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

欧巧群[1]2001年在《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轮状病毒(RV)不仅引起婴幼儿腹泻还可以导致肠道外感染,这个问题已受到重视。但RV肠道外感染的发病机制、扩散范围和途径以及易感因素的研究在国内外仍属空白。本研究试图从临床调查和动物实验两方面对RV肠道外感染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1、用套式RT-PCR方法在血浆和单个核细胞(PBMC)中首次较大样本地调查RV病毒血症。结果表明门诊和住院RV感染患儿病毒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0%,检出时间在腹泻起病的第1~6天,以第2~5天为多,推测病毒血症是RV肠道外感染的中间机制和重要环节。一般地,腹泻症状好转后病毒血症消失。PBMC和血浆都可单独作为RV的携带者,而前者更为常见。2、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检测RV感染患儿微量元素,发现5例病毒血症患儿锌、钙、锰全部低于正常,4例铅和铜异常,推测这些微量元素异常可能是病毒血症的诱发因素之一。3、ELISA法检测TNFα和IL—2两种细胞因子,RV病毒血症组患儿TNFα分泌水平低于非病毒血症组,而IL—2从目前资料看无显着差异。推测TNFα与RV病毒血症发生有关。4、首次采用从RV腹泻患儿新鲜粪便中提取的RV,通过口服和腹腔注射两种途径接种免疫低下、混合感染和新生小鼠3种动物。5、光镜和电镜下发现感染小鼠肝、心、肾和小肠不同程度的损害;肺和脑未见明显改变。原位杂交显示小肠和肾脏RV阳性,原位PCR显示腹腔注射RV组鼠的心、肝、胰RV阳性,肺和脑阴性。说明人类RV一旦扩散到全身,可以侵犯肾、肝、心和胰等脏器。推测免疫低下、肠道混合感染以及新生动物是引起肠道外扩散的易感因素。接种途径上,腹腔注射比口服更容易引起HV肠道外感染,肠道屏障在阻止RV肠道外扩散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周红, 胡岩, 韦国玉, 徐卫芹[2]2010年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间37例因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住院的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并与2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比较。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组患儿外周血CD4+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CD3+、CD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gG、IgA、Ig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轮状病毒肠道外播散存在一定关系。

余曼莉[3]2011年在《轮状病毒致新生鼠肠道外感染后肝脏损伤与NF-κB及TNF-α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建立新生鼠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模型,观察其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其肝脏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水平;2.研究新生鼠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后肝脏损伤与肝脏中NF-κB及TNF-α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探讨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的发病机制,以及NF-κB及TNF-α在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后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病毒选用猴轮状病毒SA11株,实验动物选用日龄为2-3天的SPF级BALB/C新生鼠48只,随机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4只。病毒感染组经腹腔注射猴轮状病毒SA11株0.1ml/只,空白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只。接种后,各组动物进行隔离饲养,并每天观察和记录小鼠活动、进食、皮毛状况及体重变化,分别于第3天、第5天及第8天从各组中随机抽取8只新生鼠处死,无菌留取肝脏,苏木红-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肝脏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1.病毒感染组新生鼠较空白对照组精神萎靡、活动少、反应差、皮肤皱褶、食欲不佳、大便稀薄,生长发育缓慢;空白对照组精神状态及各方面指标均较正常。2.病毒感染组新生鼠肝细胞的病理损伤于病毒感染后第叁天最严重,第五天减轻,第八天进一步减轻,第叁天至第八天总体呈现好转趋势;空白对照组新生鼠第叁天、第五天及第八天的肝细胞均正常。3.病毒感染组新生鼠肝脏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表达于病毒感染后第三天显著增强,第五天减弱,第八天进一步减弱,第三天至第八天总体呈现减弱趋势;空白对照组新生鼠第三天、第五天及第八天的肝脏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表达均低于病毒感染组各时间段水平,且第三天至第八天未呈现总体减弱趋势。4.病毒感染组新生鼠于病毒感染后第3天、第5天及第8天的肝脏病理变化与肝脏中NF-κB表达之间、肝脏病理变化与肝脏中TNF-α表达之间以及肝脏中NF-κB与TNF-α表达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空白对照组之间未存在相关性。结论:1.轮状病毒致BALB/C新生鼠肠道外感染后的肝脏损伤由NF-κB和TNF-α参与介导。2.轮状病毒致BALB/C新生鼠肠道外感染后的肝脏损伤于病毒感染后第叁天最严重,至第五天及第八天总体呈现好转趋势。3.轮状病毒致BALB/C新生鼠肠道外感染后,其肝脏中NF-κB与TNF-α的表达于病毒感染后第三天显著增高,至第五天及第八天总体呈现减弱趋势。4.轮状病毒致BALB/C新生鼠肠道外感染后的肝脏损伤与肝脏中NF-κB及TNF-α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性。

