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_王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_王震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文化镇新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却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只是关注工具性走向了过度关注人文性。语文课被掺入了太多的浮躁和喧嚣,语文课由此发生了严重的变异。那么,什么才是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统一起来的教学模式呢?

一、强化阅读教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强调了阅读的重要作用。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培德之本、审美之基。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材料新颖、写法独特、富含哲理,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编排有序、层次分明、点拨精要,内容丰富,也是德育的好范本。现在许多语文教师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搞题海战术,弄得学生焦头烂额,叫苦不迭。殊不知“读”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做到:将读摆在首位,让学生在读中求知,在读中学写,在读中明理,在读中练说,在读中练读,从而达到开启智慧之目的,掌握学法之诀窍,培养思维之精妙。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依据教材特点,阅读把握重点。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是:以“课前插图”展示意境,以“致同学”激发学习动力,以“目录”为纲目,以“单元提示”为导向,以“阅读”为主体,以“探究?练习”为巩固,以“诵读欣赏”抓体验,以“写作”促提高,以“口语交际”抓应用,以“专题”抓合作与实践,以“附录”总结语法知识为点拨的整体结构。各部分内容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读目录,把握主线;读提示,明确重点;诵读欣赏,扩大见闻;实践活动,培养兴趣;附录精点,注重积累。

(二)、阅读正文是核心,眼耳手脑齐并用。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熟读方可悟其精髓。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单单靠埋头去做阅读题能实现的,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思考,扩大阅读量。其实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就是经过精心选择了的很好的阅读材料,一定要使用好。具体教学中,我们可采用“五步分层阅读法”。

1、初读——疏通生字新词。中学生由于阅读量较少,每篇课文还有相当数量的汉字不认识,这成为阅读上的拦路虎,必须疏通并注意积累。

2、再读——了解大意。首先宏观把握,不作微观开掘,不追求细枝末节,能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大意。能够明确“写了什么”的问题。

3、细读——理清脉络。能够找准线索,理清层次,把握结构。理解表达方法、表现手法。能够理解“怎样写的”的问题。

4、精读——把握思想。能概括中心思想,能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能够体会“为什么写”的问题。

5、熟读——理解写法。学会评价文章,作简单赏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解决“写得怎么样”的问题。

读文章,不认识字是可耻的,不知道内容是可悲的,不理解目的是可怜的,不会赏析是遗憾的。要力求做到在熟练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主题、体会意境,隔岸观火必定肤浅,身临其境方可吸其精髓,在情景交融之中升华情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二、尝试练习

邱学华同志指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尝试练习,从而达到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学会阅读、学会分析、积累知识、培养兴趣、获得德育之目的。如果说阅读是理解语言的过程,那么尝试练习是应用语言的过程,是将在阅读中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又表达出来的过程,起到巩固、深化阅读之目的。

(一)、拟定尝试题

尝试题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将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尝试题力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出灵活性、主观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德育性。做到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渗透疑点、体现热点、张扬个性。

(二)、完成尝试题

1、教师编好激趣导语。好的激趣导语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高昂、思维高超、合作高度,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尝试环境,为尝试成功奠定基础。

2、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合作探究,完成习题。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读——找——读——讲——悟。读,即读题、读课文,明确题目要求,找准答题方向;找,依据题目到文中去找,要找得准,找得快;再读,在文中不易找出来的题将文章多读几遍,达到理解的程度,要读懂、读深;讲,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结合时代背景,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相互合作,探讨答案,要讲得准、讲得全、不能偏;悟,对于开放性的题目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找准醒悟点、切合点,做到准确作答。

3、依据题目强化“阅读”。课本是我们教学的范本,是知识的载体,我们只能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针对题目的要求,一方面加强对课文的阅读;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书,增添活水源头。

三、评价赏析

评价赏析的过程既是对学生成绩肯定的过程,也是讨论交流、学习方法的过程;既是教师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学生攻固应用的过程。

1、讨论交流。完成尝试题后,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中以心换心,在讨论中学习方法,明辩事理,增长智慧,对于答案虽不要求绝对统一,但应力求准确、简练、完整,追求最佳化。

2、教师精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反对满堂灌,教师不在乎讲得多,而应当讲得精、讲得准、讲得适时。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再作精讲点拨,使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3、找准醒悟点。对于疑、难、繁、活的题,学生最棘手。在讨论时应力求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背景,去找准醒悟点,从而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学习、学会分析。

4、深刻反思,总结方法。从阅读到尝试到评价后,应鼓励学生积极反思,总结在解题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在语文习惯上存在的缺陷,在德育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发扬优点,张扬个性,克服不足。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长其知识,活跃其思维,让学生在新的语文教学课堂上绽放生命的光彩。

王震(1973?12——),男,汉族,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文化镇人,任教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文化镇新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从事中学语文、中学地理教学

论文作者:王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_王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