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王艳华 冯喜英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王艳华 冯喜英

(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 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由于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细菌菌株的出现,使得结核病的发病出现恶化,结核病是全球传染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是凝集素蛋白家族的成员。许多研究显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遗传变异与各种各样的疾病相关,包括呼吸道感染。现研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肺结核;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尽管过去几十年肺结核治疗得到改善,但是在全世界每年1000万新发的结核病患者中肺结核占80﹪-90﹪[1],我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459/10万[2]。因此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结核杆菌,只有10%的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人成为结核病患者[3],说明个体对于肺结核具有不同的易感性。

1.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功能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血清蛋白,它通过其碳水化合物识别结构域识别病原体。它是凝集素家族中的一种钙离子依赖性糖结合蛋白且唯一可激活补体系统的蛋白, 具有典型的可溶性胶原凝集素结构,可与广泛表达于病原菌的糖类结合,发挥调理素的作用; 还可与凋亡细胞结合, 进而引发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吸收, 利于巨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

2.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

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和环境因素可能诱发结核病。此外,宿主遗传变异性是重要的人类发生结核病风险的决定因素。许多研究报道了结核病与基因的多态性的关系与固有免疫系统相关。解开结核病发病的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改善治疗和预防这种疾病。

2.1国内研究进展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对结核病易感性的影响已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族中报道,但研究结果之间不一致。刘炜及其同事对中国MBL基因的六个多态位点(A / B,A / C,A / D,H / L,Y / X和P / Q)进行了分析,发现汉族人群(包括152例男性结核病患者和293例健康男性为对照),只有部位H / L与TB易感性有关[4]。与此相反,石家璇及其同事报道,A / B与汉族人群的结核病易感性有关,而P / Q则不符合[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国外研究进展

Soborg和Selvaraj报道,白种人患者的低血清MBL水平可以降低结核杆菌感染[6],其他种族患者也观察到同样的倾向。而其他研究发现血清MBL水平高可以减少结核杆菌感染。丹麦患者和土耳其儿童的研究显示,密码子54的MBL2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没有关联。印度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的MBL突变体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显着增加]。Denholm等人表明MBL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感染之间无显著相关性[7]。

3.总结

虽然目前对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这可能与种族差异、样本量的大小,实验方法,以及遗传易感性机制涉及多个基因位点和单倍体变异之间的相关作用等有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能找到控制结核感染,发病和治疗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素芝、蒋亚建、谢本维、曾晓华、杜翔、李世学、次罗、小平措、尼珍、贡布、边马措、蒋业贵,中国汉族人群HLA-DRB1、-DQAL、-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3(12):1255-1257

[2] 卢丽君 吴江东 左维泽、万江 章 乐 吴 芳,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HLA-DPB1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的相关性,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9):1225-1228

[3]Narasimhan P, Wood J, Macintyre CR, Mathai D. Risk factors for tuberculosis.Pulm Med. 2013;2013:828939.

[4] Liu W, Zhang F, Xin ZT, Zhao QM, Wu XM, Zhang PH, et al. Sequence variations in the MBL gen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Int J Tuberc Lung Dis. 2006;10(10):1098–103.

[5] Shi J, Xie M, Wang JM, Xu YJ, Xiong WN, Liu XS. Mannose-binding lectin two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uberculosis susceptibility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meta-analysis.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13;33(2):166–71.

[6]Selvaraj P, Jawahar MS, Rajeswari DN, Alagarasu K, Vidyarani M, Narayanan PR. Role of mannose binding lectin gene variants on its protein levels and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with liv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 2006;46(3):433–7.

[7]J.T. Denholm, E.S. McBryde, D.P. Eisen, Mannose-binding lectin and susceptibility to tuberculosis: a meta-analysis, Clin. Exp. Immunol. 162 (2010) 84–90.

第一作者:王艳华,青海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同仁路29号,810001,13997128959,Email-L:1509013469@qq.com

论文作者:王艳华 冯喜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  ;  ;  ;  ;  ;  ;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王艳华 冯喜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