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论文_李建峰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论文_李建峰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什集镇政府 山东 菏泽 274606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大棚技术迅速崛起,在蔬菜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蔬菜的种植水平。但是,大棚蔬菜也会经常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再加上不同地区不同因素的影响,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保障大棚蔬菜的种植效益,生产出符合绿色种植要求的大棚蔬菜产品。因此本文就大棚蔬菜种植涉及的关键技术战略探讨,同时提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1引言

当前,人们对食品健康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等已成为人们新的需求,因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需要不断改进,以保证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病虫害是影响大棚蔬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一直是种植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所以,提高蔬菜种植技术并有效防治病虫害是保证大棚蔬菜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2影响大棚蔬菜种植的因素

2.1气体因素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大棚蔬菜的种植的实际情况之一是受到了气体的危害,大棚蔬菜长期处于有害气体的环境中生长,不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可能还会导致蔬菜中毒而死,因为蔬菜也是有呼吸作用的。只有从根本上防治有害气体对大棚蔬菜的影响,才会给大棚蔬菜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

2.2天气因素

恶劣的天气是使大棚蔬菜病虫害入侵的主要原因,只有大棚蔬菜能够在正常的天气中生长,才不会出现更多的病虫害防治的问题。简单的讲,极端的天气会给大棚蔬菜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打破常规生长规律的同时,还可能使病虫害不断的入侵。因此,恶劣的天气也会给大棚蔬菜的种植带来很大的影响,给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2.3温度因素

现阶段,大棚蔬菜种植方式包括半覆盖、全覆盖2种方式,所以在环境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无法合理控制大棚内部的温度及湿度,极易出现病虫害,从而影响蔬菜的种植质量。因此,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温度因素的控制,从而提高蔬菜的种植产量及质量。

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3.1种子选择及处理

在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当中,为了提升种植的质量,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良的抗病虫害品种。同时,在种植播种开始之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对种子的消毒处理工作,以便提升种子的质量,确保蔬菜能够更好地生长。并且实施消毒处理还能够有效地隔断病菌的传播途径,达到苗期虫害防治的目标。例如,在种植黄瓜时,要尽可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抗病能力强及适于温室生长的品种,如新泰密刺或津春3号等;同时,需要将种子放入55℃左右的水中,并不断搅拌,当水温降至30℃左右时,再浸泡5h左右,淘洗干净后进行催芽,并使用冲洗液浸泡4h。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地质条件使用的要求

大棚蔬菜的种植是需要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的,由于大棚蔬菜种植环境的特殊性,在进行其地质条件的选择中就需要严格对待,在进行地质条件的选择中,要选择具有一个整体性土壤地质的地块,进而还需要对其地基土壤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在使用的地基中没有带有常规化情况的土地,另外,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种类的蔬菜种植,这就要求在这些不同种类的蔬菜种植中要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从而保证合适的地质条件中种植合适的蔬菜类型,而对于有机蔬菜来说,对于地基条件的要求还要更高,要保证其是有机种植基地。

3.3生长期的有效管理

蔬菜的生长是有一定周期的,大棚蔬菜的生肖周期和普通蔬菜的生长周期是有一定区别的,只有合理的管理大棚蔬菜的生长周期,才能够更好的让其不断的生长,为经济带来更多的效益。另外蔬菜大棚的干净还是非常重要的,保证良好的外界环境不断可以让大棚蔬菜生长的更好,还可以让生物能够正常的生长规律来生长。这样就符合大棚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外界自然环境需求。

3.4施肥的管理

利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促进产量增收。因大棚蔬菜的生长环境为半封闭所以其肥料吸收能力较弱,对此需要提升自热分解肥料的速度,以此增加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在选择肥料时,首选易吸收的肥料,或是选择小分子的养分肥料。同时,应当保证肥料具有天然性无污染性、选择无公害的、污染程度最小的肥料,严禁使用高化学成分的肥料。对此可以对动物粪便进行利用,或选择以植物腐败为天然养料,利用其中所含的养料成分与微生物肥料相结合,为大棚蔬菜提供营养。在施肥时,必须要合理科学的把控施肥的质量与速度,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预防出现堆积肥料、养肥等问题。在进行施肥时,必须充分了解所种蔬菜的营养需求,合理选择施肥品种,并确定适当的施肥量,以种植面积为参考,进行合理的追肥。

4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有效防治病虫害可以大大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在当前追求食品安全的环境下,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逐步向多样化发展,常用的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4.1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目前较为常用且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大棚防病虫害的方法,其原理是依据于原有的自然法则,并借助化学中过氧化生物共存的原理,实现病虫害的防治。所以,农户在进行大棚蔬菜的处理过程中,应当避免直接捕杀天敌,以免破坏原有的大棚内的生态平衡。农户可预先使用石灰、硫磺等,进行大棚以及土壤的杀菌处理,而后使用一定含铜的材料,达到生物目的。此外,农户还可以适度向大棚内放置一定的有益生物,达到大棚内的和谐。

4.2农业防治法

多数大棚里都是种植一种或者多种蔬菜,为了提升产量,必须执行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保证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蔬菜的病虫害类型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蔬菜品种的差异性,确定不同的防治对策。农户需要从自家大棚的实际情况入手,采取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及时清理大棚里的杂物,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多数病虫害和温度有一定的影响,需要保证棚内保持适当的温度。此外,要严格的按照生产的要求和种植的制度的要求,采用轮作的方式进行治理,选择抗病性能更优的优良品种,采用机械式工作形式,提高田地的清洁力度。

4.3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技术是指不使用药物,单纯凭借物理方法来消灭病虫害的方法,物理防治技术对蔬菜质量、土壤环境等不会造成污染和危害,同时可以有效杀灭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目前的物理防治技术类型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蔬菜和虫害种类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蔬菜中常见的菜蛾、蚜虫、菜青虫等具有很强的感光性,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设置杀虫灯、电网、色板等对其进行诱杀。另外,国家正在大力研发电子病虫害防治仪器,是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了充分体现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优势,要从选种、处理、施肥等方面加以重视,并通过药物手段、农业手段及物理手段等实现病虫害的防治,为大棚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任阿红.大棚种植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山西农经,2017,24:71+77.

[2]杨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24:48.

[3]杨红娟.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7,3507:113+115.

论文作者:李建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论文_李建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