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文本:“N代”的文化符号_火星文论文

火花文本:“N代”的文化符号_火星文论文

火星文:“N代”人的文化符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火星论文,符号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97(2008)03-0018-03

“3Q得orz”是什么意思?“N代”人会告诉你:这是“火星文”,叫“感谢得五体投地”。当人们的视线还被“80后”、“网络恶搞”风波牵绊时,谁会想到,这些吃着奶片、踏着暴走鞋长大的“90后”的孩子们却已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字——“火星文”。不论是因为好玩、偷懒,还是由于自信、叛逆,总之,“火星文”在今天的“90后”中,可以说已经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字符号了。

一、扫描:“N代”人独特的“火星文”

网络就是一个虚拟的“江湖”,行走“江湖”就得有自己的“口令”,“火星文”就是“90后”行走“网络江湖”的“口令”,是网络的“通行证”。“火星文”的流行离不开网络,网络自由、宽松的用语环境给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N代”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理想平台。追根溯源,“火星文”一词源自电影《少林足球》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即周星驰对仗义为少林队担任守门员的赵薇说:“地球是很危险的!你还是赶快返回火星吧!”自此,当人们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时,就会戏谑性地称对方为“火星人”,而由“火星人”说、写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话语或文字便成了“火星文”,久而久之,“火星文”这一用法经由网络的传播在年轻人尤其是“90后”中迅速蔓延。“火星文”成了一切令人难以阅读、理解的文句的代名词。而“火星文”作为“90后”“网络江湖”的独特口令,其种类繁多,大致有以下几类:

1.杂交类语言

杂交类语言是“火星文”中由各种文字、符号、数字等融合使用的网络语言,具体表示为:杂交类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其他。这在“90后”中最为常见,如“曾经ul分金诚di摆在挖d面前,但4挖迷u珍c,斗到失7d4候后悔莫g,尘4间最痛苦d4莫过于此,如果↑天口以给挖咕g费在乃1次d话,挖费对叽咕女孩说挖ie,如果非要在叽份i+↑1咕期限,挖c望4…1万年…”乍一看,这段由汉字、英文字母、数字和符号杂交而成的话语让人不知其所云,其实,这是《大话西游》中的一段经典对白。

2.符号类语言

在“火星文”中,符号使用的频率非常高而且种类繁多,有标点符号类、数学符号类、方位符号类等各种各样的符号表达。常见的如“:)”表示微笑;“‘(..)’”表示猪头;还有“↓”表示“吓”字,如“你↓到我了”表示“你吓到我了”;“↑”表示“上天”、“上面”、“向上”等。

3.字母类语言

字母类语言主要包括英文单词、汉语拼音及它们的缩写。如OIC(oh,I see)——哦,我明白了;DIY(do it yourself)——自己做;BC——白痴;PLMM——漂亮美眉。

4.数字类语言

数字类语言就是运用数字谐音的方法将几个阿拉伯数字组合成一个新词或句子。如520——我爱你;201314——爱你一生一世;536——我想你;56——无聊;5387——我想发财等等。

此外,还有心情图示,如orz表示“五体投地”,or2-3表示“翘着屁股放屁”;动作表示,如讨厌一个人,叫那人走开时用一个“踢”字并配上踢的动作;多字组合,如“酱紫”(这样子),等等。

二、透视:“N代”人“火星文”现象之特点

“火星文”是网络的伴生物,属于网络文化范畴,也是一种青年亚文化。这种富有创意、令人咋舌的文化现象体现了“N代”人超强的语言创造能力,并具有阶段性、游戏性、叛逆性等特点。

1.阶段性

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火星文”是“N代”人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N代”人大多是“90后”的年轻一代,都还处于青少年期。如果从人的发展阶段来看,青少年期或青年期“是人生发展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不仅要完成生理性成熟,还要完成社会性成熟……”[1],而“火星文”现象只是“N代”人社会性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它同青年期一样,具有阶段性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指出,“大凡青年亚文化者,常常只会在某个阶段惹是生非,……火星文虽然在被‘90后’玩得火热,但只要他们‘启封’去跟社会打交道,肯定还得使用通行的‘地球文’……”。“火星文”鲜活、随意、简单、风趣的用语特点正好迎合了“N代”人青少年期这一阶段激进、叛逆、渴望标新立异的心理,而反过来,也许正是因为青少年期的这种阶段性心理,才会有“火星文”的出现。因而,“火星文”的问世,只是“90后”的年龄使然,也是在情理之中,它会随着青少年期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青少年期的逝去而消失。

2.游戏性

“N代”人是在游戏中成长的一代,一切新鲜、好玩的事物都是他们的最爱,“火星文”则是当前一种非常时髦的造字游戏。各种文字的大拼盘,符号的拆拼、解密等,其本身就是一件极富乐趣的事情,对于游戏欲格外强烈的“N代”人来说,“火星文”这种游戏化语言是极具吸引力的。因而,不论在QQ聊天中,还是在网络游戏中,“酱紫”、“稀饭”、“★rz”(武藤游戏)等的表达方式,不仅仅是语言的简约化,更是“N代”人游戏童心的一种外在表现,而且这种用语也为青少年整个网络互动过程增添了不少乐趣。

