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的临床探析论文_卢敏

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的临床探析论文_卢敏

卢 敏

黑龙江省公安厅安康医院 150078

摘要:目的: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全血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血检测,实验组采用指尖采血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血糖检测指标为(9.92 ±5.04)mmol/L,高于对照 组(9.42 ±4.37)mmol/L(P<0.05);实验组偏倚率为-1.5%,低于对照组(-13.9%)(P<0.05)。结论: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全血检测血糖都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指标更符合要求,准确度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静脉全血;血糖检验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属于常见的高发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这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71亿人为糖尿病,而我国就占2.8%左右。目前,临床上对于患者血糖的检测主要以POCT为主,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快速,但是对患者采血部位比较随意,如:指尖采血、静脉采血等,但是其结果是否准确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全血的血糖检验结果。对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15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中男73例,女77例,患者年龄为49-84岁,平均年龄为59.3±1.2岁,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为3.5±2.4年,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糖检测,将静脉全血检测者视为对照组;指尖采血检测者为实验组,每组患者75例。研究中,两组对其检测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血检测,实验组采用指尖采血检测,具体方法如下: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同一台POCT血糖仪测定血糖,其测定步骤等根据相关说明书严格操作。实验中,对照组患者取指尖血液进行测定,(指尖血组),实验组则采用静脉全血血液进行检测[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测者将样本血液放在ED-TA-K2抗凝管中,并且以3500r/min速度进行15min离心1,将血清分离,质控血清以及校准品等严格相关相关要求进行操作,EDTA-K2抗凝管混匀后采用POCT血糖仪对其血糖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利用SPSS16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X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血糖检测指标为(9.92 ±5.04)mmol/L,高于对照 组(9.42 ±4.37)mmol/L(P<0.05);实验组偏倚率为-1.5%,低于对照组(-13.9%)(P<0.05)。

3 讨论

POCT血糖仪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较多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原理相对比较简单,它主要通过人体血液能够和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的电子运用相应的技术设备进行计数,从而读取电子计数量,然后再转化为葡萄糖浓度读数。这种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无创等优点[2]。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任何一个对葡萄糖氧化酶产生影响的因素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偏差。此外,这种检测方法还会受到,如:仪器性能、环境温度、取血部位、取血量等因素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血糖检测指标为(9.92 ±5.04)mmol/L,高于对照 组(9.42 ±4.37)mmol/L(P<0.05);实验组偏倚率为-1.5%,低于对照组(-13.9%)(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由此看出:OCT血糖仪取指尖血的测量结果更加可靠,偏倚率更低[3-5]。同时,多数POCT血糖仪在设计开始时就要求采用指尖毛细血管血,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采用指尖血液检测能够更好地反应患者真实血糖。这种检测方法检测时操作相对比较简单,检测所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检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也相对比较少,能够更好的、更加准确的测定患者的血糖,为患者临床治疗等提供依据。

但是,临床上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全血检测血糖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具体如下:(1)换在检测时应该注意血糖仪等仪器的保养,注意仪器的防潮,提高仪器的检测精度,而对于取试纸后应该加盖,防止吸收变性等。(2)医师在给患者采血时要注意方法,不要过分挤压,避免其他组织液的混入,取血时要采用酒精对消毒。(3)医师对患者采取检测时要注意个体间的差异,对于特殊患者,如:角质层加厚、水肿等患者,要进行特殊取血,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特殊处理。(4)患者在检测时要告知检测前避免使用药物,避免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于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患者要进行复检确认,并分析结果异常的可能原因。(5)检测完毕后要及时对检测仪器进行校正、清洗等,保证仪器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全血检测血糖都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指标更符合要求,更加符合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秋燕,戴霞,张峥嵘,等.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2007,24(1):10—11.

[2]黄淑玉,管晓峰,邹毅.初诊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者动态血糖谱及毛细血管血糖的变异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6(10):9.

[3]靳迪,蔡小兵,董长城,等.血糖监测仪检测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师杂志,2010,4(4):345-346.

[4]周健,贾伟平.血糖稳定性的意义及临床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09,86(2):2154-2157.

[5]张环生,赵秀凤,王国萍,等.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葡萄糖结果对比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3):287.

论文作者:卢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  ;  ;  ;  ;  ;  ;  ;  

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的临床探析论文_卢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