任小梅[4]2010年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致胃肠外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对胃肠外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收住院276例急性腹泻患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体IgM阳性的腹泻患儿为观察组112例与同期其他原因所致的腹泻患儿为对照组164例,对2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肠道临床症状、肠外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资料(血常规、便常规、血生化、胸片等相关检查)及各脏器的预后,同时本文通过比较血清胱抑素C浓度(较敏感反映肾功能指标),对比轮状病毒感染对肾脏的损害。结果:观察组(粪轮状病毒抗体阳性)与对照组(粪轮状病毒抗体阴性)胃肠外脏器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271),通过比较2组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稳紊乱的发生率(P<0.05),无明显差异,提示胃肠外脏器损害发生率与病情轻重无关。比较观察组不同年龄段(≤1岁和>1岁)发生肝脏损害的发生率(P=0.0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年龄越小患儿,发生肝脏损害的几率越高。观察组胃肠外脏器损害的发病率及2组相应受累脏器损害的发生率一一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显着意义):心肌损害(64.2857%,P=0.0083)、肝脏损害(25.0000%,P=0.0211)、呼吸系统受累(31.25%,P=0.0475)、肾脏损害(11.6071%,P=0.0384)。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外脏器的损伤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潜伏型及亚临床型相应脏器损害,其发病率与病情轻重无关。在诊治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时,应重视肠外脏器有无受损情况,并给予积极有效对症治疗后,一般患儿均预后良好。

夏群, 陈兰举, 陈名武, 周瑞, 沈怀云[5]2010年在《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乳鼠模型的建立》文中指出目的:建立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道外感染乳鼠模型。方法:实验动物选用10~11日龄的清洁级ICR乳鼠,将32只乳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即RV肠道外感染组:乳鼠经腹腔注射150μl猴RV SA l1(病毒滴度TC ID50为10-4);对照组:乳鼠经腹腔注射150μl生理盐水。接种后每天观察乳鼠的活动状况、饮食情况、毛色、体型、大便变化等,4天后处死,留取心、肝、肾、脾、肠进行病理学切片和匀浆培养。结果:感染组在接种RV后第2天开始出现食欲不振,体毛蓬松、无光泽,活动减少,呆滞、嗜睡,对刺激反应淡漠,大便量少,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到第4天症状最明显,并有3只乳鼠出现腹泻,观察中累积腹泻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8.75%和100.00%。光镜下肝、肾、脾、小肠有病理改变,且肝、肾、小肠组织匀浆培养72 h后出现不同程度细胞病变,余阴性。对照组乳鼠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法初步建立了RV肠道外感染乳鼠模型。

