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论文_陈同量

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论文_陈同量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 402660

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思维能力入手,对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数学应用问题 数学应用意识 学生

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随着高考中应用类型的题目逐年增多,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一、以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问题为切入点

1.教材要贴近现实。

每一章的序言都编排了一个现实中的应用问题,引入该章的知识内容,以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如在第三章《数列》以趣味话题“国王对国际象棋棋盘发明者奖励的麦粒数”的计算作为章头序言,激发学习欲望,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2.以实际例子引入“具体问题”的研究。

高中数学共有十章内容,其中涉及到概念引入、实例说明、数学表示等方面的内容有三十一处,均恰当地运用了实际问题和具体情境。如用“不同重量信件的邮资问题”表示分段函数,用功和位移的关系引入向量数量积的概念等。实例引入增强了问题的实际背景,为顺利解决问题作了铺垫。

3.适当增加应用问题的分量。

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中增加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其中练习题有45题,占总数的12.4%;习题有 105题,占总数的18.15%;复习题有50题,占总数的14.91%。分别涉及增长率、行程问题、物理、化学、生物问题、储蓄等各个方面,量大面宽,情景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自主实践性于一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以数学应用题问题的教学实践为着力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方法以及解题思考。

只有在教学中结合具体问题,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建模过程、建模思想,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应用题的常规思路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转化——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回答实际问题。具体可按以下程序进行:(1)审题:由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及实际问题非数学情境的多样性,往往需要在陌生的情境中去理解、分析给出的问题,舍弃与数学无关的因素,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为此,引导学生从粗读到细研,冷静、缜密地阅读题目,明确问题中所含的量及相关量的数学关系。(2)建模:明白题意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各量的特点,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是否可用字母或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或图形语言,找到与此相联系的数学知识,建成数学模型。(3)求解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结论。(4)还原:将得到的结论,根据实际意义适当增删,还原为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在应用问题的教学中,及时结合所学章节,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使学生掌握熟悉的实际原型,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可顺利解决数学建模的困难。如将高中的应用题归为:(1)增长率(或减少率)问题;(2)行程问题;(3)合力的问题;(4)排列组合问题;(5)最值问题;(6)概率问题等。这样,学生遇到应用问题时,针对问题情境,就可以通过类比寻找记忆中与题目相类似的实际事件,利用联想建立数学模型。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高中新教材的数学应用问题遍及教材的各个方面,教学时针对不同内容,有的放矢,各有侧重,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1)章头序言,指导阅读,留下悬念。对图文并茂的章头序言,由教师简单提出或由学生阅读,使学生稍作碰壁,留下解题悬念,增强解决问题的欲望。(2)重视例题的示范作用。例题是连接理论知识与问题之间的桥梁,示范性强。因此在讲解例题时应在分析题目各个量的特点关系、建模、解决数学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诸环节都应很好地起示范作用。教师应重视例题的分析与讲解,积极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基本实际模型的能力,重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3)指导练习,巩固方法。充分运用课本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位于具体的理论知识后面,建模方向性强,教师只需稍作指导;而习题则更多利用教师批改作业的机会,主要纠正数学语言转化过程及解题的规范过程;复习题由于综合性强,学生解决有困难,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4)课外阅读,补充提高。 对于不作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根据教学进度提出阅读要求,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研究性课题,重视自主探究。“研究性课题”是新教材中的一个专题性栏目,具有探究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它既是所学内容的实际综合应用,又对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训练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新颖 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教学策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

[2]张安宁 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62-163。

论文作者:陈同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论文_陈同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