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黑板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林丽青

小学黑板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林丽青

摘要:小学黑板报是重要的教学表现形式以及小学校园中魅力的风景。小到每个教室背后的黑板报,大到校园中的主题宣传黑板报,都能够展现学校的特色、学生的思想以及知识的丰富。然而小学黑板报本身如何发挥出效用,实现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动以及知识的宣传作用,仍然是小学教育者们不断去思考和完善的问题。小学黑板报毫无疑问有着重要的功能性,但在实际情况中也存在的一定的问题。本文正是根据小学语文内容,分析其背后的问题点,并针对性的研究其对策,完成小学黑板报校园文化输出窗口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黑板报;小学语文;文化传播

一、小学黑板报布置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

学校以及部门教师对于黑板报的不重视,正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风行,忽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造成的。要知道,黑板报的布置,从选题到构图,从文字到图形,从构思到布置,每一个过程,都是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全面提升。学校在教学课堂中,常常强调学生要参与、要互动,这就需要“黑板报”这样的项目,通过这样的项目完成对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完成对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的培养。

2.合作能力无法有效发挥

一个成功的黑板报布置,绝不是单一的学生完成的。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布置的小组内容也不是一个学生就能够讨论的。将这些结合起来,可以看出,通过黑板报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正是一个锻炼合作能力的机会。擅长写作的学生通过文字表达主题;擅长绘画的学生通过图形来表达情感;擅长构思的学生通过整体构建完成核心的表达。分工合作,既能够体现在黑板报的布置中,又能够在这其中完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写作和合作。但是目前的黑板报布置,往往由教师组织,确认主体,让一两个擅长的同学完成作为应付,失去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作用。

3.无法传达阅读的乐趣

黑板报作为一个窗口,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的黑板报,传达出了丰富的阅读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目前的黑板报内容单一,失去了对于阅读的有效引导。往往枯燥乏味,无法带动阅读。

4.语文知识的积累和传递缺乏

作为校园文化的输出途径之一,黑板报在各个学科之间都能够起到知识宣导的作用。其中尤其是语文知识的培养。文字在黑板报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在一部分图形中也能传递出文学的素养。通过黑板报将语文知识内容和其他学科联动,能够起到重要的知识积累作用。但是目前黑板报的制作缺少新意,尤其是多数板报注重展示作用,忽视了其中的知识传递作用,无法为语文教学提供有力的知识传递资源保障。

5.情感传递匮乏

语文的文字表达,正是一种丰富的情感表达。但是目前的黑板报忽视了这部分的作用。无论是从黑板报的文字方面还是图画方面,过多的强调形式感,从而无法完成有效的情感表达和传递。

二、小学黑板报问题的解决对策

1.通过黑板报布置实现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升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动手能力往往的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这个时候,必要的黑板报布置,结合语文内容,就是能够有效的起到锻炼作用。这个过程,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欢乐的进行语文的研究、以及努力的进行布置的工作。例如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一课《我上学了》,开学第一课就可以通过黑板报传达出学校对于学生的期盼,以及组织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小介绍,完成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然后将学生们分组进行黑板报的区块布置,完成开学第一课,既有学习意义,又有纪念意义。学生通过类似于“玩耍”的语文第一课,进行黑板报内容的布置,更贴近他们的学习实际,方便教师对他们的语文能力进行一个了解,同时对于学生们的基础动手能力和语文动脑能力,都有一个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通过语文黑板报版面的设计完成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发挥

版面的设计,是黑板报中的重要模块。如何完成图文并茂,是学生通过黑板报的版面布置所应当学到的问题。图和文,都能够成为语文教育中重要的思想和知识传达手段。不同的同学,擅长不同的设计部分。有些擅长绘画,有些擅长文字。这就给学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可能。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正是一个可以实现内容丰富的合作布置的板报主体。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通过小组形式划分绘画组和文字组,甚至可以有编绘组,组织组,完成一个班级的语文探讨,最后根据这个内容完成整个黑板报版面分工设计,文字和图画相得益彰。

3.丰富的文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

黑板报的内容,能够完成课外内容的传播。丰富有趣的黑板报课外内容,会激起学生的阅读乐趣,从而完成阅读的学习。这种阅读的兴趣激发和能力培养,十分有效。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个展现忠魂的文章。据此,黑板报的布置可以结合古今,讲述各种英雄故事:岳飞传奇、抗战英雄或者巾帼英雄等等。也可形成一个系列的黑板报专题,介绍古今中外的英雄事迹,完成一个传奇系列等等。这些有趣的故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完成了阅读乐趣的培养,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4.以学生为本,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实现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可以通过黑板报的内容把握来实现。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对于黑板报的布置,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重视,完成每一期黑板报的内容把握。随时随地的让学生通过黑板报,了解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扩展更大的知识层面。例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黑板报的布置可以让学生进行网络资源的搜索,实现知识层面的扩展,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传知识,并深入的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以及带来的文化影响。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会接受新的知识点和新的信息资源,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5.情感的传递渗透陶冶学生的情操

黑板报是小学文化教育的一环,其中的图画和文字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完成对学生的情感传递。因此,在每一期的板报布置中,教师要深化学生的自主能力,对于板报的学生主体进行确定。实现学生的清楚陶冶。教师对于黑板报的设计和布置过程,要鼓励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结合生活实际,探索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和核心素养,完成结合实际的黑板报内容,完成语文知识通过黑板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正是一个可以完成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以及情感表达的板报主题。学生之间分享的暑假趣事、经验、教训或者感悟,都可以在黑板报上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可以完成学生的安全培养、友情建立、亲情关注等等情感方面的抒发和传递,实现透过黑板报完成的小学语文情感陶冶作用。

结语:小学黑板报不同于其他的校园文化宣传方式,其在校园知识宣传的同时,更增添了丰富的校园人文色彩。对于其中的主体设立、版面布置以及视角的选择方面,学生具有更大的主导性,并且有更多的关注。然而,黑板报充当的知识传播作用常常被忽视,教师应付任务、学生流于形式,甚至内容空泛、布置不美观等问题比比皆是。黑板报,如何发挥其在小学校园中的育人功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其教学宣传,是未来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张释元,江仁. 班级墙壁育人的力量来源——S市3所小学班级墙壁文化的质性研究[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5):84-89.

[2]李乐. 黑板报成了党组织的“机关报”——1949-1962年浙东乡村的新闻实践[J]. 新闻界,2013(06):43-47+52.

[3]陈婷,邢华. 威海市文登区侯家小学开展“雷锋志愿者在行动”感恩社会活动[J]. 雷锋,2015(01):70.

论文作者:林丽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小学黑板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林丽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