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心的围术期护理论文_李明慧 郭俊晓

三房心的围术期护理论文_李明慧 郭俊晓

李明慧 郭俊晓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4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三房心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三房心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5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与ICU住院时间均显著早于甲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与护理满意度同甲组相比,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三房心患者情况,给予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三房心;围术期护理;循环系统;肺动脉高压危象;心律失常

我院针对收治的三房心患者情况,给予其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0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三房心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14例,女16例,年龄均在3个月~45岁间,平均年龄为(12.3±4.5)岁。其中,单纯型5例,合并畸形25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5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左心房内异常隔膜切除术处理,并对合并畸形患者进行对应纠正处理。其中,甲组于治疗期间被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协助检查、简单健康宣教,术后病情观察等,而乙组则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有:

(1)术前护理。①心理安慰。护士需主动同患者交流,详细告知其病症的相关情况与治疗情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焦虑症状,特别是小儿患儿,护士需同家属一起稳定患儿情绪,转移其注意力,引导患儿适应新环境;②对症护理。术前,护士需详细把握患者三房心类型与合并畸形情况,如对合并法络四联症与肺动脉高压者,需注意缺氧情况的发生,并做好病房巡视工作,主动向患者与家属进行卫生健康宣教,观察患者口唇末梢颜色与呼吸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处理,并适当减少患者活动量;针对严重缺氧者,需备好对应抢救药物,如有必要,可给予患者加压给氧或呼吸机辅助护理处理,以避免缺氧对患者各脏器的损伤[1];

(2)术后护理。①动态监护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动态观察患者血压与静脉压变化,寻出变化原因,及时处理,若因血容量不足导致低血压,需及时补充血容量;若因心功能不全导致低血压,可给予其多巴胺与洋地黄等药物应用[2];若血压过高,可应用血管扩张剂以相对减少负荷,并动态观察患者四肢末梢循环情况;同时,妥善固定患者气管插管,合理调整呼吸参数,定时监测呼吸机参数与管道位置,以免出现导管移位或脱落情况;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坠积性肺炎与肺不张的发生[3];②并发症预防护理。术后给予患者充分供养处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卧床休息,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睡眠,以免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术后严格控制出入液体量,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现象,以免出现低心排综合征[4];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住院时间与术后出现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与肺动脉高压危象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调查患者或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 ( ±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乙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与ICU住院时间均显著早于甲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与护理满意度同甲组相比,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分析(n=15)

组别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d)ICU住院时间(d)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甲组4.5±1.8 8.9±2.8 5(33.33) 11(73.33)

乙组2.5±1.9 6.4±2.61(6.67) 14(93.33)

T/x25.3866.1857.3866.286

P<0.05<0.05<0.05<0.05

3.讨论

在临床上,三房心属一种较罕见的心脏畸形症状,发生率大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0.1%~0.4%左右,且多指左侧三房心,即患者左心房被异常肌肉纤维隔膜分成了真左心房与副房,多合并其他一些心脏畸形[5]。就某种意义而言,三房心自然转归多依赖于真左心房同副房间交通孔大小,若不存在交通孔或交通孔比较小,患者在出生不久之后就会出现严重症状,故约75%的患者在婴儿期就会死亡,而且三房心自然预后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一经确诊,就需接受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均在在手术基础上被给予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该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与ICU住院时间均少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甲组,且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为此,针对临床三房心手术患者,在给予其对应手术治疗的同时配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整体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曲雪芹.1例左位三房心合并二尖瓣脱垂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0(12):136-137.

[2]李红梅,王莉,孙雅婷.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矫治术患者的术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1):3808-3809.

[3]诸纪华,周伟琴,李忠丽.三房心患儿手术矫正治疗22例的术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9):843-845.

[4]李宏艳.三房心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102-103.

[5]王平,朱双萍,杨山风.三房心患儿的术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42-43.

论文作者:李明慧 郭俊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三房心的围术期护理论文_李明慧 郭俊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