.2%),中间念珠菌7株(13.5%),丝状真菌6株(11.5%),近平滑念珠菌4株(7.7%),克柔氏念株菌3株(5.8%),曲霉菌和毛霉菌各2株(3.8%),青霉菌1株(1.9%)。

四、危险因素

48例真菌感染患者中,接受侵入性操作29例(60.4%),其中接受2种侵入性操作17例(58.6%),包括留置导尿、深静脉插管留置、胸腹腔穿刺置管等。真菌感染前均预防和治疗应用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以第三代头孢类、喹诺酮类、硝咪唑类为主。应用2种抗菌药物者32例(66.7%),3种者10例(20.8%),≥4种者6例(12.5%)。

五、治疗

积极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伊曲康唑、氟康唑或大蒜素等抗真菌药物,部分病例联合应用上述药物,应用时间为7~21天。

六、护理

1.消毒隔离?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由于肝功能严重损害,免疫功能低下,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应非常严格。我科开设肝炎专科门诊和肝炎病房以利肝炎患者的管理,且对不同性别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实行分型(分室)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在传染病区内传播。各种诊疗仪器均单独使用,严格分开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存放及使用、销毁和消毒处理。应用一次性器材,各种医疗器材均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套一消毒,如采血针、穿刺针等,加强血液(体液)隔离预防措施,切实切断传播途径。病室内定时通风换气2次/d,15min/次,空气消毒1次/d,地面湿式清扫2次/d,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等均随时消毒,及时清洁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患者死亡后,对于用过的物品要与家属充分协商消毒后交给家属,尸体要进行终末消毒常规处理,防止传染。

2.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是传染病护理的重要任务。本文36例患者除6例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者意识模糊外,其余30例患者均有孤独、紧张、恐惧心理,又因患者对隔离缺乏认识,加之病情迁延恢复较慢,而使情绪波动,甚至有10例患者悲观失望,而影响诊疗工作顺利进行。我们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介绍病区环境与传染病有关制度,以细致的关心和同情心去发现和解除患者的各种心理应激,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遵守医嘱,坚持治疗,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和患者谈心,5例悲观失望的患者很快的恢复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努力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护士在每一项护理操作前均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步骤及在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不适。这样既能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又能取得患者合作。

3.发热的护理? 急性传染病常有发热,许多重症病例可出现高热,本文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最高热达到40℃),如不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可因高热后耗氧量增加,使脑组织缺氧导致脑水肿及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因此我们按发热常规进行护理,主动进行降温以减轻病员痛苦。主要措施:通风,降低室温于18℃以下,患者头部保持冷敷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高热四肢温暖者用冰水或酒精擦浴,高热四肢冰冷者用温水(比体温低2℃)擦浴,同时,给予退热栓1~2粒纳肛,随时严密观察体温的高低,持续时间,升降规律、热型等,以便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有专人守护加强巡视,降温有大汗者防虚脱,及时更换衣服。

4.皮肤护理? 保持床铺干燥、整洁、勤换衣被(1~2次/周),定时翻身、拍背,骨突处每天用50%酒精(或温水)揉擦1次,皮肤瘙痒者,可局部擦5%碳酸钠或炉甘石洗剂,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搔抓伤。

5.口腔护理? 重型病毒性肝炎真菌感染患者均体质虚弱,抵抗力差,要注意口腔护理,2次/d,进餐后要漱口,勿用手指挖鼻孔或用牙签剔牙,用温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含漱3~4次/d,用软牙刷轻柔刷牙,防止牙龈出血,每次刷牙有出血者护理人员可用棉花棒擦洗或用漱口液代替,嘴唇干裂时可涂以石蜡油。

6.饮食护理? 本文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新陈代谢增加,又因食欲减退,进食少,故饮食的调配十分重要,可采用易消化、高热量、富营养、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新鲜的水果,蔬菜汤等,少量多餐,喂食时护理人员要洗净双手,患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防呛咳。

7.生命体征的观察?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生命体征的波动和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的生命能否得以维持或是否遭受威胁,它们往往是各种疾病发生发展情况的灵敏信号。故重型肝炎患者监测生命体征是非常重要的,如发现高热或体温不升、脉细速、呼吸浅而急促、血压不稳等现象提示病情危重,需及时告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8.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卫生常识宣传教育,耐心地讲解各种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方法和隔离措施,使他

讨 论

真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黏膜,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侵入机体引起感染。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由于肝功能损害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体内微生物平衡紊乱,造成菌群失调,从而使真菌大量繁殖,导致真菌感染[。

研究表明,约有60%~80%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且常常表现为多部位、多种细菌同时感染或多次感染。本组资料显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真菌感染率为31.6%,死亡率64.6%。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感染部位主要在肺部、口腔、肠道。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侵袭性诊疗操作,是引发的最常见危险因素。提示重型病毒型肝炎并发真菌感染机会多,感染后可加重肝脏疾病,预后差,死亡率高。

医院真菌感染直接影响到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重型肝炎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易合并细菌感染,真菌检出率低,临床表现又常被肝病本身所掩盖,导致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困难。因此,应积极寻找感染源,及时反复做细菌学检查,做到早诊断,及时治疗,加强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降低真菌感染率及死亡率。

论文作者:杨树新,黄本卿,吕秋彦,沈,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  ;  ;  ;  ;  ;  ;  ;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真菌感染护理体会论文_杨树新,黄本卿,吕秋彦,沈,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