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护理在唇裂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论文_邹亚莉,曹丽娜,周运

(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评价唇裂术后疤痕护理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单侧唇裂患儿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疤痕按摩涂抹;对照组40例:不使用任何疤痕治疗护理方法。术后1、3、6个月对两组疤痕形态学指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术后1月2组术区疤痕形态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个月实验组疤痕形态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先天性单侧唇裂患者术后疤痕按摩护理,一定程度减轻疤痕增生、挛缩,达到较好的临床美容效果。

【关键词】唇裂;疤痕;按摩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17-02

唇裂修复整形术修复是治疗先天性唇裂的常见方法,包括一期整复术和二期矫正术等。术后疤痕形成常常是影响唇裂术后效果的因素之一,唇裂修补术后患儿的哭闹、进食可致上唇创口张力增大,易出现瘢痕增生[1], 对患者生活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我院自2000年作为美国“微笑列车”定点医院已为数千名唇裂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本文对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修复的40名唇裂患儿术后实施疤痕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接受由同一主治医完成一期手术修复的80名患儿,男47例,女33例,年龄0.5~1岁,平均0.7岁。其中单侧Ⅱ°唇裂38例,Ⅲ°唇裂42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儿术后术区予疤痕按摩护理,对照组未予任何疤痕治疗护理,2组间其他处理方法相同。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 临床上诊断为单侧完全性唇裂(非综合性),未接受任何术前干预治疗;术后可触及上唇疤痕者;患儿术后4 周唇部创口完全愈合和无明显发炎者。排除标准;非单侧完全性唇裂;不能按要求进行按摩者;患儿唇部创口未完全愈合或者存在发炎者。

1.2 方法

1.2.1疤痕护理方法 患儿术后2周唇部创口完全愈合、无发炎症状,开始接受唇裂术后疤痕按摩护理。按摩前清洁双手,剪短指甲,以免抓伤婴儿的皮肤。具体方法①用拇指与食指内外夹住嘴唇从上而下分次施压按摩,力量以指甲变白为标准。②将食指伸到婴儿的口中,拇指在外,由一边至另一边的嘴角轻轻地将上唇向下拉伸。对于鼻唇交界的疤痕,手指伸不进去,采用从外面按压方法。每日10次,每次加压10秒[2]。对照组不做任何按摩护理。

1.2.2观察指标[2] 从患儿拆线出院起,第1、3、6月复诊,观察唇部疤痕情况,并记录。唇部疤痕形态学指标(参照VancouverScar Scale(VSS) 制定并进行评分):以Ⅰ°、Ⅱ°、Ⅲ°表示疤痕明显程度。Ⅰ°:疤痕平复,未见明显增生,肉眼见不明显,色泽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近,质地较柔软;Ⅱ°:疤痕组织增生,高出皮肤在1mm以内,色泽稍泛白,质地稍硬;Ⅲ°:疤痕组织增生明显,局部可见向周围呈放射状,疤痕组织高出周围皮肤1mm以上,色泽发白或色素沉着较重。

1.2.3统计学处理 统计结果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见表1。两组不同方式处理后效果比较:实验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疤痕组织形成是创口愈合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修复的复杂过程[4]。修复过程包括肉芽组织形成、胶原的填充、创口收缩、上皮爬行覆盖和胶原重塑等阶段。疤痕一般在拆线之后1~3周会越来越明显,疤痕会变宽、变凸或凹陷,出现疤痕挛缩,造成唇峰上提与红唇的缺口。术后疤痕细、平、颜色一致是医护人员想要达到的状态,而这些都需要靠疤痕护理来克服。本文研究发现,术后1月两组在瘢痕形态上无明显差异;3、6月后两组在疤痕色泽、高度、质地以及宽度等方面指标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对唇裂术后实施疤痕按摩能够有效改善疤痕状态,原因可能在于实验组的按摩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实验组实施疤痕按摩护理时观察到,术后1~2月瘢痕变软,可之后又逐渐变硬,因此疤痕按摩次数需“少食多餐”,持之以恒,增加每天按摩次数,避免疤痕增生,颜色变红。实施疤痕按摩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按摩时保证疤痕表面组织完整、无破溃水泡,如有病损,应在治愈后方可开始实施[5];唇峰注意疤痕萎缩的问题,如果萎缩较为厉害时,不平衡的一边可多往下轻拉,慢慢使两边的嘴唇对称,下拉的动作注意每日观察,不可过度,适度即可。但太轻没有效果,太重则可能将皮肤按破适当的唇部活动可促进创口正常愈合。

术后唇部瘢痕遗留明显会使患者心理产生阴影,从而对患者生活和学习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应主动与其家属沟通,消除或者降低家属的不必要顾虑,交代相关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注意清洗创口,保持术区创口清洁干燥,可用0.9%生理盐水和3%双氧水交替清洗,以去除渗出物和覆盖的血痂。

总之,经临床观察疤痕按摩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唇裂术后疤痕的形成,达到一定的临床美容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

[2]王秉文,王映红,甘晓琴,等.改良Tennison术式在单侧Ⅲ°唇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7):154-155

[3]范慧芳,李晓丽.208例台湾唇裂患儿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8(22):2205-2206.

[4]青春,许伟石.转移生长因子β与疤痕形成[J].国外医学,1995,3(16):144-145.

[5]卢军玲,路琳.区域氏按摩疗法在面部烧伤后新愈合皮肤的应用[J].感染、炎症、修复,2003,4(4):223-225.

论文作者:邹亚莉,曹丽娜,周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疤痕护理在唇裂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论文_邹亚莉,曹丽娜,周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