3.叛逆性

“青春的叛逆反抗,在每个国家都有各种形式的闪现”,“火星文”也是“N代”人青春期的一种反抗仪式,“N代”人正处于心理逆反的年龄段,“在这一阶段,就是日常走路都不愿循规蹈矩,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反叛场所。在这一空间中他们无论表达什么观念都不会受到社会的排斥,亦可避过父辈的呵责。在这一过程中,语用上的别出心裁是第一步……”[2]。因而,语言成了“N代”人捍卫自己的最有力的武器,尤其是当成人世界也看不懂他们的文字、听不懂他们的话语时,文字便给了这些孩子真正的“自由”。

三、思考:“N代”人需要心灵的沟通

有人将“火星文”看做是“N代”人青春期“暴风骤雨”来临的象征,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很懒”、“不懂父母的爱”、“都很叛逆”、“今天的孩子已经不具备我们那一代人的道德意志了”等等,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其实这些都是社会成人对青少年群体形成的一种刻板印象[3]。事实上,在“N代”人“叛逆性”的背后,在“火星文”现象背后,隐藏的却是“N代”孩子们心灵深处对平等、和谐沟通关系的渴求。“火星文”不是纯粹的青少年“求新”、“叛逆”问题,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这一文化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成人世界与青少年世界如何沟通的问题。

“N代”人大多是“90后”的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自我意识较强,情绪情感波动较大,他们极力要求挣脱大人权威的束缚,渴望获得与成人世界平等沟通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人尤其是家长、老师常常忽视“90后”孩子们对真诚、平等沟通的需要,家长、老师们永远是话语权威的代表,具有先天优势,他们常以“关心成长”、“关心学习”等为借口,用“自以为是”的方式霸道地闯入孩子的世界,对孩子的言行“指手画脚”,孩子们若有一点点的偏离或“不作为”,便会招来批评和呵斥,甚至还会有体罚。在这种“棍棒式”的沟通模式下,孩子们将永远走不出家长、老师们的“乖孩子”怪圈,而家长、老师也永远无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因而,要想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门,家长、老师们是否应认真思考一下: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是不是应稍微放低自己的姿态,多听听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与他们进行真诚、平等的沟通。

1.注重心灵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认为,亲子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亲子双方的态度和行为在交往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家长们常常以“长者”、“教化者”的自居,成为整个亲子交往过程的主导者,为孩子们制定言行规范和成长路径。然而,在今天,网络时代的到来似乎动摇了家长的这种“权威”和“主导地位”,给亲子间这种教化和被教化的沟通方式带来了许多不安分因素。对于教化者——父母们来说,网络是他们的“滑铁卢”,而对于被教化者——孩子们来说,网络却是他们吐露心语、发泄情感的“理想对象”。此后,孩子们不再选择“听话”,而是选择“说话”,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威”,建立自己的“地盘”,大唱“我的地盘我做主”,而站在“地盘”之外的家长们则是心急火燎,束手无策。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家长们所坚守的“长者为上”思想毫无立足之地。因而,要想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们应该抛开陈腐的“教化”思想,放低自己的姿态,贴近孩子的生活,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真诚交流,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文化反哺”功能,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成长需要,只有这样,孩子和家长间才能建立起真正民主、平等、朋友式的沟通关系。

2.注重心灵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火星文”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家庭关系中亲子间如何真诚沟通的问题,也是当前教育体制下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问题。“N代”人是“在网络和游戏边上长大的孩子,自我意识复苏,接触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由驰骋的表达,可同时他们却被置入空前僵化的教育体制,四处可见满嘴分数的老师……呆板教条的考试”。这种以分数为纽带的师生关系大大强化了教师的“权威”形象,学生则永远在这种“权威”光环的照耀下学习、生活。在今天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社会背景下,学校教育应该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施“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就像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是人与人灵魂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充满人性化、被赋予人文气息的。作为教师,其与学生之间更多的应该是心灵上的相互沟通。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建立真正、平等的沟通关系,要以“情感”而不是“分数”来维系师生间的友好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向老师吐露心扉,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不再是以自己的话语方式将老师拒绝于心灵之外。

总之,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火星文”现象是“N代”人面对成人世界的话语权威和自我认同危机时的一种集体的解决方式,其中成人世界与青年世界心灵沟通的不畅、不和谐是“火星文”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本质性的一个因素。

四、结论:坦然接受,适当规范

“火星文”作为“90后”青少年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文字创作的趣味性、思维模式的独特性、用语的鲜活性,为当前的网络沟通方式和网络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事实上,“火星文”的出现,本身就是源于“90后”青少年语言游戏心理和平等沟通心理的阶段性需求,因而,从本质上讲,“火星文”并非像有的学者说的那样,是对传统语言规则的否定和践踏,相反,它是建立在青少年对原有语言规则熟练掌握和运用的基础之上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的发展会带来语言的更新,‘火星文’让传统文字的既定现象被改变,以另一种角度所带出来的是一种创意的乐趣”[4],从这一意义上说,对于“火星文”现象,我们应坦然接受。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火星文”对青少年的成长,尤其是对青少年语言素养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火星文”虽只是一种阶段性、游戏性的文化现象,但由于其谐音字、错别字的滥用,语言、用字的混乱,方言词、外来词、数字词的杂交等,对于正在打文化基础的“90后”来说,“火星文”的这些特点极易引起青少年词汇运用的分歧与混乱,导致词语搭配的随意草率而缺少规范,造成青少年用语环境的不和谐。因而,在坦然接受“90后”“火星文”现象的同时,还应该对其加以适当的规范和约束,建立和谐的网络语言环境。

收稿日期:2008-04-03

注释:

①“N代”人,指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青年,这里尤指“90后”一代。“N”是英文Net的首个字母。

标签:;  ;  

火花文本:“N代”的文化符号_火星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