夏群, 陈兰举, 周瑞, 陈名武, 丁周志[6]2009年在《轮状病毒致乳鼠肠道外感染Th1/Th2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复制轮状病毒(RV)肠道外感染乳鼠的动物模型,检测接种后乳鼠体内Th1/Th2平衡改变,对RV肠道外感染后机体免疫状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48只乳鼠随机均分为3组:肠道外组、肠道内组和正常对照组。肠道外组通过腹腔注射猴RVSA11株,肠道内组灌胃等量RV悬液,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分别在接种后第4天、第8天处死乳鼠,收集标本,观察心、肝、肾、肺等脏器病理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0和IFN-γ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肠道外组乳鼠肾、肝、肺和脾脏出现病理改变。感染后第4天,肠道内、外组乳鼠血清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到第8天明显下降,基本达到基线水平;IL-10在肠道外组第4天增高,到第8天小幅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组;而肠道内组IL-10无明显改变。结论RV肠道外感染早期呈现Th1-Th2混合反应,而后期则以IL-10的表达为主,T细胞向Th2型免疫应答方向偏离,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机制可能是RV肠道外感染的重要因素。

陈兰举[7]2016年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道外脏器损害》文中提出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秋冬季婴幼儿腹泻和动物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属于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为双链RNA病毒。现已初步将RV分为A、B、C、D、E、F和G组,其中最常见的A组主要感染对象为婴幼儿。同时还可以引起肠外表现,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肝胆损害、肾脏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其中以心肌损害较为多见。轮状病毒感染早期发生的病毒血症是造成肠道外其他器官系统感染的前提。

林海军[8]2014年在《轮状病毒乳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应用》文中提出A组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每年全球因轮状病毒导致的死亡病例高达60万。目前轮状病毒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现有的疫苗在不同的地区保护效果差距较大,价格昂贵且存在发生潜在感染的安全隐患,因此更加安全可靠、高效廉价疫苗的研发就成为当务之急。有效的动物模型是疫苗研发过程十分重要的环节和保障,也是研究病毒感染进程和致病机理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建立稳定的、可有效感染发病的轮状病毒乳鼠动物模型,并控制可能影响评价的各种因素,分析优化各项评价指标的使用;初步探索将模型用于保护性的评价,为进一步将该模型用于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抗体治疗、抗病毒药物筛选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病毒培养、鉴定、浓缩和检测,建立了稳定均一的病毒库。之后成功地构建了轮状病毒乳鼠动物模型,通过灌胃攻毒7日龄的Balb/c乳鼠,可观察到其体征和体重增长速度的变化,以及腹泻、排毒、组织病变与病毒血症等一系列症状。随后利用建立的乳鼠动物模型在保护性评价上做了初步的运用。通过母传抗体或者腹腔注射免疫血清的途径,可将抗体有效地传递到乳鼠体内并发挥保护作用,有效保护乳鼠减弱腹泻症状,缩短腹泻与持续排毒过程,减轻组织病变和病毒的复制水平,这证实了该模型可以用于免疫保护性的评价。通过对乳鼠动物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影响因素、限制性与实用性的分析,进一步提高了对乳鼠动物模型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保护性评估的准确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轮状病毒乳鼠动物模型,将其在保护性的评价上进行了初步的应用。该模型的建立对于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抗体治疗有效性评估以及病毒感染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丽利[9]2003年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中轮状病毒基因和IL-10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血中RV RNA检出与肠道外表现以及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的关系。 方法:应用两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3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进行外周血血浆和单个核细胞中的RV RNA检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L-10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及测序证实。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按照病情评分分为轻、中、重症组。 结果:3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检出RV RNA 1例,血浆中RV RNA检测均阴性,两种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测序结果证实属于人RV VP7片段序列,与G1型相似性为94%,与G9型相似性为75%。检测出RV RNA阳性的病例有肠道外脏器损伤的表现。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浆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中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1),血浆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评分呈轻度正相关(P<0.05)。 结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中可以检测到RV RNA,RV可能通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肠道外扩散,并且引起肠道外脏器损伤;IL-10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可能参与了轮状病毒腹泻肠道炎症反应,血浆IL-10水平可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联系。

