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分析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_系统分析论文

基于系统分析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分析论文,区域论文,物流论文,平台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物流作业、物流过程和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筛选、储存、分析、评价、反馈、发布、管理和控制的通用信息交换平台[1]。通过建立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区域内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区域物流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已有一些论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平台构建设想,但并未以系统的方法对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进行分析与整合,未能将平台系统内容充分体现在构架中。

本文以系统分析的一般理论为基础,运用整体分析、需求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进行阐述,建立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构架并对构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1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分析

1.1 整体分析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复杂的大系统,由众多子系统构成,并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这些子系统进行整合,使其显现出超越各个组成部分在独立状态时的功能。

同时,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本身又是一个包括其它区域级和国家级物流信息平台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见图1)。在这个更大的系统中,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处于中观层面,体现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战略性承接发展的特征。以区域性信息平台为中坚力量,与微观层面平台用户的信息子系统相联;上层与处于宏观层面的国家级物流信息平台相联;同层与其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各部分内容进行有机组合的基础上,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大平台。

图1 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大平台

1.2 需求分析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为平台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因此必须对平台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平台用户主要包括物流服务提供方、物流服务需求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职能机构,这些用户总是以一种特定的身份与平台系统进行交互,对共用的物流信息具有不同的需求。见表1:

1.3 结构分析

从物流运作的纵向层面,将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分成五层结构[2],即基础层、技术层、数据层、功能层和服务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物流操作及物流信息服务需求,其内容及具体功能见图2。平台以各种网络通信设施为基础,采用先进技术形成数据仓库,通过整理、储存,供下一层功能组件提取和调用,以便最终实现对外服务。

1.4 功能分析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基于Internet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相关企业和部门进行物流交易、物流业务运作以及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涉及众多主体的物流信息交换。因此,平台需要具备多种功能,才能够与区域内正在运行的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交互。其主要功能见表2。

图2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结构模型

2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构架及特点分析

根据以上对建立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分析,构建信息平台系统构架(见图3)。

图3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构架

构架特点分析如下:

2.1 有效整合信息平台子系统,实现区域信息集成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按照平台统一规划,将分散、独立的众多子系统,如:铁路货运系统、航空货运系统、工商管理信息系统、保险业务管理系统,企业内部的运输、仓储等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整个区域商务信息、物流信息、监管信息、辅助决策信息等的高度集成。

2.2 纵向结构紧密联结,结构功能明确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五层纵向结构紧密联结,每一层结构由特定的内容组成,平台结构完整,结构功能明确。具体内容见表3。

2.3 采用信息技术解决异构数据转换问题,确保平台有效运行

为解决平台子系统异构数据转换的问题,采用XML.NET技术,在Internet协议框架下进行异构数据集成[3]。同时,还采用其他如: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数据及系统安全维护技术、数据通信与交互技术[4]等,将分散的用户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分类,并将数据存储在公共数据仓库中,和仓库中已有的数据集成在一起,以便用户通过服务层调用相关功能时进行使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了以平台为媒介顺利进行各种信息资源的中转、共享和协作,能够有效应对信息孤岛现象,保证平台整体信息数据资源的有效结合和优质输出。

2.4 服务和功能模块化构成,服务范围和平台功能可扩充性强

平台的服务层和功能层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需求、市场环境、地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对平台服务和功能进行扩充和延伸,确保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从信息平台的门户进入,可以看到四个服务模块,每个服务模块都具备相应的服务功能,具体内容如下:

2.4.1 电子商务服务模块

建立物流服务提供商与物流服务需求者之间的网上交易市场,可提供仓储运输、租船订舱等物流业务供需信息查询、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投保等功能服务。

2.4.2 电子政务服务模块

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链接,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查询、报关、报检、税收、工商管理业务、收付汇管理业务等在线服务。另外,为特别满足区域腹地进出口货物的快速通关需求,专门设立了异地通关绿色通道服务。

2.4.3 电子物流服务模块

为企业提供带有共性的物流业务服务支持,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服务,包括海关、商检放行查询、运输工具动态信息查询、货物物流状态查询等。

另外,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考虑到这些企业的资金、技术等现实状况,专门设置了物流业务托管服务功能。以物流业务信息系统模块出租的方式,提供仓储管理、公路运输管理、货代管理、资产管理等应用系统服务,既可降低入网中小企业的建置成本,又能有效地增强区域物流产业的规模效应,最终提升区域物流产业的整体绩效。

2.4.4 物流综合信息服务模块

主要提供运输节点、网络、地理信息等公共交通信息,对货运量、交易量等物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能够通过物流市场管理功能对用户的身份认证、平台使用信誉、信息发布质量进行等级在案管理,有效规范信息平台的使用行为。

2.5 设置开放端口,保证平台辐射区域的可延展性

建立辐射一定区域范围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实现全国物流信息大平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不断建设,需要与其他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有效链接和信息协作。平台通过设置开放端口,可以与腹地内陆港信息平台、其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等进行链接和资源共享,从而确保平台辐射区域的可延展性。

3 结论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构建对于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平台的内部、外部组成进行有效整合是一种必要尝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物流行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平台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合理构建平台结构,定位平台服务功能,确保平台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高效的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系统。

然而,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以及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理论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在发展中不断探索适合区域物流发展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信息集成应用模式,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标签:;  ;  ;  

基于系统分析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_系统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