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论文_赵玉石

赵玉石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青龙山农场职工医院 15633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住院患者80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 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辩证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临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辩证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中医辩证法;西医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6-0098-01

心血管神经症是心血管内科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综合性疾病,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1]。本文旨在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特收集我院80 例心血管神经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3 月-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住院患者80 例,男性41 例,女性39 例,年龄20-74 岁,平均年龄47±8.5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 心血管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80 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 例,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20-68 岁,平均年龄44±6 岁。对照组40 例,男性22 例, 女性18 例,年龄22-74 岁,平均年龄48±7.5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采取地西泮联合盐酸普蔡洛尔,地西泮2.5mg,盐酸盐酸普蔡洛尔5mg,3 次/ 日,用温开水送服。

1.2.2 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其具体如下: (1)心脾两虚型采取归脾汤进行治疗,即陈皮、香附、白术各10g,黄芪15g。(2)肝郁气滞型采取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即柴胡、川芎、丹参、陈皮、芍药、枳壳各10g、甘草5g、香附12g。(3)气郁化火型采取丹栀逍遥散进行治疗,即丹皮、芍药、当归、栀子各10g、龙胆草、黄连各6g、白术12g。(4) 痰浊内阻型采取药方为:石菖蒲、瓜蒌皮、薤白各15g、陈皮10g、茯苓12g、胆南星6g。(5)阴虚火旺型采取药方为:柴胡、黄柏、栀子各10g、熟地、山茱萸、杜仲各15g、知母、茯苓各12g、泽泻9g。所有药物均煎水口服,1 剂/ 日,20 天/ 疗程。

1.3 疗效评价[2]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拟定,显效:患者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经实验室检查,患者生命特征均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心前区疼痛、手足发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获得明显改善,经实验室检查,患者生命特征获得较好恢复;无效:患者心悸、呼吸困难、手足发冷、心前区疼痛症状无改善或加剧,经实验室检查,患者病情恶化;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x±s)表示,若(P < 0.05)则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临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心血管神经症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该疾病好发于20-50 岁中、青年群体,且女性患病机率远远大于男性, 特别是更年期妇女,由于其内分泌紊乱、失调,更容易引发该疾病, 严重威胁中、青年群体身体健康[3]。据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神经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心烦、耳鸣、头晕、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4]。目前,关于心血管神经症发病原因尚无明确定论,但与患者生活环境因素、神经类型以及性格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中医认为心血管神经症通常是因人思虑、郁怒、忧愁、悲哀等情绪,伤及心神所致,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将其分为5 种类型进行辨证治疗,心脾两虚型患者,治疗中以健脾养心为治疗原则,采取归脾汤针对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无光、心悸、气促进行治疗。肝郁气滞型患者,治疗则以活血化瘀、行气疏肝为治疗原则,采取柴胡疏肝散针对胸部满闷、情志抑郁、胸肋胀痛进行治疗。气郁化火型患者,以清肝泻火、解郁安神为治疗原则,采取丹栀逍遥散针对情绪易燥、心悸、头痛、口苦而干进行治疗。痰浊内阻型患者,以安神定志、豁痰通阳为原则,采取半夏、茯苓等药物针对心烦不寐、胆怯心悸、多梦易醒进行治疗, 阴虚火旺型患者,以滋阴清热、补心安神为原则,采取柴胡、丹皮、山栀子针对心绪不宁、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进行治疗。本文通过对我院80 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发现, 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文娟, 李江涛.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14,(17):116-117.DOI:10.13214

[2] 苏卫. 心血管神经症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31-32.

[3] 徐莲丽, 李华海.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9):58,61.DOI:10.3969

[4] 朱专和. 心血管神经症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分析[J]. 现代养生B,2014,(5):265-265,266.DOI:10.3969

作者简介:

赵玉石(1970-),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论文作者:赵玉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7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论文_赵玉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