彭杰[10]2016年在《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轮状病毒(RV)对其感染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轮状病毒是导致全球婴幼儿腹泻的单一主因,全球因轮状病毒每年导致的死亡病例高达80万。目前轮状病毒感染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现有的疫苗在不同地区保护效果差距较大,价格昂贵且存在发生潜在感染的安全隐患,因此更加安全可靠、高效廉价疫苗的研发就成为当务之急。有效的动物模型是疫苗研发过程十分重要的环节和保障,也是研究病毒感染进程和致病机理的主要手段。轮状病毒的感染动物模型主要包括无菌猪、猴,小鼠等,由于这些模型在亲缘关系、实验周期、解剖学特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RV感染与致病的机制研究受到较大限制。树嗣因其体型较小,繁殖快,饲养成本低和新陈代谢及解剖学特性与人类接近而受到的重视。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树鼢可以被RV感染,成为研究RV感染的潜在动物模型。本研究建立了轮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轮状病毒VP6基因为靶基因,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扩增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克隆于PCDNA3.1+载体上,体外转录获得RNA,系列稀释后为标准品,建立TaqMan探针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设计实验找到最优条件下的引物浓度(250nM)、探针浓度(300nM);通过对引起腹泻的人柯萨奇病毒、呼肠孤病毒等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5000copies/mL。对该方法进行重复性实验,发现变异系数CV均小于1%,重复性好。本实验初步建立了人G1型轮状病毒TaqMan探针荧光实时PCR检测方法,为G1型轮状病毒的诊断、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实验采用本实验采用了胰酶、胶原酶法、胶原酶(xⅠ型)和中性蛋白酶(Ⅰ型)混合使用叁种方法,最终确定了胶原酶(xⅠ型)和中性蛋白酶(Ⅰ型)混合使用获取的小肠上皮细胞较稳定,采用相位差消化法和相位差贴壁法来获取纯净的树铜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同时采用人角蛋白18抗体对获取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鉴定,鉴定结果阳性,说明获取的细胞为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用RV感染的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定性,荧光定量PCR,蛋白、细胞水平检测后,均证实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对RV具有一定的感染性。采用梯度稀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病毒的最适感染复数及在细胞内的增殖特性。将轮状病毒分别以MOI=1,2,3,4接种于树鼩小肠上皮细胞,经测定发现MOI=3时,病毒的载量最大。采用梯度稀释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病毒在增殖过程中滴度和载量的变化,并绘制病毒增殖曲线。发现病毒在第一天感染时有较低的滴度和载量,2-3天呈现一个指数增长的趋势,并在第3天达到一个平台期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一个降低的趋势。尽管总体感染率较低,但结果显示树鼩作为潜在的RV感染动物模型,用于后续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轮状病毒体外感染树鼩动物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对于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抗体治疗有效性评估以及病毒感染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D]. 欧巧群. 第一军医大学. 2001

[2]. 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分析[J]. 周红, 胡岩, 韦国玉, 徐卫芹. 中外医疗. 2010

[3]. 轮状病毒致新生鼠肠道外感染后肝脏损伤与NF-κB及TNF-α的相关性研究[D]. 余曼莉. 蚌埠医学院. 2011

[4].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致胃肠外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D]. 任小梅. 新疆医科大学. 2010

[5].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乳鼠模型的建立[J]. 夏群, 陈兰举, 陈名武, 周瑞, 沈怀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6]. 轮状病毒致乳鼠肠道外感染Th1/Th2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J]. 夏群, 陈兰举, 周瑞, 陈名武, 丁周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

[7].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道外脏器损害[J]. 陈兰举.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8]. 轮状病毒乳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应用[D]. 林海军. 厦门大学. 2014

[9].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中轮状病毒基因和IL-10检测及临床意义[D]. 刘丽利. 昆明医学院. 2003

[10]. 树鼩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轮状病毒(RV)对其感染性研究[D]. 彭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6

标签:;  ;  ;  ;  ;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